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统台湾的过程,中国的战略设计也绝非美国那些军事专家设想的速战速决,而是…
【本文来自《拉斐尔•科恩、吉安•金泰尔:台海速战速决?美国该放下这个执念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1、从美国和西方卷入战争的近代历史看,基本都没有在开战前就明确战争的目标和终止点。俾斯麦和毛奇算是特例,在德国统一战争中把握精准。高明的政治家也清楚力量的边界,二战后斯大林断然放弃支持希腊起义,又在朝鲜战争后断然决定大力支持中国工业化,只是斯大林之后的苏联再无战略家。
2、中国在朝鲜战争中在三次战役之后曾经短暂地误判了形势,没有坚持既定的战略目标,期望完成朝鲜的统一。后来很快就调整过来,最终达成了战略目标,赢得朝鲜战争的胜利。
3、此后1962年的对印作战,1979年的对越作战,战争的战略目标清晰,对战争的终点把握清醒,面对雪山下一望无际的印度大平原,凉山之后河内之前的红河平原,都能坚决地执行既定的战略意图,毫不犹豫地撤军回国。这一点是美国西方难以做到的,他们只会增加投入,期望得到更大收益,然后导致战争的升级和拖延。
4、中国不仅仅擅长适时、及时中止战争,同样也擅长拖延战争。中越边境越南就被中国硬生生拉着陪练了10年。这也是中国的既定战略,和美国在阿富汗陪着别人练完全不同。中国对战争的理解,一直都是战略指导战术,而非战术牵引战略。
5、中国对战争的理解远远超越了西方。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在战略的层面是远不如《孙子兵法》,就象马基雅维利的《君王论》在《韩非子》面前只能算是幼儿读物一样。
6、至于台湾,中国的战略设计也绝非美国那些军事专家设想的速战速决,那种万船齐发,精准斩首之类美国式开局估计是看不到的,围而不攻可能性更大,在训练、演习和战争边缘来回拉扯也不意外,一切都是服从全球性整体战略,考虑的都是20年甚至50年长远计划,而非仅仅为了拿下台湾那个小破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