头乐和电动车不是同一细分市场和客户人群

【本文来自《新能源车下乡能打败“老头乐”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首先:老头乐和电动车不是同一细分市场和客户人群;

其次:以前的家电下乡,有居民消费环境和需求的支撑,那时还在快速推动城镇化,新的房子自然需要新的电视,老的房子也需要款式升级——放在现在试试看,谁会把电视作为主要目标刚性需求;

再者:下乡不仅仅是下农村,而是县及以下行政单位,而其交通工具数量上绝对比是——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老头乐、新能源汽车、汽车(自行车已经很少了);

同时:推动电动车下乡,或者增加销量,是为了将汽车产业链的利润留在国内、留给国内,传统的三大件还是外国垄断;

最后:比亚迪最便宜海鸥是七万多,五菱毫无保障的二座也得三万往上——电动车,要么是家庭第二车,要么是市县短途——综上,现在的经济形势,家里有第一辆车,再买第二辆的占比绝对不多,消费预期在紧缩;市县乡村短途可选择工具太多,谁会花5-8万去买一辆电动车,二十-五十公里的路程,几千一万的电动三轮车也可以遮风挡雨。个人认为要正确引导,不能粗暴下乡——

国家加大补贴,整车成本控制、长周期免息贷款购车、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就会引导二十-四十岁群体购置。比如单价5万分期五年0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