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炮兵的问题

炮兵越来越成为陆战战场的主力了,这是陆战从兵力机动转向火力机动的必然。兵力机动是因为火力不便转移,射程也不够,“剑不够长,就上前一步”。到射程和火力转移不成问题时,兵力机动的重要性降低了,火力转移毕竟比兵力转移快。几十公里外的目标用兵力机动,需要几小时才能发动攻击。用火炮的话,几分钟就招呼上去了。

这也使得反炮兵越来越重要。

炮兵早就过了直射为主的时代,现在是间射为主。也就是说,炮兵阵地在目标的可视距离之外。过去用听声音判断炮兵阵地的大致方向,再凭经验判断大致距离。现在有反炮兵雷达了,可以根据炮弹的弹道特性直接测定发射阵位,精度还相当高。测定发射阵位之后,反炮兵火力招呼过去就简单了。

但反炮兵雷达有自身遭到打击的危险。反炮兵雷达需要全时开机,因为不知道敌人炮兵什么时候会开炮。敌人开炮的时候,反炮兵雷达关机,等于没有反炮兵雷达。但一直开机的话,敌人的反辐射锁定就容易了,反辐射打击接踵而至。反炮兵雷达可以有自卫火力,试图击落反辐射火力,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靠自卫火力硬顶,保护伞被击穿只是时间问题。在乌克兰战场上,正是这样,美国提供的反炮兵雷达不断被俄军巡飞弹、反辐射导弹击毁。因此,不用雷达、被动的反炮兵探测手段正在得到重视。

听音、地震、红外光电是新的被动探测手段。

火炮发射必定带来巨大的声响,这是连枪械上的消音器都不可能掩饰的,声响太大了。记得小时候,大概五公里外有一个高炮连,现在想起来应该是85毫米或者100毫米的高炮。每次高炮连射击训练的时候,闷雷一样的响声不绝,还能赶到大地的颤抖。在现代仪器的探测下,听音和测震的距离比小时候的体感要远得多。在网络化的探测下,可以三角定位,最终获得不错的探测距离和精度。俄罗斯的“青霉素”系统就是这样工作的。

用声波加地震波探测,探测系统本身不会暴露,敌人也没法干扰。要制造开炮那么大的声响和地震,好像还只有开炮。

不过声波在本质上就不利于精确测位,频率低,易受干扰,地震波的缺点更大,几个炮兵阵地一起开炮的话,声波加地震波测位就凌乱了。

好在现代反炮兵已经不再依赖直接用炮弹打回去,还有巡飞弹。巡飞弹的好处是:只要给定大体方位,巡飞弹可以在目标上空自主搜索,然后攻击。这样,声波加地震波的测位精度可能又够用了。

当然,反炮兵巡飞弹不能是伊朗小摩托那样只能打固定坐标,需要自带光电搜索和识别,成本要高一些。但考虑到PzH2000这样的自行榴弹炮单价近2000万美元,连M777这样的牵引式榴弹炮都要200万美元,反炮兵巡飞弹的成本还是有一点空间的。

红外和光电是另外的办法。开炮有很大的炮口焰,这是没法掩盖的热特征和闪光,在夜间尤其显眼。用高空无人机观察,在很大的斜距上都不难捕捉。这也是被动探测,很难干扰和反制。

红外和光电对反火箭炮更加有用。火箭炮发射时的尾焰和烟尘很大,昼夜都容易发现。火箭弹的上升段还需要火箭发动机的推力,这不仅可以用来判断火箭弹的弹着点,更便于判断火箭炮的位置。弹道导弹预警就是这个远离,只不过是用中轨道卫星做到的。

当然,探测只是一半,通过网络化的作战指挥系统,将各处信息汇总,快速形成敌人炮兵阵地的火控信息,指挥反炮兵火力反击,这是另一半。

反炮兵是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必须重视起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