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思考“金融危机”,必须重点阅读《资本论》第三卷
【本文由“允平”推荐,来自《中美大变局已经到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扔块砖头试试看
作者高才。只是文章太长,建议分拆。
如果文科生都有这水平,那文科生就不愁找不到好工作、收入低了,中国的软实力也就上来了。
我们文科领域的许多重大问题还需要靠理工科生来解决,是现在文科生的悲哀。
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科生理科生都要加油呀!
节选自《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
作者:韩毓海
……资本主义的命运,就取决于其与生俱来的“扩张本能”,这种扩张采取了两种基本形态:其一是生产品的扩张,其二是货币发行量――即“流动性”的扩张。
《资本论》的头两卷主要探究了第一种扩张形式及其后果,而《资本论》第三卷,则集中阐释了后一种扩张及其后果。
因此,我们倘要研究“经济危机”,应该侧重阅读前两卷,若要思考“金融危机”,则必须重点阅读第三卷。
因为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商品过剩”,金融危机则表现为“流动性过剩”。
资本主义的扩张,虽曰“本能”,但却绝不能凭空发生,它取决于以下决定性因素的制约:
1. 新技术的发明,
2. 新能源的发现,
3. 新市场的开拓,
4. 新的劳动力的涌流。
正是这4点造成了资本主义扩张之持续性,即扩张所造成的产品过剩和流动性过剩,又会被新一轮技术的发明、能源的发现、新一轮生产的开拓和新一代劳动力的涌流所吸收。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都不过是这样一种循环的延续,而这就是马克思所谓“资本主义扩张的周期性”,或者所谓经济发展的“长波”。
因此,即使陷入深刻的经济危机,即使危机引发严重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只要新技术能够被发现、新能源能够被开发、新市场可以通过无论什么方式被打开,新的劳动力再次涌流出来――“过剩”都可以被这些新发现、新开发、新市场和新涌流吸收,资本主义便会安然渡过危机阶段,并再次进入繁荣期,重新开始新一轮扩张。
对于那些“市场主义者”来说,经济危机不过就是新一轮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契机”,经济危机总是会自动地安然渡过的――对于这样的“市场学说”,马克思则这样批驳说:“复苏”和新一轮发展,完全取决于上述四个基本条件和基本前提,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却在无情消耗这四个基本条件和前提,直到这些前提被耗尽。与此同时,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扩张,不但与阶级差别的扩大总是同步进行,而且,它总是与无产阶级数量的扩大和质量的提升同步进行――直到全世界无产阶级有能力联合起来,最终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止。
“资本主义之死”,或者资本主义的最终崩溃,将采用两种方式。
第一种:世界市场已经开发殆尽,新的廉价劳动力不再涌流式出现,新技术和新能源开发日渐迟缓――总之,促进“复苏”和“发展”的四个基本前提日益耗尽,“最后一块处女地”也被开发殆尽――在这样的情况下,产品和流动性的过剩,最终将缺乏上述四个方面的吸收和支持。这样一来,危机就再也难以渡过,资本主义周期如同停滞的钟摆,丧失了左右震荡的空间与动力。
资本主义的死亡还可能采取第二种形式:那就是无产阶级的阵营已经壮大到这样的程度:世界无产阶级已经自主生产全世界绝大部分产品,而资产阶级则沦为纯粹的消费者和依赖者,成为纯粹的借债消费者和债务人。现实生产的主人和“货币的主人”之间的全面对立,也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即达到了生产者不愿再生产下去,而消费者无力再消费下去的程度――到了这个时候,掌握世界绝大部分产品的无产阶级,就可以通过改变产品的流向和分配方式,彻底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同时,作为“债权人”,无产阶级还可以清算国际债务,重新制定国际货币金融规则,彻底改造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即以这种方式来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
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的扩大、生产和交换的扩大,最终将“挤垮”了现存世界秩序,新的社会关系在旧社会的母体里破壳而出。
无论哪一种崩溃,资本主义的崩溃都只能是世界性的,而不会是区域性的;正如新的社会形态不可能在局部的危机中诞生。
这就是马克思所谓的不可能在一国单独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深意:
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538-5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