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确有两处

【本文由“风风语语”推荐,来自《保尔:明朝人伪造了《满江红》,“贺兰山”就是证据?》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两极反向
  • 清初沿革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贺兰山有两处:一在宁夏中部,一在河北磁县。近日,记者从磁县有关部门获悉,经宁夏、河北两地专家实地考察论证,确认岳飞《满江红》中“贺兰山”应为磁县境内的贺兰山。

贺兰山确有两处。

一是蜿蜒四百里,气势如骏马奔腾,壮阔雄伟的宁夏贺兰山,这是匈奴,鲜卑、党项等许多游牧民族部落的经常游牧之地,也是秦国与西戎、汉朝与匈奴、唐朝对突厥的多次血战之地,几乎象征着对游牧民族的战争。

二是河北磁县贺兰山(原名西山,因北宋有一位叫贺兰的道人在这修行,故得名贺兰山),山长20余里,海拔最高186米,最低114米,比地面仅高50-100米,而宁夏贺兰山平均海拔2000米,与宁夏贺兰山相比,不要说小巫,充其量就是个小指头,连周围的响堂山(891米)、龙凤山(680)、紫山(498米)等,都没法比。

磁县贺兰山,历史上,好像也没有听说过与游牧民族的战争,有什么瓜葛。(哪位知道,可以介绍一下)

那么,有两个贺兰山,岳飞那首流行版的《满江红》中的贺兰山,就一定是磁县贺兰山,不能是宁夏的贺兰山,有什么可以成立的道理?

如果说岳飞见过磁县的贺兰山,岳飞见过的大山多去了,岳飞在太行山也与金人打过仗,为什么不“驾长车,踏破太行山缺!”岂不更有气势?磁县的大山多去了,诸如响堂山、龙凤山、紫山,岳飞不去“踏破”,偏要“驾长车”去“踏破“这座100来米高的,小不点的“贺兰山缺”,岳飞是搞笑不成?(人家可是大山大河见多了)

所以,强行把磁县小小的贺兰山当做《满江红》中的贺兰山,会使大气磅礴、荡气回肠的《满江红》显得很低俗,很小气,很滑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