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和日本海军力量分别对付盟军海军时,你们说谁的表现更好?

最近寝室夜聊的一个话题:

二战德国和日本海军力量分别对付盟军海军时谁的表现更好?

已知公识是本子海军规模吨位强过德棍很多,且舰载机、航母群、远洋作战能力等条件是德国海军不具备的,自然整体实力日本强过德国许多。只是不知道两个轴心国各自海军的作战表现相比如何?可从给盟军造成的人员、技术兵器、货物吨位等杀敌交换比损失或者从软实力——战术战法、指挥配合、作战理念、技战素质等分析。

咋说呢,​

涉及资源效率的问题都是好问题。乍看之下‘谁更厉害’‘谁更强’是小学生打架,但是‘资源效率高低’、‘投资是否获得了回报’却是个非常切实值得一谈的话题。海军不是存在于真空的,任何流向海军的经费都是从其他政府开支里面拨走的,无论是陆军、航空兵、还是教育、医疗。虽然理论上‘无穷无尽的无敌舰队’天下无敌,但是更现实的问题是‘海军上的投入否获得了回报’,这些技术装备值不值得其占用的资源。

就问题本身,结论性的判断大概是:德意海空军在海上战争中的净资源投入-战果产出比实际上应该更好;但是日本海军/海航和陆军航空兵的净‘能力’更强。

这个结论是非常符合直觉的:海军不能脱离所处环境和地理位置,而欧洲地区的可打击对象实在是太多了。德军净资源效率之所以高,并不一定是因为德国海军‘能力更强’,人均雅利安超人,而压倒性地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反之,日方面对的却是盟军一线战斗舰队,从其中‘虎口夺食’要难得多。当然日本必须要维持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哪怕面对着更少的可打击目标,面对着更低的整体资源效率也是如此。这不只是因为其预算制度的问题和军种间的资源相争,也因为岛国的硬性需求,是无法避免的。所以站在盟军角度上,如果轴心国之间有所协调的话,‘最理想’的情况是德国海军作为有效地‘牵制者’来尽可能限制盟军能够投入太平洋的资源,从而减轻IJN的压力。但是众所周知轴心国不彼此交流,于是也就没有这回事。

下面用盟军损失来简单解释一下。不过解释之前先稍稍调整一下问题的描述:与其说是,‘谁的表现更好’,不如说更合适的问题可能是“日、德(意)在海上战争中的整体资源效率如何?”题干中的描述看起来也是这个意思。

因为‘表现好坏’是过于笼统,需要加上许多先决条件。题目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日本海军的规模更大。当然并不是说IJN在‘任何’领域都强于德国同事,德国有大得多先进得多而且配套设施完善的摩托艇编队,在战争中异常活跃;德国的潜艇部队虽然在吨位上无法和日本远洋潜艇对比但是作战理念和很多关键技术指标上应该说并不落后,在战争中期开始德国也极大地扩张了其潜艇部队的规模。但是总的来说,‘IJN规模更大’应该是个无争议的事实。间战中日本在海军上投入了多得多的资源,远远高于纳粹海军即便是巅峰时期获得的产能分配,所以理论上IJN也应该承担更大规模的战斗任务取得更大的成就。

问题是这种更大的投资应该把评估时的期待提高到多大程度呢?多大程度上可以抵消德国额外参战的2年时间呢?或者因为1944年后德国海军主要单位已经全面撤离西线,所以实际上无需过度考虑时间差异?

另一个问题是:德空的战果应该被记入德国海军的表现吗?下意识可能会认为‘当然不应该,这是空军’;然而横向对比没有独立空军的日本后,问题是‘那么IJNAF的战果应该被记入日本海军战果吗?’IJNAF的损失呢?应该被记入日本海军的损失吗?进一步来说,RAF的Coastal Command被牵制的兵力应该算作德国海军的成果吗?这些航空兵是直接服从海军作战指挥的,从任何角度上都是投入海战中的资源的一部分。

所以这个问题就很复杂了。或许可以‘只计算IJNAF在载机舰上起飞时的战果和损失’,但是舰载机从载机舰和岸基机场起飞很大程度上是地理决定的。如果有地理位置良好的岛屿可以提供更长更好的跑道打击位置相对固定的敌舰队,没有理由不使用岸基机场。还有一个问题是在‘直接击杀’之外,要如何考虑资源‘牵制’作用。比如在战术层面上,如果德意舰队出现的威胁导致护航编队被遣散,此后空军完成了绝大多数击杀,那么这是否属于海军战果呢?进而言之,德舰在挪威迫使盟军在斯卡帕湾保留了大量的主力舰和载机舰无法执行其他任务,日军撤离印度洋后东方舰队在锡兰到肯尼亚维持一支机动编队保持警惕,这些都毫无疑问地占用了盟军的资源,却没有直接进入损失表。

这种过于笼统的主观定论除了小孩子打架没有意义,‘我比你厉害’无法贡献有意义的讨论。

本质上我们关心的问题,应该说是无视海空军的行政问题,也无视舰队各自的强弱之后,‘双方在海上投入了多少资源,获得了多少收益,哪一方的效率更高?’

进而言之,‘这种效率更高是地理位置等客观条件决定的,还是更优秀的海上政策决定的?’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下面用观测轴心国实际造成的损失作为切入点简单看下。


首先,‘为什么说德(意)海空力量的净资源效率更高?’因为德方用航空兵的一部和少得多的海军投资换来的更大/相当的战果。

屋子里的大象是绝大多数、压倒性多数的盟军商船损失发生在欧洲-大西洋地区,这一点没有疑问,在大西洋之战数字极其巨大的运输量面前其他战区的损失连零头都算不上,但是题目中问的不是这个,虽然两者占用的是相似的工业产能但是商船不是军舰,建造成本和难度完全没有任何可比性(这个真的需要解释吗?)而绝大多数‘小型单位(快艇、驳船、武装渔船,etc)’的损失显然也发生在欧洲水域,IJN直到战争中期没有成建制的摩托艇部队,其航空兵对摩托艇的打击难度也远大于欧洲地区。这些快艇也应该被分割看待,因为其占用的产能和战舰截然不同,是作坊式的工坊而不是船坞。潜艇的问题稍微复杂一点,但是简单视为半数的潜艇损失分别发生在欧洲和远东水域大概影响不大:战争中皇家海军损失了76艘潜艇,美国海军损失了52艘,假设前者中50艘发生在欧洲水域(远不止),而后者中50艘发生在远东,那么数量也是对半,在此不表。

关键是题目中的‘重头戏’,或者说‘面对盟军海军’传统意义上水面‘战舰’时的表现。水面舰艇这里指战争中轻护舰/Sloop以上(或者说不计算MTB、武装渔船、潜艇,etc)的舰艇。而舰艇‘损失’计算沉没或者结构性损失后以艘次计。根据DKB翻各国自统计的结果(在这件事上我相信他的精细程度),大致是1454艘次。其中,帝国海军损失了402艘次,皇家(帝国、联邦、流亡欧洲)海军总计损失了399艘次,德国244艘次,美国167艘次,意大利119艘次,苏联70艘次,法国41艘次。

在主要盟军海军中,皇家(帝国、联邦,下同)359艘损失中的127艘发生在地中海,占35.3%;94艘发生在欧洲西北(DKB给海峡-不列颠东岸-北海-GIUK战区的名字),占26.1%;76艘发生在狭义大西洋水域,占21.1%;27艘发生在北极和挪威沿岸,占7.5%。20艘损失在东南亚(马来亚-东印度群岛),占5.6%;12艘损失在印度洋,占3.3%;2艘损失在西南太平洋(瓜岛-斐济-图克一线)1艘损失在日本帝国(DKB给日本帝国境内水域的名字)。

合众国/美国海军损失的167艘舰艇中,39艘损失在日本帝国水域,占23.3%;38艘损失在西南太平洋,占22.7%;30艘损失在东南亚,占17.9%;24艘损失于狭义太平洋,占14.4%;17艘损失于狭义大西洋,占10.1%;12艘损失于地中海,占7.2%;6艘损失于欧洲西北;1艘损失于印度洋。

红海军/苏联海军损失的70艘舰艇中,61艘损失于波罗的海/黑海,占87.1%,9艘损失于北极和挪威沿岸。

显然,‘绝大多数盟军海军损失’也发生在欧洲水域,其中相当一部分在地中海,剩余分散在北海、海峡、GIUK、挪威、大西洋等。但是在单纯数字的统计中,1艘航母和1艘护卫舰都是一个基数1,显然不能准确反映对大型舰艇损失和造伤能力。大型舰艇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具体看每一艘战果。

(顺便一提,吨位在这里也没有什么意义,吨位的意义在于把所有指标强行同化到同一个尺度上,‘100lt的装甲和100lt的动力都是100lt的设计’,所以军控时非常适合做标杆,除此以外没有什么共通性,严格意义上在这里还不如数船壳,至少1艘船=1个目标;吨位在这里有什么意义?一艘前无畏和一艘条约巡都是10000lt,但是两者之间没有什么相似之处。)

在主力舰上,皇家海军在战争中按照DKB的标准损失了7艘主力舰(正常人一般计算5艘但是我们迁就他一下)。5艘永久性损失:分别是KG5级威尔士亲王,损失于南海IJAAF/IJNAF航空打击积累性后损管失利;海军上将级胡德,在GIUK被德战列舰15in命中引燃后部弹药库殉爆;QE级巴勒姆,在地中海被德潜艇鱼雷齐射引爆前部弹药库殉爆;R级皇家橡树,在斯卡帕湾被德潜艇第二轮齐射引发次级弹药库起火,引燃主炮药包殉爆;反击级反击,与损失于南海IJAAF/IJNAF鱼雷/航弹打击。

1艘损失后被浮起修复:QE级QE,在亚历山大被意大利特别行动引爆进水坐沉。1艘为训练舰:(老)KG5级百夫长,损失于德空斯卡帕湾掠袭。

美国海军按照这一标准损失了5艘主力舰。其中永久性损失2艘,分别是:内华达级俄克拉荷马,在珍珠港被IJNAF鱼雷命中造成积累性进水翻沉;宾夕法尼亚级亚利桑那号,在珍珠港被航弹命中后引燃前部弹药库殉爆。

损失后被重建为3艘,分别是:内华达级内华达号,在珍珠港被IJNAF鱼雷命中后坐沉;田纳西级加利福尼亚号,在珍珠港被IJNAF鱼雷命中后坐沉;科罗拉多级西弗吉尼亚号,在珍珠港被IJNAF鱼雷命中,被亚利桑那及本舰泄露燃油引燃后坐沉。

苏联海军按照这一标准损失了1艘主力舰:甘古特级马拉号,被德空航弹在列宁格勒摧毁后坐沉。

皇家海军在战争中损失了10艘载机舰。其中3艘是较大的舰队航母,分别是:光荣级勇敢,在北海被德潜艇雷击沉没;光荣级光荣,在挪威沿岸撤离舰载机时被德11in重炮击沉;皇家方舟级皇家方舟,在直布罗陀以西被德潜艇雷击命中,损管失利沉没;

其中2艘是较老的第一代设计,分别是:鹰级鹰号,在马耳他补给中被德潜艇雷击,进水沉没;赫尔墨斯级赫尔墨斯号,在锡兰以南转场时被IJNAF航弹击沉。另外4艘是护航航母或者类似的小型设计,分别是:无惧(Audacity)级无惧号,在大西洋被德潜艇雷击沉没;复仇者级复仇者号,在直布罗陀被德潜艇雷击沉没;统治者级纳博部号(Nabob,莫卧儿头衔),在巴伦支海被德潜艇雷击后结构性损失未修复;统治者级赞恩号(Thane,北欧头衔),在爱尔兰海被德潜艇雷击,结构性损失未修复。另有1艘损失于非敌方行动:复仇者级冲刺者号(Dasher),损失于内部殉爆。

美国海军损失了10艘载机舰。其中5艘是舰队航母,4艘较大的分别为:列克星敦级列克星敦号,在珊瑚海被IJNAF航弹和鱼雷命中后被放弃;约克城级约克城号,在中途岛被IJNAF击伤后被日潜艇雷击后放弃;约克城级大黄蜂号,南太平洋海战中被IJNAF航弹瘫痪后被日潜艇雷击后放弃;胡蜂级胡蜂号,在太平洋西南被日潜艇雷击后爆炸沉没。1艘为轻型舰队航母,独立级普林斯顿号,在莱特湾被IJNAF航弹命中后引发大火,损管失利放弃。

美国海军损失了5艘护航航母,分别是:卡萨布兰卡级俾斯麦海号,硫磺岛战役中被神风命中,大火引发殉爆,放弃;卡萨布兰卡级甘比尔湾号,在萨马岛被8in、14in和18in舰炮火力击沉;卡萨布兰卡级利斯康湾,在太平洋被日潜艇雷击,引发弹药库殉爆沉没;卡萨布兰卡级奥穆尼湾,在菲律宾以北被神风命中,大火引发鱼雷殉爆,放弃;卡萨布兰卡级圣罗,被神风命中后弹药库殉爆沉没。

不难看出德方的造伤能力在大型舰艇上仍然可以和日方相比,尤其是舰队航母和大型战列舰上实际上非常类似。计算简单‘受损’和巡洋舰之后比例还会极大地向欧洲地区倾斜,因为英德意在这里进行了漫长(血腥的)的拉锯战。即便是考虑到德国额外2年的参展时间,其造成的损失也不成比例地大于日本。德军总共瘫痪/击沉了7艘次战列舰级别的目标,而IJN只达成了5艘次。即便是只关注狭义‘海军’能够认领的永久性击杀,德军也有胡德、巴勒姆和皇家橡树。而日本狭义‘海军’击杀,也就是海军舰载机在海军舰艇上取得的无关于岸基航空力量的击杀,只有俄克拉荷马和亚利桑那。如果考虑到牵制的作用,这一点的影响还要更多。理论上1艘挪威的战列舰需要至少2艘战列舰在GIUK封锁之,如果保持北极航路的通常还需要额外1艘作为远程掩护。IJN的战列舰完全无法取得这个级别的牵制效果。截止法国沦陷前,英国暂停了4艘战列舰,2艘舰队航母的建造,转产远洋护航舰,日本的潜艇同样无法造成相同的影响。即便是在大西洋之战基本失败以后,盟军仍然有大量的威灵顿和B-24在反潜巡逻中。相比起德国海军小得多的体量和消耗在资源,其‘净效率’无疑更高,和德空相性也极佳,只有神风时期的日本海军和海航可以胜之。


所以德国海空军在没有建立完整海军的情况下,凭借着电子设备、快艇、潜艇和航弹造成了盟军巨大的伤亡,德军的‘表现更好’,是吗?反之,观察舰艇损失的环境不难发现,日本海军的击杀整体上是在更困难的环境下达成的。

大量的德军击杀发生在狭窄水域里对伏击者极其有利的环境中。这是地理环境决定的。皇家橡树的损失发生在战争突然爆发后港口防卫未能完成的情况下;而巴勒姆、皇家方舟、鹰全部都是在地中海全程可以被潜艇监视的环境下被击沉的,鹰尤其是发生在不惜代价对马耳他补给的过程中。马拉损失于列宁格勒围城战中,在陆军损失了大多数海岸线后海军失去了任何机动空间自然会在封闭水域里遭受惨重损失,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撤离空军的光荣。对比之下,日军的大量载机舰‘击杀’发生在其不掌握附近海岸线的南太平洋地区,往往发生在舰载机瘫痪、舰队潜艇彻底摧毁的连锁行动之后,这里需要的是强得多的整体舰队实力。

盟军在欧洲近海遭受了不成比例的大损失,只有非常规的‘神风’时期损失率可以相比。除去1944和1945年IJN开始被系统性地切割屠杀外,在战争中尚且互有胜负的时间里损失的高潮发生在1942-1943年间。在总计1454艘次的损失中,1940年总计有129艘水面舰艇被击沉;1941年有191艘,1942年有259艘,1943年有206艘,其中绝大多数是盟军遭受的损失。仅仅皇家海军自身在地中海战区内就损失了1艘战列舰,2艘载机舰,17艘巡洋舰,61艘驱逐舰,45艘潜艇,13艘护航舰和234艘其他舰艇,这相当于战前IJN一半的驱逐舰和近半的巡洋舰兵力,过半的潜艇兵力。而损失绝大多数都是在法国投降后轴心国掌握了绝大多数地中海海岸线以后发生的。相比之下,IJN虽然只在印度洋地区造成了10艘左右的损失,这些损失发生在日军不控制也无力控制印度洋地区绝大多数海岸线的情况下,是海军通过大规模载机舰编队在日间造成的,是‘无视地理困境’实现的。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在1942年4月,日军侵略‘第一阶段’结束前夕,日军在印度洋击沉了2艘老英/澳驱逐舰,其中1艘旧S级在科隆坡港内被舰载机击沉,1艘是和赫尔墨斯一起在航行中被日间载机舰编队击沉。此时IJN机动部队位于本土2800nm之外,还有被盟军岸基航空兵打击或者被舰队夜间伏击的风险。在1个月后,德军在地中海击沉了3艘英军现代化大型驱逐舰,此时德机从克里特出发,航行仅有约200nm。虽然双方的击沉数字是‘2:3’,但是击沉发生的难度是无法相比的,德军没有能力在印度洋造成日军载机舰能够造成的损失。

而非常重要的是,‘在相似的环境下’,德国舰队的表现并不比日军更好。

显然日军没有大西洋之战这样的环境,德军也没有载机舰和重炮编队进行舰队决战。所以对比对象主要是小型遭遇战。统计E艇以上德国海军69次遭遇战中(这个来自O'Hara,不如DKB那么可靠但是这种统计不会犯错误的),德军损失了42艘舰艇而有24艘严重受损;盟军只损失了18艘舰艇,另外有29艘受损。而日军在太平洋地区(与美军的500lt以上战斗,同样来自O'Hara)49次‘遭遇战’中,盟军损失了38艘舰艇,36艘受损;日军只损失了38艘舰艇,21艘受损。

显然德军一侧的69次遭遇战的‘构成’与日军49次水面行动并不完全相同。在德军一侧,43.3%是拦截行动,20.3%是遭遇战,26.1%是舰队交火,10.1%是袭港战,大多数战斗发生在高速机动中,一些在率先获取敌军位置发射鱼雷后就已经决定了胜负;而日军一侧围绕着具体岛屿的战斗更加‘固定’。但是,双方在样本其他领域上整体分部非常类似:双方都有类似的日间行动和夜战比例,在欧洲63%发生在夜间(虽然71%盟军主动发起的战斗发生在夜间),而在远东的比例类似并且略高。在对手方面,德军的T艇和Z艇绝大多数时候对手是皇家(帝国、联邦、流亡欧洲)海军的本土指挥,部分是苏联和美国舰队;而日方轻型单位的对手是USN战斗编队,在尺寸上敌我对称增长,装备换装速度也非常类似。实际上统计战斗的结果后日德双方的雷击成果非常类似,击伤战果均在总战果的四分之一左右;而双方都压倒性地被盟军的舰炮火力击败。德舰的交换比并不比日军在南太平洋的‘绞肉’中更好。

考虑到德方掌握有先进雷达技术并且普及到了大型鱼雷艇级别设计,也有大量岸基雷达的支援,在‘机动战’中这样的表现很难说比IJN要更加优秀。尤其是1944年开始,德军遭受了一系列严重的损失,此时在盟军一线战斗编队得以回到北海-海峡一线后,‘均衡海军’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So,总的来说,在欧洲地区离港几个小时很难不碰见盟军船队的情况下,德国海空军在海上打击力上的投资以‘一分钱一分货’来算更加容易回本,资源效率更高。因此德军建造了庞大的快艇和潜艇编队,配合有限的水面袭击舰和强大、先进的航空兵取得了巨大的战果;

但是IJN在间战和战争中巨大的海军投入换来了更完善更强的整体海军力量;日军的夜战表现并不输给电子设备更好的德舰队,有强大得多对于远洋编队和远距离打击能力,虽然在战争中期开始护航系统出现了崩溃但是战争末期通过神风打击同样取得了极高的效率,不输于/强于德空精锐部队的常规打击能力。

这和那个古老的笑话是一样的:‘德军潜艇战果大是因为盟军船多’,而IJN虽然潜艇单舰质量更好,却没有同样级别的目标。这是两个差别非常大的系统,是专门设计来适合两个截然不同的战区的。当然最终都并不是完全成功就是了。德国海军在1941-1942年把本应该用来牵制盟军大量舰艇的宝贵主力舰送了个精光,IJN主力在1942-43年坐在图克环焦旁观盟军用血海尸山强行填平了地中海绞肉机把意大利逐出战斗,

到了1944年他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