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张维为老师写信了
信是3月27号发出的,不知道张维为老师会不会回复我。不过,他回与不回都随他,我不是很在意。
信的内容呢,是我在写的一本书的前两章。为什么只有前两章,是因为这书到第三章我写不下去了。所以我才写信想请张维为老师帮忙。当然,他愿不愿意帮我,我也不是很在意。这本书我不是为自己写的,也不想公开和出版,也不会发什么SCI,本就想无偿送给国家,所以我不关心这本书会被怎样对待。
第三章的内容我摘出来一点点,放在这里,大家看着玩,权当图个乐。我只是个民科,大家不要较真。
1、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是波。
2、事件波的哲学定义:物质发展变化的最基本规律。事件波的本质是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3、事件波的数学定义:物质波的导数。(事件波与物质波互为导数。另外,这里的物质波不仅限于德布罗意波,而是包括机械波、电磁波、引力波等等在内的一切物质的波动。或许应该起个新名字来避免混淆,但是我还没想好叫啥,难道叫广义物质波?)
4、有波就有场。有场就有场位。物质波的场位的外在表现为位置,事件波的场位的外在表现为速度。不确定性原理也与之有关。至于场位是啥,你猜。
5、电磁波是一种二维物质波,这里的二维不是空间二维的意思,而是说电磁波有电和磁两个维度。电与磁的互相作用和转化以其各自的事件波作为媒介,电与磁在数学上互为二阶导数。
6、人性波也是一种二维波,只不过不是物质波,而是事件波。至于人性波的两个维度是啥,我不告诉你,你再猜。除了不是物质波,人性波在形态和规律上都和电磁波别无二致。
7、所有波都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人性波也不例外。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规律,如经济周期、历史周期等等,都是人性波在某一领域内的表现形式。
8、人性波的场位是人格生态位,人格生态位的外在表现是生产效率。你问什么是人格生态位?我还是不告诉你,你接着猜。
9、波除非消亡,否则无法停止,对它的任何操作都只会让它产生新的波动形式,如反射、干涉等。所以波是无法“跳出”的。认识不到波的本质,别说找三个答案,一万个答案也不顶用。
其实,我已经去复旦大学找过张维为老师了,因为我怕只靠邮件联系会被当成自以为是的疯子。然后不出意料的,被挡在了大门外,因为中国研究院所在学区不对外开放,连保安那一关都过不去。无聊又无奈之下,我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在复旦大学校门口拦了个老师,试着问他有什么方法能进学校。然后,当我说出“我的理论哪怕一小部分能够得到证实,都可能对中国甚至世界的未来产生很大影响”这句话时,不出所料的,那位老师没绷住,“噗”地笑出了声。哎呀哎呀,结果还是被当成疯子了,可惜了我的车票钱。最后还是只能灰溜溜地回家,老老实实地写信。接下来,除了等待好像也没别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