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到了“决定性时刻”!美国务卿:中国可能援助俄罗斯

500

在前几天的文章中,咱们曾经指出,中国呼吁俄乌冲突各方尽快“停火止战”,而俄防长绍伊古却表示,“停不了”,而且还有可能“严重升级”。现在这一情况已经出现,据央视国际频道2月20日的报道,乌克兰方面对外表示,俄军正从三个方向,对乌军阵地发起大规模攻击,攻击强度和动用的军队规模“前所未有”,而美国方面也指出,俄乌冲突在持续了近1年时间之后,终于进入到了“决定性时刻”。

对此,军事专家杜文龙表示,乌方对俄军的兵员和地面装备进行了详细计算,按照乌方的说法,俄军出动了50万人、1800辆坦克、4000辆步战车、2700门火炮以及包括直升机在内的700多架各类战机。“如果乌方的数据是真实的”,杜文龙强调,那么从俄军的集结兵力和动用装备的数量来看,的确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状态”,称其是开战以来“最大规模”攻势,“一点都不为过”。

就在俄乌激战正酣之际,中国外事办主任王毅分别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在德国城市慕尼黑举行了会晤,三方讨论了俄乌冲突问题。王毅主任一再强调,中国在俄乌冲突中没有任何偏向性,“始终坚定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和平一边”,同时王毅主任也指出,中俄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上,中国“从不接受”美方在中俄关系上的指手画脚和胁迫施压。

500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王毅主任“话音刚落”,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就“旧病复发”,又开始“胡言乱语”。据环球网2月20日的报道,布林肯对媒体表示,中国“正考虑”向俄罗斯提供包括武器弹药在内的“致命性支持”,且已经向俄方提供了“非致命性支持”。对于美方的抹黑指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当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源源不断提供武器的是美方而不是中方”,美国“没资格”对中国发号施令。

为什么布林肯要突然“爆料”,称中国准备向俄罗斯提供“军援”,而且已经提供了“非致命性支持”?其一,美国是在向中国施压,说白了,就是明知中国希望和俄罗斯保持距离,依然在策略上将中俄“进行捆绑”,以便将攻击俄罗斯的“火力”,也对准中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不管中方怎么澄清,美国都要让中国在国际社会上“不清不楚”、“不明不白”,所以汪文斌才会强调,谁在拱火递刀,“国际社会有目共睹”。

其二,美国担心中国会真的“军援”俄罗斯,所以提前埋好伏笔。如果中国真的军援了,那就说明此前美国的指控是对的,没有冤枉中国,那么对中国进行制裁也是顺利成章了;如果中国没有军援,那也正合我意,因为据《华盛顿邮报》1月30日的报道,美媒认为,假如中国像美国援乌那样向俄罗斯提供支持,俄罗斯获胜的可能性将会“指数级增长”,所以,确保中国“不敢”军援俄罗斯,是符合美国利益的。

500

其三,美国有一招叫“以进为进”,和中国的“以退为进”大异其趣。简单地讲,美国想要做一件事之前,会先抹黑别国要做这件事情,从而证明自己去做是“逼不得已”的。比如说,美国在成立太空司令部之前,就一直造谣抹黑中俄,说中俄要将太空军事化,结果美国率先成立了自己的太空司令部,开始组建太空部队。美国的逻辑是,我担心你做这件“坏事”,所以我就先把“坏事”做了,我是“被逼”的。

现在美国栽赃中国“考虑”军援俄罗斯,而且已经向俄罗斯提供了一批“非致命性支持”,可能是在为美国及其盟友向乌克兰提供大规模军援做舆论准备,其潜台词就是,中国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援俄,西方难道要坐看乌克兰被打崩吗?所以,美国要伸出“正义的援助之手”。应该说,这个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因为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也承认,俄乌冲突“正在耗尽北约军事库存”,“成员国军事工业面临巨大压力”。

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举行期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和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举行了联合新闻发布会。布林肯为乌克兰加油鼓气,他表示,冲突爆发仅一年时间,俄军伤亡已经达到20万人,美国对乌克兰必将取胜“毫不怀疑”,之所以这么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是在为自己的国家和土地而战,“而俄罗斯人不是”。乌外长库列巴则提出,乌克兰需要更多的“弹药、火炮和坦克”。

500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则表示,包括德国在内,北约盟国正在加速建造更多的弹药生产线,“希望能在6月份之前,弥补弹药的不足”。因此,随着俄军攻势的加大,北约必然会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力度,这个时候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不能说30个国家组成的北约还“耗不过”一个俄罗斯,而是宣称,中国军援了俄罗斯,而中国的产能是非常强大的,因此北约需要加大对乌克兰的军援力度。

这么一来,就没有“涨俄罗斯志气,灭美欧的威风”,还能顺带摆中国一道,对中国进一步施压,尽管中国一直“光荣中立”,但国际舆论始终掌握在西方手中,这的确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有人可能表示,既然如此,中国干脆全力支持俄罗斯“打赢”这一仗算了,中俄“双剑合璧”,乌克兰肯定是“绷不住”的。从军事上来讲,事实的确如此,如果中国开动生产线为俄罗斯生产武器装备,拿下基辅也不难。

但问题在于,如果中国真的这么做,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5月份,中国“已连续五年保持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货物贸易进出口量接近40万亿,是俄罗斯贸易总额的约8倍。据中国网1月13日的报道,2022年中国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的进口额达到3.19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了40.9%,而俄罗斯则是一个能源出口大国,几乎不需要进口什么能源。

500

所以,现实情况注定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是不可能承受像俄罗斯那样的孤立的;而中国又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更经受不起封锁带来的巨大经济代价,这还没有考虑台海、南海等地缘博弈问题,这些都是美国的“筹码”。所以,中国“军援”俄罗斯真的不现实,除非中美彻底撕破脸了,否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当然,据美媒报道,中国正向俄罗斯大量出口半导体,也就是布林肯说的“非致命性支持”。

这属于“战略性被动”,用兵法说,就是“进退两难”,所以,“打或不打”乌克兰,两难;“援或不援”俄,两难;武统或不武统,两难。所以说,美国在战略上是非常高明的,总是让人“不好选择”,而自己可以“左右局势”,因此,务必重视战略人才建设,重视人工智能在地缘博弈中的作用。

本文由公众号「利刃号」(ID:lirenjunshi)原创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03334197971386935/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