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喝咖啡有多疯?每天三杯,要是中国也这么喝,市场真不小

1.美国人喝咖啡分两种模式,在家,和出门在外。在家应该是喝咖啡的机器设施齐全,在外就不方便了。

2.在家每天喝一杯?那是不可能的。只喝一杯的人只占21%。喝两杯的人是27%。喝三杯及以上的占51%,其中18%的人喝四五杯,13%的人六杯或更多。这是说18-74岁的人口,2021年的调查,在家平均喝三杯。

3.在路上,喝的就少多了,只有20%的人说每天喝外卖咖啡。不知道是什毛病,在家猛喝每天三杯,在外面带点速溶咖啡棒泡水喝不行?

4.51%的成年美国人同意“咖啡对我来说是纯粹的乐趣”,这是有点上瘾还是怎么了。不过这消费是厉害,大约1000亿美元,人均每年300美元消费。要是中国也这么喝,市场真不小。

500

热门评论 17

  • 亲测咖啡的成瘾性相当的高。

    我本来是相当抵制咖啡的,从意识形态上的抵制。

    尤其蔑视那种“装”的腔调。

    瑞幸爆丑闻的那年,公司楼下开了一家店面。同事领了一堆劵,给大家每人买了一杯气泡美式,就是咖啡里加糖浆加气泡水还有冰块。

    那段时间加班累,同事盛情难却,彼时酷暑难耐,就当提神汽水喝了吧。

    作为咖啡的味道我一开始是抵制的,可作为汽水它竟然还不错,解暑提神。

    加班累、解暑提神、同事张罗,导致短期内陆续喝了不少。

    然后就上瘾了。

    喝咖啡会导致心跳加速、头脑身体飘飘然,这种感觉想戒断,难。可能类似嚼槟郎的感觉?

    困了、想,渴了、想,今天没喝,想。

    尝试靠精神意志品质意识形态戒断,成功过,但一有机会就“复吸”。

    加上身边关系甚好的有爱这玩意儿的,没事儿还被拉着打卡网红咖啡馆,竟也有些喜欢在里面坐坐、聊聊天的感觉。我分析,这就是咖啡兴奋作用使人爱屋及乌,兴奋时的环境、同伴会留下好的、舒适的回忆,一有机会就想重现。

    就像酒友总隔三差五在固定的地方聚在一起小酌,酒精的作用使然。

    到现在,各种以前鄙视的五花八门的咖啡都能喝,这还是在我有严重的乳糖不耐受的前提下。当然钱也没少花。

    什么东西一旦成瘾,上瘾的人们主观上就会给它美化、追求形式化、追求品鉴和表达主观色彩浓厚的感受、极度追求客观无法量化的精神作用。

    什么豆子品种、水洗日晒、烘焙深浅、拼配、磨豆、氧化、萃取等等。就连拉花这种和口味无关的表面功夫都要研究到极致,不拉出来清明上河图不能善罢甘休。

    环节项目林林总总,这就属于无底洞了。

    一切都是因为强烈的成瘾性。
    展开
  • 老饕 叫兽禽兽都一样
    喝绿茶,平常喝龙井和千岛银针。平均价格800左右的明前茶。
    但是有一次去千岛湖茶农家收茶,他那里有很多碎茶,泡了一杯,其实也不差。我问他这茶沫怎么卖?20一斤拿走。
    我茶枪比较老,一般5克茶叶500毫升的杯子泡三浇。当时就在想,假如谁把这茶叶末做成袋泡茶,袋子外面加一层金属薄膜真空包装。5克一袋,20袋一盒,卖个三四十块,当劳保茶应该不错的。八个小时喝两袋,老枪们也该够了。好茶回家再喝。
  • 木小剑杀鸡你太美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果伤害五
    咖啡成瘾者亲测,我就是一天至少2杯以上,喝再多不影响我睡的跟死猪一样。早上和中午午睡起来雷打不动要喝,不然就没精神,一天不喝我就哈欠连天,2天不喝我就头疼。
    不过我不挑食,什么样的都可以接受,不管甜的苦的,速溶的现磨的都一样,对我来说就是跟每天喝水一样。
  • guanTD
    在外国就是豆浆,我们却拿它充逼格,唉................
    不能这么说,三大饮料茶,可可,咖啡都有咖啡因。但咖啡是甜的,能刺激人味觉,让工作辛苦的人觉得心情愉快。提高工作质量和速度,特别适应现代生活节奏。
    茶是苦的,但有回甘,比较适合悠闲的,慢节奏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但对工作质量和速度没有帮助。
    不过茶如果做成奶茶,变甜了,就一样不逊色于咖啡,也适应快节奏有压力的城市生活了。
    可可做饮品味道单一,缺少变化,主要做巧克力。
    如果工作压力小,那还是喝茶自在。那才是享受生活,谁喝咖啡啊!有钱有闲的英国佬都知道喝下午茶。
  • 以前老喝雀巢速溶咖啡,便宜,开水一冲就行。后来有同事喝现磨咖啡,我跟着学会了,从此上瘾,再喝不惯速溶咖啡。现在自己买了个家用全自动咖啡机,国产的,也不算太贵,自己做拿铁咖啡。豆子是云南咖啡豆,味道也不错,价钱不贵,再买点三元小方白牛奶或者伊利牛奶,一杯下来豆子和牛奶钱也就不到两块钱,一天一两杯。除了机器稍微值点钱,这样的消费一般家庭也都能承受吧。
    咖啡喝多了确实心跳加速,长时间不喝也特别想。不过要是没条件喝,也能忍得住。
  • 奇佳
    亲测咖啡的成瘾性相当的高。

    我本来是相当抵制咖啡的,从意识形态上的抵制。

    尤其蔑视那种“装”的腔调。

    瑞幸爆丑闻的那年,公司楼下开了一家店面。同事领了一堆劵,给大家每人买了一杯气泡美式,就是咖啡里加糖浆加气泡水还有冰块。

    那段时间加班累,同事盛情难却,彼时酷暑难耐,就当提神汽水喝了吧。

    作为咖啡的味道我一开始是抵制的,可作为汽水它竟然还不错,解暑提神。

    加班累、解暑提神、同事张罗,导致短期内陆续喝了不少。

    然后就上瘾了。

    喝咖啡会导致心跳加速、头脑身体飘飘然,这种感觉想戒断,难。可能类似嚼槟郎的感觉?

    困了、想,渴了、想,今天没喝,想。

    尝试靠精神意志品质意识形态戒断,成功过,但一有机会就“复吸”。

    加上身边关系甚好的有爱这玩意儿的,没事儿还被拉着打卡网红咖啡馆,竟也有些喜欢在里面坐坐、聊聊天的感觉。我分析,这就是咖啡兴奋作用使人爱屋及乌,兴奋时的环境、同伴会留下好的、舒适的回忆,一有机会就想重现。

    就像酒友总隔三差五在固定的地方聚在一起小酌,酒精的作用使然。

    到现在,各种以前鄙视的五花八门的咖啡都能喝,这还是在我有严重的乳糖不耐受的前提下。当然钱也没少花。

    什么东西一旦成瘾,上瘾的人们主观上就会给它美化、追求形式化、追求品鉴和表达主观色彩浓厚的感受、极度追求客观无法量化的精神作用。

    什么豆子品种、水洗日晒、烘焙深浅、拼配、磨豆、氧化、萃取等等。就连拉花这种和口味无关的表面功夫都要研究到极致,不拉出来清明上河图不能善罢甘休。

    环节项目林林总总,这就属于无底洞了。

    一切都是因为强烈的成瘾性。
    展开
    但是我喝3-5年黑咖啡,没有成瘾,一开始是买雀巢的,后来买挂耳,再后来自己买个手冲挂耳滤网冲烘焙咖啡,每次买的咖啡都没有喝完过。
    早上不敢喝,怕影响午睡,晚上不敢喝怕影响晚上睡觉,所以一天也就午睡之后喝一杯。
    可能我喝的比较少,基本上很多时候就忘记喝了。
  • 全部楼层
    钱塘潮
    中国还是推广喝茶最好,文化都是现成的,不管是中国还是印度还是伊斯兰国家还是西方,都是喝茶第一饮料,英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喜欢的茶的两个国家,都喝出了自己的文化,现在遍地的奶茶和水果茶店足够满足中国人了。
    咖啡超苦,所以绝大多数人加糖是标配。是咖啡作为饮料的标准味道。请不要把个人喝苦咖啡的习惯,放大到所有人。
    如果不加糖,咖啡销量根本干不过茶啊!接受不加糖的还是极少数。
    茶不放糖就可以被绝大多数人接受了。
    西方人喝茶放糖,是因为没有中国文化熏陶,一开始接受不了茶的微苦。这也可以看出,习惯品茶,是有一定门槛的。茶不用放糖,就可以喝,反而是推广的缺点。
    而咖啡初饮必定放糖,抵消了苦味,反而成了入门的优点。
    我没有贬低茶而抬高咖啡的意思,只是分析两者的区别,请不要太敏感。核心意思就是,咖啡更适合现代紧张又充满压力的城市生活。茶更适合慢节奏生活,或能静下心来的人。
    最后,我同意你的说法,中国人还是喝茶好。只不过,亲身体验,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咖啡更能提振精神,而休闲的时候,还是茶更惬意舒心。
  • 老美真的很能喝咖啡。我老婆前公司在佐治亚州有个办公室,那里的头是个传统老白。这老兄每天到公司后会冲一壶美式咖啡,这就是他一天的饮料。他自嘲道:总有一天我会死在咖啡上。
    我曾经有个英国同事,也是咖啡狂。他刚刚毕业后进了家公司,有免费咖啡,于是他天天拿咖啡当水喝。三个月后,他发现自己的手颤抖不已,赶紧去医院检查。医生命令他每天最多一杯咖啡,这才解决了问题。后来他每天喝两杯。
    所以咖啡虽好也要量力而行啊!
  • 咖啡我极限是一天两杯,一般是早上一杯,有时候下午要开会中午也会来一杯,不过下午两点后坚决不能喝了。所以我早上喝完咖啡之后就会泡茶,绿茶红茶花茶柠檬茶药茶什么都行,除了绿茶是固定的品种之外,别的茶就经常开荒买新口味换着喝。
    一天三杯咖啡估计是那种常年喝咖啡已经对咖啡因拥有免疫力的人了。
  • 奇佳
    亲测咖啡的成瘾性相当的高。

    我本来是相当抵制咖啡的,从意识形态上的抵制。

    尤其蔑视那种“装”的腔调。

    瑞幸爆丑闻的那年,公司楼下开了一家店面。同事领了一堆劵,给大家每人买了一杯气泡美式,就是咖啡里加糖浆加气泡水还有冰块。

    那段时间加班累,同事盛情难却,彼时酷暑难耐,就当提神汽水喝了吧。

    作为咖啡的味道我一开始是抵制的,可作为汽水它竟然还不错,解暑提神。

    加班累、解暑提神、同事张罗,导致短期内陆续喝了不少。

    然后就上瘾了。

    喝咖啡会导致心跳加速、头脑身体飘飘然,这种感觉想戒断,难。可能类似嚼槟郎的感觉?

    困了、想,渴了、想,今天没喝,想。

    尝试靠精神意志品质意识形态戒断,成功过,但一有机会就“复吸”。

    加上身边关系甚好的有爱这玩意儿的,没事儿还被拉着打卡网红咖啡馆,竟也有些喜欢在里面坐坐、聊聊天的感觉。我分析,这就是咖啡兴奋作用使人爱屋及乌,兴奋时的环境、同伴会留下好的、舒适的回忆,一有机会就想重现。

    就像酒友总隔三差五在固定的地方聚在一起小酌,酒精的作用使然。

    到现在,各种以前鄙视的五花八门的咖啡都能喝,这还是在我有严重的乳糖不耐受的前提下。当然钱也没少花。

    什么东西一旦成瘾,上瘾的人们主观上就会给它美化、追求形式化、追求品鉴和表达主观色彩浓厚的感受、极度追求客观无法量化的精神作用。

    什么豆子品种、水洗日晒、烘焙深浅、拼配、磨豆、氧化、萃取等等。就连拉花这种和口味无关的表面功夫都要研究到极致,不拉出来清明上河图不能善罢甘休。

    环节项目林林总总,这就属于无底洞了。

    一切都是因为强烈的成瘾性。
    展开
    咖啡确实有用,我都是在遇到困难的工作时,放一点黑咖啡到嘴里干嚼,平时是不用的。最喜欢满级烈度的,有劲。
    最近疫情的原因,要在办公室全天戴防毒面具,P100级别,干嚼黑咖啡是没戏了,咖啡瓶子,茶叶瓶子,水杯,都拿回家了,在办公室不喝水。
    咖啡戒断时,只难受几天,我的症状是头疼,大概过两星期就好了,可以喝茶替代。
    咖啡确实影响我的男性能力,黑茶会对我的男性能力有改善,最近买了几百元的俄罗斯红茶,也有改善。
    现在遇到困难工作需要提神时,就做俯卧撑,现在一天几十个俯卧撑,不多。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99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