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球贸易战引起的策略问题及战略思考

由全球贸易战引起的策略问题及战略思考

 

 

关于中美贸易战,笔者认为这只是新一轮全球大国战略竞争的马前卒。之前总想就此写点东西,但自觉得见识有限总处于犹豫之中,经一年多的观察整理,觉得虽然就贸易战、大国竞争等而言,中国能够取胜是一个用牌就可以摆在明面上的事情,但事物的发展往往会相对曲折复杂化,因此还是想就策略及战略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从近十年来世界各主要国家领导人的上台策略来看,从普京、默克尔、习近平、安倍晋三、莫迪、特朗普、到老欧洲新晋的特蕾莎梅、马克龙,世界主要国家领导人呈现出强势、果敢、改革及具备战略眼光等集群式特点,很像中国古代春秋-战国的变换期,进入大争之世,尤其以中美俄三大国尤其明显。中美俄三国中,普京已经上台近二十年了,而习近平与特朗普上台引起的中美两强革新变化,对世界格局及发展趋势将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试着从中美现状、竞争布局及变化趋势来解析此次影响中国后五十年的战略变局。

中美结构性战略竞争的显化及激化,自奥巴马上台就开始了,只是民主党与共和党的战略竞争策略存在差异,从习近平上台以来的中国军改、整贪、政改、一带一路等布局,到2017年底开始的中美贸易战等现象逐一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改革的脚步更大,而美国的改革脚步才刚刚开始,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竞争格局占到主动了呢?孙子说: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下面从中美两大国基本面进行专题分析(本人没有美国工作生活经历,有偏颇之处敬请谅解)。

 

第一部分  美国的分析

目前特朗普执政的美国关键词:中美地缘竞争从亚太再平衡演变到印太战略(这很可能是现象级的),实质是离岸平衡战略;从多边的全球贸易体系演变为以双边为侧重的全球贸易体系,以美国优先为利益核心;从美元-科技-军事-文化掌控全球的基本格局造成的制造业空心化,到在此基础上让制造业再回美国,力争实现以科技创新、降税降福利、强化军事工业来带动美国制造业再崛起;从地区热点(反恐战争、石油地缘等)脱身到以中、俄为目标的大国战略再定位;从同盟体系的分摊再平衡、军费大幅提升,见证美国军事优势的再强化等。

以下逐点讲解:

离岸平衡战略: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以北约为基础,围绕日韩等亚洲为核心的全球盟国体系,这是冷战体系的延续,作为美苏战略平衡体系的持续构建,盟国体系的向心力还是比较稳定的。问题是苏联解体后,出现了美国一家独大局面,暂时没有对手了,全球掌范围得到极大增强,比二战结束时还要大!既然作为全球霸主,在全球自然全面实施警察及裁判的作用,且军工资本要维持及发展控制下的军力也要有用武之地,于是在东欧、中东、中亚等地区到处支出,表面光鲜得很,可问题是你经费不断超支,且热点管理的面积不断放大,随着国力不断下降(二战后美国GDP曾占世界50%,目前仅在20%附近),负担了近三十年,实在难以为继了,只好干回老本行,回到一、二战前的战略--离岸平衡战略。

离岸平衡更像是在防守,收紧拳头做好自己的事,而欧、日等小弟会更加自立,中俄则会有更多的战略腾挪空间。

双边为侧重的全球贸易体系(美国优先):以冷战战胜苏联阵营的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系是不是美国优先呢?为了维护以美元为核心的美国经济霸权,美元经济自然是用得越多越好,当然是那个时代甚至是当代的美国优先了!那为什么现在美国要改变呢?很简单,随着美国人均GDP不断对全世界的优势增加,传统制造产业竞争优势越来越低,美国资本发现制造产业赚钱越来越难,而印钱赚钱越来越容易,所以逐步放弃了传统制造业,造成产业空心化,形成的目前美元-科技-军事-文化的全球格局,贸易巨额逆差是可行的。当然如果美国的GDP世界比重一直维持30%左右,这是没问题的,但是现在已经降低到20-25%区间了,尤其是体量更大的中国起来之后!印钞经济难以为继了。美国成为世界老大的根本是什么?就是制造业!靠自由贸易已经找不回制造业了,用什么办法?靠另一种意义的掠夺!所以才有今天的多边改双边对外贸易关系重塑,而美国一直是优先,从来没变过。

 

美国制造业再崛起:延上所述,对外双边贸易体系开拓美国制造业拓展空间,对内就是针对较高的人均GDP,降低其他相关费用,以军事等核心产业带动制造业产业链再度生成,所以才有降税降福利(其实对比欧洲国家美国的福利制度层次已经是比较低的,其实目的是维持社会的竞争力导向,这一点可以思考其利弊)的添油之举。当前,美国税、电、油、运输等费用对比目前中国比例上是有一定优势的,这就有抵冲高工资的费差基础,当然,这能否持久可以讨论,但重点是重塑产业链,且有升级智能制造的基础。现在美国是有智能制造升级能力的,但产业链空缺,因此强化军事工业等的带动作用,就类似上世纪90年份军工解密的信息化浪潮,造就美国GDP比重本世纪初重回过30%以上形成的战略竞争优势。

以中、俄为目标的大国战略再定位:任何一个大国的大国战略与竞争从未中断过,这是美国强调国力重点新一轮升级的竞争,因为自上世纪90年代的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为特点的地区热点(反恐战争、石油地缘等)介入模式,表面是肥了军工石油,但却不足以补偿巨额的国力投入,在面对中俄日欧等大国竞争压力的同时,实在力有不及,因此收缩地区热点,坚守大国竞争成为必然;更何况目前中国国力升级到美国60%(按美元计GDP算,美国打压第二名警戒线)以上,中国再一次面临如当初美对苏联、日本的竞争打压局面是势所必然!

美国军事优势的再强化:不管竞争局势如何变化,武力在手就立于不败之地,美国一直秉持武器水平一定要领先竞争对手一代的原则,这是以西方海洋文明为特点(海盗式)的竞争立足之本,这和东方农耕文明思维是不同的,作为大国竞争的我们应该充分了解。从同盟体系的军费分摊再平衡、军费大幅提升、海外驻军及热点退潮,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军费中投入研发的比例大幅上升。研发周期一般以十至十五年计,不管上世纪八十年代讲的星球大战计划有多忽悠,但因星球大战产品军转民带动的信息化浪潮是美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源头。

附关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掠夺性:为什么从西方文明兴起而来的,从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美国等在发家历史上都主要靠侵略及掠夺他人财富?不管是直接掠夺还是发展到目前利用金融掠夺(俗称割韭菜)等形式,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因为这来的直接、变现快,符合资本的最优增值原则,这也是造就目前西方发达水平高高在上的资金基础,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问题是随着美国的人力资源等成本的不断提高,掠夺成本也在不断上升,随着高科技发展(反恐战争面临的导弹贵还是炮弹贵是不言而喻的),这会造成收支的反差,尤其是世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掠夺的回报率越来越低,同时单纯军事战争不足以赢得局部战争的胜利等现实,相反造成了目前美国国力实质上的弱化(从阿富汗到叙利亚无一不表现如此)。而美国剪羊毛、割韭菜目前相对成功的均表现在美洲、欧洲(科索沃战争作用之一)、日韩及东南亚,主要通过非战争手段,这些国家相对殷实,亦此道理。

综上所述,美国目前的策略简而言之,就是“我没钱了,在保证军力优势的同时,大家得买我的产品,重建我的制造业,让我得以更专注的对付中国!”。表面看是在收缩防守(中国有话叫张弛有道,收缩有利于重点进攻),老实讲,美国的策略站在美国的立场上,没有错。这是就美国关键热词的分析。

那美国国家有优劣势有哪些呢?

美国主要方面优劣势评价:

美国内部平衡、吸收能力极强:美国目前是世界上人口、领土、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及掌控区域最优的国家,能与之接近的只有中俄(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均存在较大缺陷),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市场,对世界贸易举足轻重,综合国力世界第一,仅举两例:密西西比河流域创造的农业价值是中国长江、黄河很难比拟的,所以美国是不缺吃的!墨西哥湾区域的油田可以再保证美国近百年,所以美国油价极低!以上等等,可以确保美国很难会出现灾难性的、反人道的通货膨胀,可以相对从容的面对各种不测事件。

美国军事强大:军事力量一直是美国称霸世界的直接保证,美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相比之下,任何国家对美,无论是常规战争、化学战争甚至核战争,都没有胜算。从二战以来,美军早就实现了机械化,坦克、装甲车、直升机、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航母、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等陆海空军主战装备技术高、性能好,装备数量大幅领先全球,长期居世界第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再加上卫星、互联网及软件等平台,又率先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然而这一切都需要钱,美军的强大是美国经济强大的军事缩影,美国军费开支常年占到美国GDP的4%,其他主要国家除俄罗斯外均常年保持在2%以下,一国的军费超过排名第二-十位国家的总和(GDP能超过总和吗?),这样的比例及增长如果与GDP增长率长期不一致甚至倒置是不能持久的,尤其是美国目前制造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的前提下。除非经历一次大动乱的大掠夺(靠这吃一顿可饱二十年),可问题是自有核武以来,已经不现实了,除非科技进步到核武被克制!

 

美元霸权:二战末期美国从英国接过货币霸权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储量为来确定美元霸权的地位,以黄金支撑美元的信用,美国当时手中掌握了全球80%左右的黄金储备,这是第一步。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大宗商品美元结算捆绑(石油、铁矿石等)并建立相应的国际组织与期货市场,这是第二步。然后围绕美元霸权,美国建立了一系列关联阵线: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控制世界投资;印钞发债,以钱生钱!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让流出去的美元重新回到国内,一边印钞票,一边借债;最后美联储加息剪羊毛!美联储通过加息的方式让全球资本回流美国,其中美元的走强,让各国货币等资产暴跌,在等到跌成地板价的时候,再以低廉的美元价格过去收购遍地优质资产。这就是美元霸权的由来与架构,而且美元霸权直属于美国资本财团,并由它操控着世界的金融秩序!如今美元霸权明面基础是美国经济世界第一,隐性后台是超强的美国军事实力。随着美国经济下滑、美国信用透支、欧元建立及中国崛起,中国与俄罗斯、伊朗等国达成的石油人民币结算,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速,美元霸权正在向着由一家独大,转变为美元、欧元、人民币等货币并行为国际货币的格局,这种变局将对空心化的美国经济造成战略性打击,也是美国所不能容忍的。

美国制造:最近一年来的特氏全球贸易战的由头--缩小贸易逆差只是前台布偶,其实质仍然是再造美国制造,提升国家的制造业竞争力,重点仍然是持续激活美国制造的创新力,从而维持美国在全球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因此提出了三个目标:发展和推广制造新技术、培育先进制造业所需要的新劳动力、建立可控的弹性产业供应链,以及相对应的举措,简而言之就是围绕“新技术、新劳动力及供应链”。目前美国的制造业特点是什么?严重依赖强大的国防工业,并以此为基础延伸弹性的供应链。而美国目前制造业空心化的要害是传统制造业及低端制造业的缺失,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的超高人均GDP成本,比制造业强大的德、法、英、日等发达大国均高25%以上,导致传统制造业及低端制造业相关产业链全面缺失,并且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也只能保证高端部分,这是美国制造业再造的矛盾点,除非美国先进制造业能完整领先全球一个代差。

 

附新自由主义的负作用:搞新自由主义的美国和英国,工业能力已不复当年之勇。美国国力衰退的原因也是因为经济的空心化,这也至少要部分感谢美国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因为新自由主义的主要特点就是:资本在国内市场的行为不受政府的干预,资本的跨国流动不受国家的干预。在资本自由的条件下,美国的制造业受马克思说的资本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规律影响,大量资本要么把制造业迁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要么因为传统制造业的利润下降,资本流向利润更高的服务业,玩起钱生钱的金融“旁氏”游戏。

美国的政权体制:美国是一个通过两党选举执政,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三权分立确实做到了权力有效制衡,防止独裁;联邦制也造就了联邦、各州、市、甚至社区都可容纳不同的法律、管理方式,因而体现了美国不同地区、社区、人民个体的自主意识较强(美国是以享有“不可剥夺权利”的公民为基础而建立的国家),根本没有官本位思想。这一点由这些年的美国政府停摆,而各州、市乃至社区照常运行可以看出,自循环、自稳定能力较强,这在中国是不可想像的,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也就是说美国社会基层单元相当稳固及独立自主,当然这跟民众拥枪造成的官民基本平等有一定关系;当然我国在六七十年代也曾短暂实现过,那时中国也曾经出现中高层管理崩塌,而且民众拥枪,官民平等,各层级自主意识较强,因而也呈现美国社会现今情况的更高级雏形,因为我们民众是团结为基础的,而美国是以权利自我防范为基础的。当然,也正是因为美国存在的权利自主、权利制衡等普世理念,任何对既得利益修改及立法均效率低下,这个仅从加利福尼亚建高铁的动议久拖不决即可得到印证;因此美国民众能有充分力量捍卫自己力所能及的权益,却很难通过合法途径让自己群体的权益得以保障,只能依附政党去实现(游行?别开玩笑了)。由此我们进入美国特色的民主共和两党竞选游戏,选举肯定是民主的必由形式,但美式民主竞选建立在纳税人权利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谁的钱多,谁表现的权利主张更容易实现,这就是民主与金钱的游戏了,于是形成了竞选文化及竞选经济,只能傍大款,个人的群体利益也就只有依附在资金实力上了(永远的部分利益实现模式)。当然,国内张维为教授也曾就美式选举与我国的良政选拔提出自己的见解,笔者也认同这一意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美国二流、三流的总统上台,不影响美国社会的起码中性或良性的平稳运行,这也是不能不引起我们思考的。

附:关于美国的《独立宣言》公民与政府关系的论述,美国是以享有“不可剥夺权利”的公民为基础而建立的国家。《独立宣言》及其隐藏其中的哲学,为人民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增添了一个好思想基础。当然,权力来自人民隐含的理念,是多数规则的理念;即政府是由人来组成保护自然权利的,当政府不再做到这一点时,人民就有更换或者废除政府的权力。

移民国家成就与问题:200多年的移民史造就了目前美国的超强国力、创新能力、研究领域的吸纳能力、思想的开放能力(就算是目前特朗普的部分移民政策微调,也只能证明他更想要他想要的人,而不是什么人都接收。),这就像中国历史上的唐朝,有容乃大,造就了美国的持续强大。但美国主体文化-西方文明的思想却是以二元论为基础的种族宗教排他文明,因此民族融合一直是美国国家整体的大问题,这就导致时至今日,美国在松散的两党制下,主要由各个族群、社团、教群、语言、习俗为类氏族群体构成文化、利益认同基干,壁垒分明,属于较落后的种族混合文化。这种形态既说明美国文化认同的粗放,有利于各民族共处;也造成了各阶层、群体的隔阂,各自利益只能抱团;经济繁荣时代还能较好共处,萧条时期呢?2016年的美国选举不就部分印证了美国的种族、地域分裂倾向吗?还未到艰难时呀!

如今美国政治环境(或者说西方)有向民粹主义转变甚至更极端的趋势,它的影响力将更难控制。

美国文化影响力:美国文化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有学者曾撰文称:美国真正的“武器”是好莱坞的电影、麦迪逊大街的设计、NBA职业联盟和可口可乐公司的饮品。因此,文化产品历来被美国政府视为国家对外战略中的利器。战后,美国的电影、书刊、音乐、戏剧等文化产品的推广被纳入“马歇尔计划”。同时将将国内法律纳入国际法体系,加大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如著名的第“301条款”。如今利用互联网的领先态势,推动网络空间的信息自由流动和文化产品输出,如借助政策和技术优势,美国的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照片分享(Instagram)、网飞(Netflix)等社交媒体和新兴线上付费影音平台迅猛发展。最后是利用教育和语言,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所有在读大学生中外国留学生占近4%,无论这些学生毕业后是否回国均不可避免的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并一定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美国文化传播使者的角色,更不用说英语作为世界第一外语,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接受美国文化的熏陶的过程。

美国地理:美国在美洲大陆地理上得天独厚,面积规模、人口经济均绝对领先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和,周边没有可匹敌的对手,以至于有言道:“美洲是美国的后院”。而且美洲大陆通过太平洋与大西洋与欧亚非大陆隔离,远离自古以来生成的种族、文化、地缘冲突的策源地,因此自立国以来就是安全的世外桃源,避开直面强敌安心发展,通过离岸战略在一战二战中确立全球霸主的地位。当然距离远也有坏处,美国战略思想一直有根深蒂固的孤立主义及离岸战略出自于此,离岸平衡了,对世界各地的把控能力自然就弱化了,而赖以出头的小弟们(欧日等)独立性也势必增强,向心力自然就弱了,好处是起码处于不败境地。

…………

从以上我们可以得出,美国国家盛极而衰的根源是资本经济自由化,是美国自己资本贪婪心的作死,依照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迅捷化及直接化而形成今天的境况。正因为如此,它会觉得印美元赚钱来得快,为了稳固美元地位它得强军扩武,然后配合武力它到处割韭菜、剪羊毛,富得太容易后,觉得人均GDP成本太高后,觉得传统制造业赚钱不划算,能外包就外包,以为把握高端就行,结果阿富汗、伊拉克等韭菜割得国力透支,经常贸易出现巨额逆差——出现量变逐步转向质变的局面。美国的要害就是美元霸权的崩塌化及制造业空心化的共振。

 

第二部分  中国的分析

    当今中国面向世界的主要关键词有哪些呢?

上合组织:上合组织的初始驱动力是安全合作,提倡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目前已由安全合作向经济合作拓展,并结合进一带一路战略中,以安全为基础不断扩展合作伙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加强和扩大成员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合作,而且“促进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建立新的国际战略平衡”。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国家就是新兴经济体国家,历史上新兴经济体国家各自发展可谓步履维艰,很难越过所谓中等发达国家陷阱(其实是剪羊毛自由经济的必然结果),其中案例的典范就是南美巴西、阿根廷80年代后的停滞、倒退,因此新兴经济体国家如何突围,成为金砖国家成立的基础。金砖国家初始驱动力是经济合作,建立南南合作的领头雁带动机制,协同发展,各自带动所属区域的同时,重点建立抗风险攻守机制;为发展中国家“用同一个声音说话”提供平台,提高发展中国家话语权,推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加强沟通;新时期,就如王毅外长所说的,添加了构建更广泛的伙伴关系,形成更有利的机制建设,形成经济、政治安全、人文并驾齐驱的三轮驱动新格局。

一带一路战略:以大陆地缘为核心,通过供给侧过剩产能转移输出,真正带动延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形成大区域发展态势,有发展才能支撑贸易增量,抵抗风险,并以此形成经济配套向心圈。古时的国家战略一般坚持远交近攻,而现代型的国家战略是共同繁荣经济圈,欧洲、北美、东北亚无不如此,中国的优势是国土面积庞大,周边文明厚度密集,人口比重高,地域广袤,资源丰富,扩展、布局得好,完全可以使中国的战略纵深成倍的扩展,再建大陆文明。需要注意的是哪些区域扩展什么产业,中国政府及民间应有协同的战略考虑。中国推动一带一路还有一个隐形的目的,就是在有雄厚的、不断上升的美元外汇储备同时,已经进入降低美国国债购买量周期(目前稳定在1.1万亿美元左右),其他的美元外储通过一带一路拓展投资空间,加上人民币国际化来控制美元外汇储备风险。

亚投行:主要目的是服务于亚洲振兴,在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中建立桥梁及话语权,开创中国的21世纪全球治理新路径,建立中国规则的制定权及全球责任能力。紧靠一带一路战略,独立于西方成立以中国战略为主导的投融资机构,更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并且亚投行之后,还有金砖国家的新发展银行,上合银行等,做到“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的中国担当。

中非合作:中非兄弟般合作经过双方半个世纪的相互支持,双方合作互信度是中国对外交往最高的,中国发展起来了也希望能带动兄弟的发展;非洲有庞大的年轻劳动力大军,有广袤的土地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同样发展的迫切需求及走过的弯路,中非合作可以从基建畅通、培育发展农业及基础制造业、有序循环开发自然资源及发展教育及文化合作让非洲兴旺起来,从而成为继中国东盟合作成功的又一共同发展圈。

中国东盟合作:经过二十年来的双向耕耘,中国与东盟已经建立起相对共同繁荣的大区域级经济圈,双方贸易量年增长率远超中国与欧美日,总量也已经仅次于美欧(2017年5148亿美元),起到坚实推动双边增长的动力源。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展开,东盟可作为该战略次一级辐射源,向西扩展到南亚、中东及非洲,拉动更大范围的经济繁荣带。

强化中俄伙伴:中俄都是美国战略遏制的对象,都处于美国主导的C型包围圈中,这是中俄美三角关系的突出点,在美国的全球战略包围格局(北约东扩及印太战略)面前,中俄类结盟的关系有利于有效配合钳制美国的力量使用效能,战略态势上,美国从此只能处于两线作战,拖累美国精力及稳定战略格局,并以两国为核心携手建立了大量区域合作组织(金砖、上合、一带一路等)及协调处理全球热点,取得了实质上的盟友成效,有力推动多极世界的进程。

软实力的影响:秉承中国传统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对外形象,中国已经实质上成为世界的公平形象标杆,只是原来采取的“韬光养晦”政策,使得各国认为中国不愿意行使影响力,从而低看了此标杆的作用。如果随着中国的全球责任意识增强,参与主动性更高,外交战略调整为“有所作为”,尤其是中国模式、中国治理等通过国家交往、政党外交、合作论坛,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党及民众认同、学习及实践,中国政治文化影响力会逐步提升到与西方政治文明并行的高度。很多国家的软实力是由社会团体创造的,而在中国,软实力的发展大都不是靠社会团体创造的,因此,建立政府带头后,社会团体等民间软实力的开发才能让中国的软实力更加持久、更具厚度并且更接地气(即亲民)。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有三方面来源:文化、价值观和对外政策,中国需要努力的方面还很多,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中国的软实力才刚刚开始,正处于上升期中,有世界接受的新鲜欲,能起到更好的倍增效能。

以上关键词之间互相交叉互联,形成更紧密的纽带,体系更加完整;中国的对外发展理念一直秉持的平等、互惠、共荣,有别于目前发达国家的理念,更能被合作方认同接受;同时中国的对外战略正在处于布局及建设阶段,属于上升期,属于战略进攻,因此困难点是如何建立好以上布局。

对内中国做了些什么战略变革?

中国治理到习近平这一代,面对大争之世,必须说,还好中国出了个习近平!才几年的时间,习近平执政力度、高度体现出远超前几任的成果,为中国布好了中兴崛起之局。

这几年的改革建设,强化全方位的顶层设计、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以适应未来发展与竞争,五位一体,全景改革,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全面改革。从允许单独生二胎、探索统考减少科目、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到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放开小城市落户,几乎与每一个中国人“生、老、病、死”息息相关的切身利益,都在改革方案中得到体现,习近平团队走出坚实的一步。

政治理论自信,竖立中国道路:从点燃中国梦始,中国进入民族复兴的新历史阶段,要复兴,国家及人民的自信是保障。中国的战略自信需从国家政治纲领性文件得出基调,从十九大报告看,面对未来,中国提出了未来三十年的新任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点:思想体系上看,提出了两个30年不要相互独立,两个30年都继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从历史任务上看,第一部分是三大历史任务的重提,第一个就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第二个是实现国家统一,第三个是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第二部分是要在我们这一代人实现民族复兴,以后要给人类做贡献,重申了“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对美国模式的另一个选择,通过这些自信走出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建立世界强国的新格局、新气象;同时,对外提供新的中国模式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勇于开拓出与美国模式不同的新选择、新勇气。

全面加强党的管理及建设:党的生命力在于为人民服务,在于保持相对人民的纯洁性、先进性、先锋性及革命性,经过了三十年的松弛、世俗、不学习历程,已经有丧失战斗力态势。因此,习近平执政以来,重提加强党建尤其是基层党建,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担负着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等重要职责。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紧紧围绕全面解决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作为执政党赶考命题,先后开展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逐步深化意识形态教育,尝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加强及常态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措施,初步收到了提升党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初步恢复党组织的新时期严谨性,当然因为三十年的腐化泛滥,这是需要一个相对长期过程考验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目前看建国第一个三十年是群众路线执行得最好的时期,当中积累的不少经验及教训,那时的民众平均理论水平不高,但整体路线根本一直贯彻得十分彻底,如果要真正恢复群众路线的生命力,以当今民众的知识水平,应该可以更好。

军改对中国军事的影响:军队是国家发展、竞争最坚强的保障与威慑,要想全面改革、建立创新体系,再次走好十字路口,首先就是治军及强军的保障与威慑。习近平执政首抓的治军之路,是改开以来人民解放军从恢复军衔制度、军队经商、军队腐败,到军改、反腐、整军,一路走出由能力消靡到能力重塑的凤凰涅槃,为中国复兴真正竖立坚强后盾。习近平重温古田会议政治建军的建军生命线作用,提出了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军改方面,推进领导掌握部队和高效指挥部队有机统一,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体系,以适应及引领未来战争的需要。截至目前,习近平的军改是最成功的,中国军事实力的发展已经走上全面进步的、先进的快车道。

反腐及相关机制的建构:反腐运动是习近平在推行法治改革进程中打响的第一枪。围绕不敢腐、不能腐及不想腐构建的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构建长效反腐机制的关键是制度管权:构筑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从体制机制和制度流程上消除腐败发生的条件,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确保反腐的制度化、体系化,完善反腐国际合作制度;同时建立国家监查委,将“一府两院”体制改革为“一府一委两院”,明确了国家监察委在权力运作中的权限及功能,保证监督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反腐的第一大阶段成果明显,遏制了腐败泛滥的势头,迎来相对清廉的新局面,但是防止腐败的真正长效还是要考虑两个因素,第一是如何真正打破人民群众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体系(这个体系在前三十年曾被打破过,我们有经验教训),第二是反腐的民众监督机制有多彻底,即多大程度依赖群众路线,真正发动群众,实现人民民主(如人民民主不能只是居高临下的“亲民风气、从善如流、广纳民意”,更应该是人民当家作主、勇于作主,这点美国的社会思想走在我们前列),扭转社会环境。

供给侧改革及一带一路相匹配:十年前以房地产捆绑金融绑架中国经济为主造成通货膨胀、资本集中及实业萧条等恶果,导致以需求为导向的刺激经济效果时至今日已甚微,纠其原因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中国经济大环境的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如房地产、大宗商品、货币超发等供需错配,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优化现有经济体系的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要素配置,如劳动力,将从放开生育、户籍改革及促进教育等方式实施。至今我们可以看到对国内的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消化地产库存和防范金融风险等最为关键的4 个战役,至今为止,除了降低企业成本成效不大、需要时间积累之外,其他三项均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从而降低了中美竞争被美利用的空间(美国攻击中国主要就是围绕进出口贸易战、外汇储备及汇率、房地产及企业债务等几个方面进行的);对外,通过一带一路拓展新的市场空间,为中国产品及资本输出打开新的市场,建立不依赖于美欧体系的繁荣圈,降低美欧的经济依赖比例。

简政放权引导政府职能改变: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政府职能的高效性、服务性、主动性、公开性及规则性是改革的重点,普遍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体系,明确规范职责权限,所以我们看到了一站式平台及联网互通逐步成为政府职能形象。

依宪治国、依法治国: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人民民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强化建立人民法治,稳定社会环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整肃公检法队伍,加强司法队伍人民性、公开公正公平性、严谨性、独立性和权威性,真正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才是人民民主真正的法律保障。

   附:关于密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的思考:曾几何时,中国突然之间没有了游行、集会的自身自由的民众关门自由主义;曾几何时,人民公仆之称谓逐步更改为官长、老板、老大;曾几何时,原先类似美国民众的九亿人民一亿枪,不爱红装有武装,民众自治高度自觉,如今更改为以娘泡为荣、娱乐至上,虽然我并不愿意全民持枪,但那个时代的精气神怎么那么昂扬呢?如今我们以高高在上的所谓“广纳民意”为荣,以维稳和谐、压制民众为政绩,以格式化固化各阶层民众为管理架构,群众能联系得好吗?多么怀念那些陈永贵、吴桂贤标杆的创举呀,他们以及我们现在的广大民众一定会比那些高高在上的直博士们差吗?他们当中能产生大企业家,就一定能有做得好各个岗位的能力,这样民众才能真正发动起来。我不否认前三十年的矫枉过正,但80年代初开始的何尝不是另一面的矫枉过正呢?所以关键看他视民众为亲人还是视民众为虎! 

中国的问题

近四十年中国的经济成就巨大,但问题也很严重,以下挑选几个方面阐述。

从人口问题看机械、教条主义的影响:

首先来确认一个问题,计划生育有没有需求的条件?改开之前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矛盾。建国初期,死亡率高达20%,而随着社会发展、医疗条件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延长到1981年的68岁(接近当时发达国家水平;印度当时只有54岁)。再加之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建国后出现了人口快速增长期与资源匮乏之间的严重矛盾,这导致个体生活质量实现爬坡的难度大大增加。而且八十年代新的严格计划生育政策落地也是当时历史现实选择,经济体制转型产生各方面问题导致的收支出现严重不匹配,如计划体制企业在面对市场化企业竞争时的适应能力及负担过重导致80年代末大量停产,管理规划适应市场匹配的简单粗放导致各福利体系的负担严重,通货膨胀引起的一系列匹配问题等等,太多了,具体的数不胜数。以上是需求因素,如今计划生育反思者主要认为以马寅初为代表的计划生育观点不够尊重人的生育权利,并且导致了后来粗暴、严格的“一胎制”,是现在出现的一系列养老、劳动力不足等一系列潜在问题的始作俑者。

从大国竞争上看,从战略上看,素质模型优秀的人口数量是大国竞争的基础之一,谁也不能否认日本90年开始的所谓失去的二十年,人口的低生育率也是其中之一(目前日本的生育率比中国要高不少);而美国竞争力的持续保持与人口的稳健增长是相关的,90年代的2.5亿到目前的3.3亿,每十年净增长近3000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口战略是多么的重要,无论是大国竞争,还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社会稳定,军事实力的建设(一句透骨的话,计划生育能直接影响到没持续打仗兵源,这也是中美竞争烈度被考虑的部分!古代可是独子不战的。)等。关联各个方面,这么重要战略制定及执行,是否仅凭借几个专家就可以制定?从经济领域或专家们的角度来说,人口计划生育是没问题的,但作为国家战略性举措是不能仅凭于此!更何况这个战略执行得如此僵化、简单,而且执行了35年以上不变动?!近两代人的生育压缩周期,这其间从上到下有哪个专家或政府机构就其中进行执行的检讨?太不正常了!如今开放二胎已经过去三年,但期望的人口修复性增长没有出现,我们的出生率仍然如此低下,因此,已经不是简单的放开生育的问题,新的三座大山(房价、教育及医疗为首的生活负担)的压迫让人不敢生,福利体系的不匹配让近一半人不得不去职在家带孩子……现在应该上升到国家的系统改革战略去解决,同时我们要从上到下反思我们政策的制定,甚至是某些不当政策的公开反省、批判(当今中国很忌讳这类词,理由是影响大好局面,真是形而上学,要知道当初优秀执政方式就是勇于批评及自我批评。),这个胆识及机制要有,才能吃一堑长一智!才能上下建立责任意识!

注:关于70年代的计划生育:计划生育不是八十年代产物,1.0版早在70初就开始了,主要以宣传号召为主,以晚婚晚育、二胎为计划生育标准,效果很好,社会冲突基本没有。70年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快速下降,与毛泽东发出“人口非控制不可”的号召息息相关(毛主席号召:人类在生育上完全无政府主义是不行的,也要有计划生育。)。从此可以看出,同样是计划生育,为什么执行的社会伤害性会有如此反差?

舆论宣传领域的假大空究竟带来什么问题?

先从官方媒体开始讲:

一则新闻:“9月14日,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携同夫人前往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随后瞻仰毛主席纪念堂,代表委内瑞拉人民献上花圈,以表达对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敬意。除凤凰网外,国内所有媒体都只报道马杜罗到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而没有报道他们到毛主席纪念堂敬献花圈。不知道天天念叨着要和国际接轨的人,为什么这方面就不接了?相信一些人还会记得,前两年,我国主要领导出访印度、越南的时候,国内媒体对他们瞻仰甘地墓、胡志明墓都做了详细的报道。为什么人家来毛主席纪念堂的消息就必须屏蔽?”,不只是外国领导瞻仰毛主席纪念堂的消息不报道,国内民间纪念毛主席的活动也从来不会见诸主流媒体,9月9日及12月26日,我均特地到处翻查国内所有官方媒体,所有官方及三大新闻网站首页一个字没见到。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反差?难道毛泽东不是中国的一代伟人?国父?难道他的理论是错误的?如果不是,为什么避讳宣传他?连这点都不敢讲,人民怎么能期望政府讲的都是真的?正确的?很难想像不认旗帜的党和国家会代表多大的正义性?!还是毛主席说的对:“思想和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屁股决定脑袋,这应对宣传领域现状是多么的鲜明!

再谈电影:去年前年红色电影《血战湘江》、《浴血广昌》,在中国票房网的排片占比从来没有突破过3%,红色传统、正面宣传的影片竟然是这种效果,以后谁还敢拍类似题材?而排名居前的看看有哪些,国产片排名占统治地位的主题是喜剧、爱情等(这两年好不容易有战狼2、流浪地球及红海行动,否则真是轻松快乐至死),国外片到处是重复题材的感观刺激型,如速度与激情、复仇者联盟、变形金刚系列等,难道人们只愿意追求轻松享受?追求外国月亮更圆?追求对立面刺激?不,宣传引导很重要,群众是很容易被引导的(就象美国选举),不要只找市场竞争因素,实在是自愿将宣传权让出去了(以前宣传的优势是一直在我们手里的),比起美国国内宣传、媒体、电影等的政治正确差远了!有着优良传统的党的宣传组织现在是怎么了,怎么在民间影响倒过来像民国时间的国民党。这需要宣传领域真正反思及规划整改,没有正义、勇敢的心!不作为还不如下台卖红薯!现在中国能干好这事的人到处都有!

接着再谈官方的电视、报纸及网站等媒体,现在上面的官方报道及文章,处处是大话,极为空洞,到处充斥着八股文风,到处都是秀,像我们这样经常看的人都看不太懂,谁有兴趣看?!恐怕只有体制利益的人才会看吧?所以《中央电视台新闻》、《人民网》、《人民日报》等媒体内容现在点击率那么低(报纸还是半官方硬派的),不管民营的新浪网、搜狐网、今日关注等网络媒体内容多假、多标题党作假(说实在多痛恨呀),我们还是习惯看,就是内容接地气,不文绉绉的。反对党八股、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讲了这么多年,还是基本老样子(当然这几年稍微好了些,但是一对比民营媒体还是有差距,没有改善多少),比较大,比较空!感觉好像中国的官方、高层领导人都是活在云端的,没有与社会大众交流地气的欲望及实践力。

从民间媒体看,资本在主导民间媒体的选择权,而且民间媒体到处充斥着假!打开新浪、腾讯、今日头条、360、票房网等民间媒体看看,70% 以上是标题党,到处是断章取义,到处是八卦假新闻,到处是奢靡淫巧,到处是资本新闻的封锁,随便点击各类浏览排名,前十位中均是各类追星、八卦、玩乐等题材!好在还有点运气,如今互联网终于发展到微博、微信时代,很难得有了平民百姓自我宣传的平台,主流媒体宣传把控力没以前强了,能够真正发出自己的声音了。前几年孔庆东老师说现在共产党已经是地下党了,这我一直有同感(郑重声明我不是党员),现在整个社会环境没一点真正的批评精神,如我在家里教育小孩时想建立独立思考、批评、疑问思想都会吓得家里造反,是另类。   

谈谈我看当今新闻、影视等的一点体会,有深度的、角度的我就转发,对问题有见解就发展文章或评论(当然要避免很多审核的观点及词汇,否则会被政治的、肤浅的过滤掉,而美国、西方的一律放行,维护社会主义的严格套左,歌功颂德的……),看社会上的网站、媒体管理有哪些偏向性(如凯迪、天涯、红歌会、新浪、腾讯、人民、今日关注等甚至一些资本社团网),标题党的就简单掠过,八股文的就看看得懂的提纲及简要,内容随时要考虑真伪(这是假新闻、反面力量带来的唯一好处),同时判断网民们看的感觉最好的办法就是看评论,也看看水军们在做些什么?以了解当今中国上网部分人的心态,看到了人民真实、善良,也看到了相当大部分网民是没有信仰、简单化、浮躁化、偏激化的,这就是当今中国网民的状态,也是这近30年来宣传教育部门的教育成果(80年代还算风气开放)!谁来认责?!

中国媒体、专家们的自我学习能力及深度开发知识、认知体系能力与中国目前的发展态势不匹配,不是前进的动力,而是拖后腿,到处充斥着自卑、盲目、盲从、偏执及狂妄,中国真正要成为世界强国,先得在这些知识人中多建立自己的骨气和自信!还是多想想如何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吧,从人民群众中虚心学习,才能真正赶上及超越,还是文艺旗手鲁迅的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目前中国人生活得真的很幸福吗?

一直有一句称赞的话描述中国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劳的人!这句话说明中国人的优良品德及文化传承,但能否反过来理解,如果中国人一直被誉为最勤劳的标签,是否说明中国人的工作生活强度一直很大呢?这样的中国人幸福吗?身心体力一直超强透支的中国人可能生活得好吗?上文提供的中国人现在不敢生的原因,是否预示着大部分中国人一直生活在对未来的不安全感中,这是真幸福吗?这十几年来,很多人都说中国正在面临新的三座大山的压迫,这是老百姓最直接的感受。首先是房子这座大山,几年前的电视剧《蜗居》为什么火?就是中国产生了一个名词-房奴,从一手房价、二手房价到房租的不断攀升,以至于一辈子的套牢,不敢换工作,不敢消费,看看这几年的消费指数,看看为什么拼多多这么火,压力山大!房地产现在已经绑架中国经济十多年了,中国经济就像以房地产为地基的积木,艰难腾挪。其次是医疗,曾几何时,我小时家里没有这样的烦恼,那时父母收入少,但不至于病不敢医;到我们这一代,医疗产业化后,随便治一个病要好几百(这几年门诊下来了一些),大病几十万!尽管我的房子快供完了,也有几十万的存款,但不安全感一直挂牢着我,身体毛病多,社保一直是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买的(可不象国企及公务员,没有这层忧患),将来养老医病靠这点?而象我们这样的社会人是这个世界的大多数!我们的医改是仿照美国模式进行了,而目前的美国呢,他们的问题恰愉是因为医疗产业化,形成庞大丰厚的利益链五颜六色,结果他们的医改越改越贵,已经成为美国财政的一大负担,尾大不掉!电影 《我不是药神》正显示我们的忧患,我们还继续这样前行吗?第三座大山,教育产业化,十五年前,我们珠三角地区网络流转着一篇文章,讲本地生一个小孩,抚养到大学毕业,大概需要250万的投入(数字有点夸张),现在得多少?还敢生吗?印度的电影《起跑线》 为什么赢得那么多共鸣?前些年回老家湖南,听到朋友们讲的现在本地的原重点中学一、二中都不愿意去了,要去长沙买学区房进长沙的雅礼、长郡等中学;而广东呢,很多私立学校每学期收几万,从幼儿园-到高中,为什么那么多人排挤而入?不就是因为起跑线命题吗?也正是因为如此,优秀教育资源正在流入资本圈中,而生源也不停往里挤,水涨船高,教育费用就此进入循环上升轨道;中国几千年文明传承不断,教育是直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尤其是科举制度建立后,秉承有教无类的原则,让老百姓有了“朝为田舍良郎,暮登天子堂”的期盼;如今呢,教育产业化后,大学,尤其是211、985院校的寒门子弟尤其是农民子弟比例越来越低,严重拷问教育公平理念!想提一个问题,如今的普通中学学生的知识水平比6、70年代的大学入学水平要高,这没疑问吧!能否设想弱化应试,对大学教育实施开放,宽进严出呢?能否更强化打开地域差异呢?如果不改变现状,人民为什么要劳心劳力的生养呢?!

以前房子、医疗及教育在90年代前还是我们社会的福利,而且当时被喻为我国经济发展负担,才短短二十年,却成为我国经济中最为庞大的利润核心及产业支柱,而这个福利目前却成为人民群众的负担,多么可悲呀。改革开放是释放了中国人面对竞争的个性活力,人民的财富也得到了极大提升,但是市场竞争到最近十多年来,如果留心,我们会发现,其实中国很多东西都开始贵了(就是单位消费能力下降),从房价、治病、教育、汽油、生活食品,相当部分已经快赶上发达国家水平了,但是收入却还是差了好几倍,收支负担比加重后真的幸福吗?而对未来预期的负担呢?没还完的房贷、车贷、消费贷、子女抚养储备、养老储备、银行利息赶不上通胀,生活安全感在不断下降。以前虽然没钱,但人们不会为这个担忧,现在有些钱了,却不断生活在忧患中(不可否认忧患对锻炼人是有帮助的),虽然这几年习总的执政给这些带来部分改善,并且在持续努力中,但十年前挖的坑实在是太大了,我们还得做好再奋斗十年的准备来扳回健康轨道,需要时间。

金融作用与安全       

以上是面对老百姓的,但这三座大山背后还有一座隐形的大山:金融资本,对此感受最深的就是去年及之前几年的实业环境,中国金融市场的乱象!乱中国者,除了前些年的印钞票大投资外,最重要的就是中国房地产及金融乱局!房地产上面讲过了,现在重点讲讲金融乱象,本人比较多看一些财经评论,比如《财经朗眼》等,比较关注几个观点及内容:

    第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金融衍生品其实不多,远没有今天中国的丰富,中国现在是传统金融产品多多,名词多多,银行、保险、基金、证券、信托、担保、小额贷、私募等等,还互联互通、交叉衍生,现在还出现互联网银行、保险。。。。,还有P2P,丰富得老外都看花了!本人不是专业人士,这里只想讲一些基本常识,首先,中国民间拿钱的利率是世界最高的,三年前年化低于15%你拿不到钱!而一个人、一家企业一年能挣多少比例的钱,即毛利能达多少,比得上吗?相悖就是不合理!这样的金融产品比比皆是,可见风险多高?!为什么P2P3000家倒了40%,甚至还有人讲要倒99%,就是这高利率的击鼓传花!每一家都是10亿以上的蒸发量,这得要多少实业产出才能补这个空呀!简单算一算最基本的,银行的钱主要从哪里来,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本源中来,这亏空怎么算?!还记得2008年发自美国的金融海啸吗?源自美国两房的次贷危机,一下子骨牌效应就漫延到全世界!人家的金融衍生品没那么多都会这样!人家的利率没那么高都会这样!怕是上轿容易下轿难呀!想想都不寒而栗!

第二,简单谈谈金融产品的定位,主要分两个方向。对内,金融产品是建立在第一、第二产业的基础之上的,应该以服务或从属于实业发展为好,不能盖过了!如果中国股市的利润主要从金融板块产生,那就很有问题了!如果金融产品的利率比近实业毛利甚至还高,这就更有问题了;对外,他是保障实业向外拓展,保障国家金融风险,甚至放肆一点,是保障我国国力扩张的重要工具,对外打击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如今呢,有点倒置。。。。

这一节最后,谈一谈对外金融风险防范。经过这几年开始美元国债持续下降周期进入第二阶段风险稳定期(维持在1.1万亿美元左右),中国强大的美元外汇储备外储的战略价值在防止国家金融危机方面有巨大的作用,中国将极有可能是唯一一个能够在美元周期性收缩过程中避免暴发由美元荒引发金融危机的国家,能够避开的原因,最初是是不完全自由汇率机制,然后是外汇储备雄厚,今后最终可能是人民币国际话语权。以今年上海推出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为标志,中国在推出另一项战略政策,那就是中国对外进出口的人民币结算问题,表明中国从战略上已经在逐步离开美元,未来中国必然最终抛弃以美元为主的结算方式,而改用人民币结算。美国割韭菜的行动,最后都表现为国际支付危机,实质都是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产业的内生力不强,却又为了贸易上了自由汇率的套,在当今的美元天下,当然这些小鱼的结局是可想而见的了。

从中国股市看中美两国竞争基本面的态势,中美贸易战至今,美国股指高高在上,整个18年中国股市却不断创造新低,这让很多人看不懂,其实这其中有中国目前把防范金融风险放在金融管理首位的现阶段任务,也有战术性的,即在两国竞争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风险的环境下,维持股市相对低位,有利于避免被美国利用、攻击。在中国经济增长率仍大幅领先美国的现状基础上,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几个问题,第一,十多年前开始的房地产、金融的大幅释放,事实上形成民众财富缩水(以房产资产为代表资产的实际价值、变现能力是有限的)及寡头集中,给中国经济造成了事实上的伤害很深,至今负担很重;第二,说明目前中国的金融资本力量面对美国、甚至西方,弱势的态势仍然是巨大的,所以造成了比目前股市低位维持基准上出现更大的经济财富伤害。因此中国经济目前还是贸易量最大、赢余资金充裕、基础实力强大,但创新、高端关键实力还停留在大而不甚强的阶段,我们需要变得更健康,需要时间。但股市出现的不理性下跌,属于防守过当思维,所以才有2019年春季行情的起步,就是为避免纯防御造成经济环境的硬伤。

粗暴型决策的深远影响:

不得不说,改开以来,中国决策层及高级管理层的战略思维及思想深度对比开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差距较大。下象棋还考虑走一步看三步,而前几届基本都是粗放、简单化处理或萧规曹随,对中国经济、社会体系造成的恶果是随处可见!习近平执政后集中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及建立的一系列安全委员会就是因为中美竞争的周期紧迫性及之前执政决策缺陷所导致的,刻不容缓!

美国经济评论:中国工业技术能力水平低是中国自己选择的结果。

源于谷牧《关于访问欧洲五国的情况报告》得出的“落后二十年”的结论(新中国自建国以来一直在面对落后的过程中追赶及压缩差距),“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成为政策,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形成了依靠引进来,以实现工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放弃了前几十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本工业化信条,高层对西方产生了一种“迷信”,纷纷拜倒在西方发达国家面前(80年代的赵总理在面对张爱萍的质疑时,曾说过这样的话:“就这样定了,说我卖国主义就卖国主义吧”),它可以由一个“三段式”的逻辑来概括: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实现国产化→达到自主开发。但此后中国工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如果放弃自主开发,就没有任何工业和企业能够从“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国产化”的阶段走到“自主开发”的阶段。在这些指导思想下,中国先后放弃了运10大飞机、红旗/上海轿车、半导体工业等当时形成工业体系的产业,30年过去了,我国在上述产业上仍然在为几十年前的政策买单!造成这些后果的原因在于被抛弃的不仅是产品,而且是开发这些产品的产品匹配、技术活动体系,即工业、技术能力基础。这种抛弃并不是无意的,而是被认为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更有利于发展经济。如今我们回头看,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政策是否思想体系、思考深度存在问题呢?在竞争大潮中需要不断锻炼的是否不仅仅是社会大众,而更重要的是上层建筑体系内?!

附半导体毁灭性打击:“三段式”政策还导致一些工业被瓦解,最可叹的就是半导体工业,尽管中国没有在计划体制下发展起有国际竞争力的半导体工业,但一直保持着半导体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基础,在进口品冲击下,而随着国防工业需求被放弃,在计划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产业基础被市场需求的中断所瓦解。因此可以这么说,中国半导体技术的落后不是发生在计划经济年代,而是决定性地发生在“改革开放”布局阶段。

中国做好准备迎接战斗了吗?

我们的经济是发展了,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缺失了很多战略方向的关键点,尤其是90年代海湾战争起对常规装备重新重视及补课(如果当时我们没有核武库,很可能更严峻的形势会到来,这点还是感谢毛泽东吧!),让我们从放任自流的环境中开始逐步纠正。

 

第三部分 中美大国竞争及贸易战的策略分析

美国全球战略态势的布局及盛极而衰。

布热津斯基说,美国必须制定一项全面的、完整的和长期的欧亚大陆地缘战略,旨在促进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的多元化,以防止出现一个最终可能向美国的首要地位提出挑战,并谋求将美国赶出欧亚大陆的敌对联盟。这种敌对联盟最危险的是中、俄与伊朗的同盟,尤其是中俄联盟。

从战略上说,由于地缘上美国远离欧亚大陆,美国最害怕被从欧亚大陆赶出去,因此二战以来,美国实施的战略就是针对欧亚大陆进攻式战略,按照布热津斯基替美国设想的征服欧亚大陆的计划,美国本来也是准备了三条战线的,即中东(石油地缘,也是欧亚哑铃的居中点)、欧洲和远东战线,分别解决伊斯兰世界、俄罗斯和中国。但在具体方法上却是制造热点、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扶植势力、联盟纽带及逐次推进,这个战略在本世纪初达到顶峰,即欧洲方面北约东扩到俄罗斯边境,反恐战争后驻军范围从中东顶到中俄腹地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远东如今建立的第一、第二岛链及印太战略,与此同时美国国力消耗也因此达到最大化。

 

 

    美国的海外驻军是典型的海盗式思维,分布太散,对全球地区热点响应及时,但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武力覆盖可直达全球任何一点,因此,对大国竞争而言,是利攻不利守的,当然也因此必须具备相当的财力支撑。

   中美两国对当今世界的基本观点及策略

美国认为: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重回大国竞争时代,大国间战略竞争已经取代恐怖主义成为美国地位维护及国家安全首要关切。

中国认为:中国认为世界面临百年未有的大变局。

美国策略浅述

美国策略基调是止血止损、以退为进,确立对已更有利的秩序规则态势;离岸平衡、强化联盟代理控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