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真正的文盲,但并没有绝望

在我们向着星辰大海的伟大远征中,有一小群人落伍了。

在“AI”“CHATGPT”的震耳喧嚣中,他们却是静默无声的。

在手机、电脑、互联网无孔不入的覆盖下,他们却被无情地边缘化。

当“信息时代”“数字中国”在眼前急速展开,他们却束手无策,无可奈何。

他们,是真正的文盲,但并没有绝望

他们仍在努力追赶大部队,以期跟上时代的步伐。

而且,幸运的是,他们并没有被社会遗忘,他们获得温暖而及时的帮助……

我去,讲个真事。我前两天上网的时候发现现在网上有一种直播间,是什么呢……

是“成人识字直播”。

我一开始以为这事是在扯淡,后来仔细看了看,才发现原来这是真事……

这事荒谬的地方在哪呢……在于新中国是人类历史上进行扫盲运动最成功的国家。49年建国的时候全国文盲比例超过80%,到1990年降低到了15%左右,到21世纪初青壮年文盲基本没有了,放眼世界,人口过亿的发展中国家能完成这种壮举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到七普时,中国的文盲率只有2.67%——如果你觉得这个数字没什么的话,那么韩国的识字率是98%,沙特是97.6%。

然而庞大的人口基数依然带来了可怕的绝对数量——七普数据显示中国15岁以上人口中还有3775万的文盲,这几乎等同于加拿大的人口总数。

对中国而言,他们是微不足道的2.67%。

对他们自己来说,这是一道天堑。

因为不识字,所以他们没法看地图,不会用拼音打字,没法上网订票,更没法感受到现代化的恩泽。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生活在遥远的乡村,城市对他们来说意味着陌生与恐惧——因为不识字,就连送外卖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无法企及的职业。在一切都飞速信息化的今天,他们就像是一群地缚灵,被紧紧地栓在了土地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然而各地的扫盲班与扫盲教师已经基本绝迹了。教育部网站上最后一条关于扫盲教育的新闻停留在了2015年,这年全国扫盲专任教师只有一万零七百人,当年扫除文盲44.75万人,此后基本没人提这事了。

道理非常简单:扫盲的规模效应已经基本消失了。剩下的文盲群体大多是高龄老年、边缘群体,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扫盲的动机,而且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就驾鹤西游,跟认字比起来耄耋之年的农村文盲老太太更需要安享晚年,毕竟到了下边就算不认字应该也不耽误她收钱……

不过这就带来了一个非常沉重的问题:如果一个壮年劳动力,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接收义务教育,又有着强烈的学习需求,那他要怎么脱盲呢?答案非常残酷:几乎没有正式的官方渠道能帮助他。

建国初的大规模扫盲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社会的必由之路,然而到了今天随着文盲数量的急剧减少,为剩下这些人进行扫盲的成本是要远远超过收益的。所以除了残联曾经启动过一个“残疾青壮年扫盲行动”以外,这两年你几乎看不到官方层面的大规模扫盲行动,这意味着数千万文盲成为了这个社会真正意义上的边缘群体。

我看到这个问题之后特地跑去快手上找了几个成人识字的主播看了一眼,最触动我的是很多不识字的人其实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比如说有一位老阿姨,她从小就被自己的母亲教育“女孩子不需要多读书”,稍大一点就在家里帮忙干活,没成年就跟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过几年之后回老家结婚生子,因为不识字,她连给孩子作业签名的机会都没有。

然而是她自己不想识字吗?不,她其实对识字有着非常强烈的渴望,然而在她这一生之中,幼年时懵懂无知,青年时困于世俗,中年后被家庭拴住。从来没有人征求过她的意见,问过她要不要去识字。然而等到了中年之后,她想鼓起勇气去识字的时候,方圆几十里竟然找不到一个扫盲教师,她能找到的唯一一本识字课本是50年代编的,上面用的还是繁体字。

你能让她怎么办?

所以说互联网扫盲对他们来说,无异于长夜中的一束火炬,通过千里之外一个陌生人的善意,他们的人生被重新照亮,从此能够获得新的可能。要我说这™才是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真正伟大之处,它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人与人能够重新发现,彼此联结。比如说在快手成人识字金老师的直播间里经常会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成年人过来听课,如果没有快手,那么给他们每人配一个扫盲老师,你需要多大的人力物力?

而截至2022年底,快手上有182个像金霞这样的成人识字直播间,这些主播的粉丝加起来超过1200万!

咱们再回忆一下2015年的数据:这年全国扫盲专任教师一万零七百人,当年扫除文盲44.75万人。

讲道理,我觉得教育部甚至可以考虑专门给这些主播做点补贴,毕竟这些识字主播本身盈利能力非常弱,大多数人都是免费开播,收费课程也都非常便宜,不过百十来块,而你要是愿意多付出一点时间的话,也完全可以不花钱跟下来——因为他们的目标客户是当下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边缘少数群体,收入本来就已经非常微薄了,每花出去一块钱都要精打细算。比如说金霞的直播间里有一位越南归侨黄土娇,今年54岁,一天学都没有上过,后来在刷快手的时候发现有人在教成人识字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就是:

骗人的吧?

“刷到快手有老师教成人识字的,开始我还以为是骗人的,我也不敢报名,我就听了好久,我心里想,哎呀就骗了那几十块,后来我就天天看的,看到金老师这样,讲的也是细心,声音也蛮好听的,我就报了金老师的。”

喔对了,别问我她为啥不去下个国家反诈APP,她不认字。

而黄土娇的只是识字直播间中的一个缩影。在这些直播间里,还有许多像她一样的人——我不想称呼他们为文盲,我更愿意称他们为学习者——这些学习者来自五湖四海,但却在同一个愿望的驱使下来到了直播间里:他们想要识字,想要走出鸿沟,想要重新去认识这个世界。而互联网扫盲则让那些被知识所摒弃的人群,看到了希望的光芒,它让那些曾经自卑、沉默、无助的人群,找回了自信、自尊、自强。而那些原来被忽略的智慧,就可以被重新发掘。那些原来被边缘化的人们,就可以重新融入社会——当然这些对大城市里35岁即失业的高知群体来说可能不值一提,然而对那些曾经长久受困于黑暗之中的人们来说,这便是他们的诗与远方。

来源:微博用户@丧心病狂刘老湿

500

500

500

500

500

截图来源:微博用户@钱江晚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