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这个休不调也罢?

出品©一笔封禅
作者@何鲸洛
2023年1月。
我们就曾因为春节“调休”实际只有3天。
还不如韩国4天。
而在“Chinese New Year”还是“Lunar New year”的春节保卫战底气不足。

当然。
人家韩国也算上了周末。
其实只有2天。
4月初。
中科电事件还未淡出大家的视线。
4月底。
五一调休如期而至。

与此同时。
隔壁的日本连休9天。

①五一先宰为敬?▽
不管大家怎么吐糟。

该来的。
不该来的。
它们同舟共济。
假期未至。
车票、机票和酒店先忙了起来。
各地“旅游产品”更是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近日。
有一张《2023 年全国各城酒店五一价格对比表》全网疯传。
表单上统计了全国汉庭、飞猪、七天、速八等经济型酒店的五一价格,对比日常价格酒店房价直接飙升了4~5倍。

还有更离谱的。
澎湃新闻查询青岛、南京两家布丁酒店的价格发现:
五一假日前后价格涨幅达到5.3倍,甚至7.4倍。
以青岛栈桥中山路店为例。
4月19日一晚特价单人间的价格为87元;
4月30日同款房型价格为648元。
不过。
尽管它们“趁火打劫”。
相关酒店还是供不应求。
3月9日。
尽管距离小长假还有50多天。
携程旅行平台显示。
“五一”假期首日(4月29日),北京天安门、南锣鼓巷,上海外滩、迪士尼度假区,长沙五一广场及重庆解放碑步行街附近均有酒店显示满房。

除此之外。
还有人花样百出。
帕瑞思台州万达广场店直接推出了“99元睡大厅沙发”的产品。
4月24日。
记者搜索5月1日入住5月2日退房,产品页显示有一张0.8米的沙发床,含1份早餐并赠送双人夜宵小吃一份。

引发争议后。
4月25日。
在携程APP搜索5月1日入住该酒店,5月2日退房,已没有可预订房型,在已订完房型中,并没有大厅睡沙发这一项。
酒店沙发刚刚消停。
民宿客厅躺椅又来了。

更狠的也不是没有。
还有人坐地起价。
宁愿毁约也要把价格涨上去。

毁约原因就那么几个。
至于招数。
除了说装修的,说拆迁的,说换老板的,还有不惜咒自家民宿倒闭了的,反正就是不说一句实话。
而目的只有一个。
让消费者主动取消订单。
取消了订单。
民俗转手就能卖出高价。
也不是没有较真的顾客。
真遇到了,无非是向平台投诉,处罚也只有轻飘飘的1.5倍罚金。
比起五一的盈利。
民俗肯定愿意“铤而走险”。
大不了再换一个平台。
就算找到了12315也是不痛不痒。
如果闹到法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法规,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 5000 元以下罚款;有价格欺诈行为的,最高可处 50 万元罚款。
就这。
商家还不使劲造。

4月25日。
江苏苏州。
周先生五一假期打算带家人去淄博玩,预订了一晚1341元的酒店,后被电话通知到了只用付735元,称政府限价。
周先生称。
五一黄金旺季,有的地方都是让你退房涨价,这次淄博差不多给打了对折,闻所未闻,网友都说这是“坐地降价”。
很显然。
价格是可以跟着政策走的。
②五一能够不调休吗?▽
虽说是法定假期。
但看上去似乎也没那么严格。
4月18日。
一家厦门公司发布通知。
今年起法定长假取消调休补班,补班改为休假,不鼓励加班。

随后。
该公司人事回应称,确有此事,不止是五一,端午、国庆、春节等所有法定长假都取消调休补班,“老板的意思就是说,以后都这样了。”
该人事表示。
这是昨天刚发的通知。
“公司的员工看到了通知都很开心。”
有人带头取消调休。
也有人直接不拿调休当回事。
据脉脉爆料。
4月26日。
拼多多才敲定放假时间。
4月29、5月3日依旧需要加班,还不发加班费。

当然。
新浪科技上的这条博文现在已经石沉大海了。
无独有偶。
还是脉脉爆料。
长城汽车发布放假安排通知明确显示。
5月2日-3日全员上班。
公司仅北京、上海、成都办公人员依据国家规定进行休假。

网传放假安排显示。
长城汽车要求4月29日-5月3日加班人员需钉钉打卡,并要求领导提前安排好加班/值班人员工作,严禁出现聚众聊天、浏览无关网页、玩手机等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
长城还要求4月28日下班。
员工要对公司进行大扫除。
这是把《劳动法》按在地上摩擦啊。
的确。
员工有拒绝加班的权利。
但一说。
不都是“自愿”加班吗?

③调休也是动过脑筋的?▽
1995年5月1日。
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始实行一周双休制,每周工作时间40小时。

1999年。
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的长假。
这便有了所谓“黄金周”。
2008年。
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休息时间重新编排,与前后双休日拼接,出现了5个3天小长假,2个7天长假。
2023年。
我国的双休日制度已经实行了28年。
调休问题愈演愈烈。
调休有没有好处?
当然有。
这不。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研究员袁钢明认为。
这次调休是动了脑筋的。
通过调休的方式把假日放的时间长一点,对于大型的休息娱乐活动,特别是国际旅游意义非常重要。

从经济发展方面。
这种集中式的消费娱乐对整个经济发展有很大好处。
但这不过是一剂“春药”。
只是把游客的消费需求强行安排在了一段时间内释放,到时候又是人满为患,还有可能因为商家趁火打劫搞得怨声载道。
并不能从根源上刺激消费。
就像北京商报说的。
五一“小黄金周”是大热也是大考。

当然。
部分城市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节假日体验。
也是做过功课的。
近日。
湖北荆州、湖北宜昌、辽宁鞍山、四川绵阳、吉林延吉、河南林州、山东济南、湖南张家界……
全国多地交管部门相继明确。
假期期间对外地游客轻微交通违法采取教育提醒。
不予处罚。

此前。
4月23日。
中国新闻周刊发起了“调休日上班效率有区别吗”的投票。

数据显示。
在参与投票的5.8万网友中。
89%的网友认为调休日上班太困,工作效率受影响;
8%的网友则表示“没啥区别,已经习惯了”;
还有3%的网友认为调休日上班更有效率。

最后。
我们再聊几句。
周一复周一。
这对绝大多数打工人来说就是一种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