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争议的其实不是“古代有无”,而是背后的潜台词即“现代能不能”

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问题在观网风闻社区前些天引发酣战,冷眼旁观,愚见以为不大着调。

其实“古代有无”或许不是争议的核心,“现代能不能”在科学上建功立业尤其是引领原始创新这一潜台词才是真正的关注焦点。

如果后者的答案是肯定的“能”,那么前者的答案“有”还是“无”其实就无关痛痒了,刺不痛反对中国古代无科学之论的人的敏感神经了,或者说,“古代有无”的问题可以当成一个“纯粹学术问题”,而不涉及民族自尊、个人情感、对民族和国家未来的期望和信心了。如此则“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争议自消。

而吴老师(《科学的历程》、《什么是科学》)的结论也是中国古代无科学,这给了一些认为中国古代无科学的网友提供了炮火支援,遂有在风闻转帖吴老师文章引发的论战。其实吴老师这里说的中国古代没有的科学指的仅仅是现代自然科学(数理实验科学)这种科学,按这个定义其实没什么好争议的,在吴老师构建的认知框架内,这是对的,是驳不倒的。争议一般发生在吴老师的认知框架之外,变成了科学的定义之争,于是就变成了鸡同鸭讲,两派怎么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吴老师对中国古代无古希腊逻辑演绎科学及其现代继承者现代自然科学的论述其实暗示了中国在现代也搞不成现代自然科学,或者至少说,只能跟在西方后面追,而不能做原始创新,即是说,只能是西方先完成从0到1的原始创新,然后中国重复这一路径并在从1到2、3.......做到更好。

一句话,中国现代在现代自然科学上能不能做成从0到1的原始创新,并在这一原始创新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是引领地位,才是争论的核心,也才是支持甚至是偏执的强调、坚持中国古代有科学的人的真正的痛点所在。

搞清楚这点,我们发力的方向就确定了,就来探讨如下这个真正的问题(一个问题的两面),即:

1、即使中国古代没有逻辑演绎的科学传统/科学思维(这个虽也有争议,但争议较小,权且当做对的),但我们现在能掌握或者说领会并驾驭这套科学思维吗?

2、西方在古希腊古罗马之后的漫长中世纪,如现代自然科学这样的科学也没有发展起来,但是什么样的因素推动了现代自然科学在近代的兴起?

对此,我有几个辩证的看法:

1、古希腊文献传到阿拉伯后,为什么以阿拉伯在兴盛时期的兴盛,没有根据古希腊的逻辑演绎的科学思维发展出自然科学?难道是阿拉伯人太笨,领会不了?

2、中世纪后,西方复兴并继承古希腊这套科学传统的西方人也不是古希腊的后裔啊,他们与阿拉伯人一样也是外人啊,同样是外人,为什么阿拉伯人不会,而只有现代西方人会?况且,现在的西方人是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都是生活在丛林里的没文化的野蛮人的后裔啊。

3、同样是作为外人,现在的西方人和中国人一样在古代都没有古希腊那套科学思维,那西方人能领会为啥中国人就不能领会呢?

另外,链接几篇文章,其中有一些观点的展开,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勿奉科学作圣女,应视科学为DF(导论)_风闻社区

科学理论的创新三步走:感性之创意生发,理性之数学建构,实验。首步中国人应有优势!_风闻社区

“薛定谔的猫”、“王阳明的花”、“马克思的‘感性的自然界’”_风闻社区

困而知之、知识的新陈代谢与港珠澳大桥。读置顶文有感_风闻社区

求教方家。

附:对吴老师学术成果的评论

1、其认知框架相当不错,建材性的内容也很翔实,其将博物学太高到与西方近现代数理科学平行的地位,并论证中国古代博物学之精深且将在现代继续发扬光大,以及指出西方近现代数理科学是求力的科学,博物学传统应该复兴并在人类发展中发挥出自己的地位和重要性。这些都令笔者肃然起敬。

2、虽然其认知框架构建的极为扎实并且美轮美奂,但笔者认为其认知框架的层次还不够高,注意,是说其层次或者说高明性(包容性),而这个认知框架的质量,诚然是十分精良的。

3、在其构建的认知框架之内,他的结论性观点我大致同意,但其框架内很多论证的逻辑及其所取之证据和具体表述,笔者不敢苟同。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