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富人喜欢把孩子送出国读书?这位网友的回答一针见血
外网有个美国人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如果中国这么伟大,为什么那些有钱人会把孩子送去西方学习?亲中国的群众认为中国是世界领袖,难道这些人是虚伪的吗?
中国网友Zayne Chu的回答非常详尽:
首先,前提是错误的:
大多数中国人从不认为中国“伟大”,我们也不在乎它是否伟大。中国人非常务实。我们所关心的是我们的实际生活水平是否符合我们的期望。以及这种期望是否符合我们自己的财富水平。
这意味着,当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时,富人愿意去发达国家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
这不仅是中国独有的情况。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处于类似的情况。
但中国是否需要对此感到“担忧”?许多人可能对此感到担忧。但我个人并不在乎。因为富人从不独自创造财富。他们通过比普通人更积极的经济活动创造财富。这些经济活动主要在中国进行。通过这样做,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税收。这些富人需要为国家履行相关纳税义务。在履行了法律规定的纳税义务后,他们可以自由处置他们认为合适的剩余财富。如果国家确实需要他们“留下”更多的财富,他们可以通过税率来调控。
第二,教育资源:
我需要再次强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资源总体上不如发达国家。教育资源的分配也不均衡。如果财富允许,把孩子送到西方国家仍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将给孩子更大的机会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当然,这里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中国的基础教育体系源自苏联式的“精英教育体系”。这一制度本质上是为了培养国家未来的“统治精英”,默认情况下,每个孩子都有成为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潜力”。因此,它设定了相当高的标准。然后,它试图通过如此高的标准,逐层过滤掉“精英”。这实际上创造了一个高度竞争的环境。在这样的系统中,资质平庸的孩子会挣扎,很容易变得沮丧。
这里有两件事可以发生。如果富裕家庭的孩子足够合格,他们通常更愿意让他们在中国接受基础教育。凭借他们投入的资源,结果通常比西方的“精英教育”要好,后者旨在培养所谓的“贵族气质”。如果富裕家庭的孩子不合格,最好把他们送到西方国家接受不那么“严格”的教育,以便有一个更“快乐”的童年。就谷爱凌而言,她显然属于“合格”的一类,她的基础教育基本上是通过北京一流且昂贵的补习班完成的。据她的母亲说,在北京学习两个月能抵过在美国私立学校学习一年。。。
然后是高等教育。中国的问题是,我们工业化的时间不够长,积累也不够。现代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比西方还是有些落后。国内学术界与世界上最尖端的学术界相距甚远。在这方面,英语国家仍然占据绝对优势。所以对于富人来说,钱不是问题,他们只想要“最好的”。当然,英语国家是更常见的选择。
第三,阶级稳定性:
对于富人来说,阶级稳定几乎总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理论上,中国仍然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意味着当我们制定法律时,我们更多地考虑阶级流动性而不是稳定性。
在教育方面,中国总体上是“公平”的。富人有一些优势,但不是很大。无论如何,考试对中国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至关重要。富人可以让他们的孩子更好地通过考试,但他们无法避免这样的筛选。这种单一且低成本的游戏规则实际上是对富人子女的“限制”。在西方,考试不是最重要的,富人可以通过捐款、校友关系、政治和商业联系,以及让他们的孩子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获得他们想要的教育。在中国,这些途径都行不通。州长的儿子需要和农民的儿子参加同样的考试,这项考试只需要纸和笔就可以完成。没有更多的“捷径”可走。当然,我并不是说,在西方每个州长都会给大学校长打电话,从而让孩子入学。这确实是非法的。如果州长这样做,这可能是他将来被送进监狱的原因之一,他显然需要为此承担风险。
不仅是教育,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相似的特点。如果你想上大学,你必须通过考试和层层选拔。如果你想从政,你必须通过考试,并在各个级别被选中。即使你想经商,中国的政策也鼓励创业,并为“新精英”提供更多支持。
也就是说,在中国保持自己的阶级是一件高成本的事情,需要大量的好运。富人确实有优势,但来自不断从庞大的平民阶层中涌现出来的新精英的竞争压力仍然太大。
多种因素促使中国富人把孩子送到国外,主要是西方国家。在西方国家,富人可以成为真正的“贵族”,而这是中国努力避免出现的情况。
这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你将中国和印度的移民与西方国家进行比较,两者显然都是发展中国家,但移民的阶级属性存在一定差异。中国的上层阶级相对而言更有可能移民到西方并留下来。这是因为他们的阶级优势在西方国家更加明显。中国的中产阶级在西方接受高等教育后更有可能回国。这是因为他们通常将西方教育视为在国内竞争的优势,回国可以带来更多机会。印度人的理解完全相反。他们的上层阶级倾向于回国,因为他们通常可以“继承家族企业”,并通过教育优势保持其长期的统治阶级身份。他们的中产阶级同行倾向于留在西方,因为他们知道,即使他们回来,也几乎没有向上流动的途径。西方的环境对他们来说似乎更“公平”。
——————————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国外网民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