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十五章(3):有容乃大
老子.道德经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看这一章,我们需要了解一个故事:
郑国有个占卜十分灵验的巫师名叫季咸,他能预知人的生死存亡、祸福以及寿命,所预卜的年、月、旬、日都很准确,仿佛是神人。郑国人见到他,(因担心被预卜死亡和凶祸而)都急忙跑开。列子见到他却内心折服如醉如痴,回来后把见到的情况告诉老师壶子,并且说:“起先我总以为先生的道行最为高深,如今有更为高深的人了。”壶子说:“我教给你的还全是外在的东西,还未教给你实质,你难道就已经得道了吗?只有众多的雌性却无雄性,又怎么能生出卵来呢!你拿学到的道的皮毛跟世人相比,而且一心求取别人的信任,因而让人洞察底细而为你看了相。你试着让他跟你一块儿来,把我介绍给他看看相吧。”
第二天,列子跟神巫季咸一道见了壶子。季咸走出门来就对列子:“呀!你的先生快要死了!活不了了!活不了十来天了!我观察到他临死前的怪异形色,神情像 遇水的灰烬一样。”列子进到屋里,泪水弄湿了衣襟,伤心地把季咸的话告诉壶子。壶子说:“刚才我将如同地表那样寂然不动的心境显露给他看,茫茫然既没有震动也没有止息。这样恐怕只能看到我闭塞的生机。试试再让他来看看。”
第二天,列子又跟神巫季咸一道来见壶子。季咸走出门来就对列子说:“幸运啊,你的先生遇上了我!征兆消失了,完全有救了,我已经发现闭塞的生机中有神气微动的情况。”列子进到屋里,把季咸的话告诉壶子。壶子说:“刚才我将天与地相对而又相应的心态显露给他看,名声和实利等一切杂念都排除在外,而生机从脚跟发出而行至全身。这样恐怕已看到了我的一线生机。试着再让他来看看。”
第二天,列子又跟神巫季咸一道见了壶子。季咸走出门来就对列子说:“你的先生心迹不定,神情恍惚,我没法给他看相。等到他心迹稳定了,我再来给他看相。” 列子进到屋里,把季咸的话告诉壶子。壶子说:“刚才我把阴阳二气均衡而又和谐的心态显露给他看。这样恐怕看到了我内气持平、相应相称的生机。大鱼盘桓逗留的地方叫做深渊,静止的河水聚积的地方叫做深渊,流动的河水滞留的地方叫做深渊。渊有九种称呼,我这里只提到了三种。试着再让他来看看。”
第二天,列子又跟神巫季咸一道来见壶子。季咸还未站定,就不能自持地跑了。壶子说:“追上他!”列子没能追上,回来告诉壶子,说:“已经没有踪影了,他已经跑掉了,我没能赶上他。”壶子说:“刚才我显露给他看的始终未脱离我的本源。我跟他随意应付,他弄不清我的究竟,于是我使自己变得颓唐了,所以他逃跑了。”
这之后,列子感到自己像从不曾拜师学道似的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三年不出门。他帮助妻子烧火做饭,喂猪就像伺候人一样。虽然涉入世间的纷扰却能固守本真,并像这样终生不渝。(引自:庄子.应帝王)
季咸是一个从外表看来,也就是从外在看来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能一眼看出人的生死变化。列子当时是一个初入道门的实习生,看事情还是从世人的角度去看,也就是看外表。从我认识的角度来看列子的师傅也知道列子的学习进度。
列子请了季咸去给他师傅看相。季咸走出门来就对列子说:“呀!你的先生快要死了!活不了了!活不了十来天了!我观察到他临死前的怪异形色,神情像遇水的灰烬一样。”列子进到屋里,泪水弄湿了衣襟,伤心地把季咸的话告诉壶子。
看了一眼,出了这个结果。
壶子师傅叫列子再请季咸看看。第二天,列子又跟神巫季咸一道来见壶子。季咸走出门来就对列子说:“幸运啊,你的先生遇上了我!征兆消失了,完全有救了,我已经发现闭塞的生机中有神气微动的情况。”列子进到屋里,把季咸的话告诉壶子。壶子说:“刚才我将天与地相对而又相应的心态显露给他看,名声和实利等一切杂念都排除在外,而生机从脚跟发出而行至全身。这样恐怕已看到了我的一线生机。试着再让他来看看。”
结果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壶子师傅又开始活了。
然后有了第三次看相。
第二天,列子又跟神巫季咸一道来见壶子。季咸还未站定,就不能自持地跑了。壶子说:“追上他!”列子没能追上,回来告诉壶子,说:“已经没有踪影了,他已经跑掉了,我没能赶上他。”壶子说:“刚才我显露给他看的始终未脱离我的本源。我跟他随意应付,他弄不清我的究竟,于是显出了寂然不动的无我状态,(壶子是一位道者,所以可以显示出来)所以他逃跑了。”
季咸按现在的话说,是开了眼的人,有点能力给人看病,但是还不具慧力。见到了壶子无我的状态就像一下从黑夜看到了太阳,无法分辨惊慌而走。
在孔子拜访老子的故事里也有这样一段描述,是孔子自己的描述。当时孔子惊了一身汗出来,说看不清老子。
(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世人的眼睛总是看表面。作为一个道者,要看实质:浑浊的时候看到了清澈,安静的时候看到运动。并且:保此道者不欲盈。我们的自我意识有一个缺陷,并且自己经常不认为是个缺陷就是自以为是:自满。这是由于我们的固定认识导致的。比如你认可的,别人不认可。这时候会从你内部引起冲突,甚至是激烈的争执。而先不管谁的对错,安静等对方把话说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看自己,不带情绪执着这是道者的特质。
我等在这些方面,尤其是学习某项技能方面,还需海涵承受,有容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