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辆战损坦克

      在伏尔加河畔巴普洛夫大楼纪念广场上有一辆战损坦克。

500

      以这种形态展出的坦克不多见,基本框架已经散了,远看似乎是瘫在地上,前面的底部装甲已经要接触到地面。

500

500

      这是一辆战时紧急状态下出厂的T34-76,极大的简化了生产工艺,显著标志是全钢负重轮。不知道这辆坦克是否就是斯大林格勒红色十月拖拉机厂在炮火中生产的。

500

500

500

      这辆坦克肯定是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后又燃烧,发动机的铝制外套已经烧熔,首上前装甲崩裂,侧装甲被炸碎,上装甲荡然无存。

500

              这辆坦克可能出土于2011年。

        坦克侧面的碑上,有苏联著名文学家,康斯坦丁 西蒙诺夫一首诗的一部分:        

                        我想把它原封不动地挖出来。

                        有一个不褪色的战士的荣誉

                        在这些疤痕中,在这些烧伤的伤口中,在高高的基座上攀登。

                        让他作为证人,正确地证明。

                        是的,我们的胜利并不容易。

                        是的,敌人是勇敢的。

                        更是我们的荣耀。

      西蒙诺夫的作品在战时就已经流传,是一位战场上的记者。

      全钢负重轮是战时苏联坦克的标配,无论是T34、KV、IS,只要是战时生产的,都是全钢负重轮,讲究一点的会在1、5的位置安装橡胶负重轮,可冲进柏林的苏联坦克都是全钢负重轮的。而那时美国的谢尔曼不仅是橡胶负重轮,履带外侧都挂胶了。

      到后期,德国的虎豹也有全钢负重轮了。

      那时的苏式坦克无论驾驶还是乘坐,绝不舒适,可战斗效能绝不差!

500

      这辆坦克是由七辆战损坦克拼起来的,两种橡胶负重轮是早期T34的配置。

      这辆伏尔加河畔的战损坦克,也是一座战士的纪念碑,纪念在战斗状态下牺牲的所有坦克兵们。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