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点评 ‘母女插队引网暴’的观点,都不成立
老胡的点评:
看到疑似#插队#的视频,我觉得拍这个视频并把它放到网上去的人真是不应该。那对四川口音母女当时在人群中,疑似插队,被人从后边拉,从而发作,但她们只是表达被男子从后边拉的愤怒,没有骂人说脏话。那样在公共场所发脾气当然不好,但也不是啥大错,把一个普通人的表现这样发到网上,搞网暴,还说人家“欠四川人一个道歉”,太不应该了。
而且当时那种情况,人挤人,怎么插队啊?我觉得母女后来的解释是有道理的。无论如何,请大家不要把普通人一时有争议的表现往网上晒,他们又不是公众人物,这样引起网暴很伤人的。
大过节的,出门是为了放松开心。各景点人很多,应尽量避免冲突,有了冲突要小事化了。把普通人的冲突情景不打马赛克放到网上,这种行为不应允许。
————————————————————————
老胡这段话的几个观点都不成立
1:疑似插队,但没有骂人。不是啥大错——观点含混。骂人说脏话是小非。插队损害公共秩序和他人利益是大非。怎么可能‘因为没骂人说脏话’。疑似插队的问题就能被忽略呢? 卖国贼秦桧汪精卫。都是高材生。秦桧是状元。汪精卫是留日精英。这俩人很少说脏话骂人。但这俩人显然大错特错。属于大非上的问题。
老胡这个观点是用‘没有骂人’这个小是非上的没问题。去混淆‘插队’这个大是非上的问题。不好。
2。人挤人。怎么插队啊?——这个说法搞笑了。正因为人挤人。插队太难。所以母女刚一插队。就被后面紧紧跟着的人揪出来了。所以不是‘人挤人。怎么插队啊’。而是‘因为人挤人。不容易插队,所以基本可以肯定后面男子看到母女插队是真的’。人挤人,证明的恰恰不是母女没插队。而是男子揪住插队的母女基本是真实可信的。
3.有了冲突。要小事化了——这个观点令人难堪。小事化了。是解决矛盾的一种结果。而不是解决矛盾的原则和策略本身。有了冲突,分清是非。判断利弊,根据自己能承受的成本去选择解决矛盾的方式。这些都是正常的。但并不一定都按照小事化了去指导。有些事情没办法小事化了。插队这个问题。你沉默了。允许她插一次。后面马上就有效法的。你允许不允许?这让我想起过去出国旅游去新马泰之类的地方。导游跟我们说的。要想不惹事。迅速通关。在护照里夹上10块钱人民币。对方就不找你麻烦了。这就是小事化了的方法。结果带来的是更大的矛盾。
其实老胡这次的点评。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普通百姓日常出行。在公共场所。承受的各种因为管理水平低。公共矛盾无人解决带来的损害太多了。所以借着这个母女插队的事情。在网上形成了大量集体吐槽的现象。
说明公共场所基本权益被随便损害。并且被损害后无人负责。已经引发了社会性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