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搬到美国,把“岁月静好”砸的支离破碎!
一些人并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台积电”事件,但我仍然建议你稍微关注一下,因为前天,台积电首批机台设备已经送到美国去了。

先说一下,台积电,TSMC,全称叫“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是全球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制造企业。甚至已经超越了英特尔、三星这些巨头。这么一提,大家应该已经知道台积电的影响力了。
现在,台积电正搬往美国。无数网友,甚至台湾人都在骂,这是美国的“穷台”策略。
要说清楚这事儿,还得从今年8月份开始。8月上旬,美国总统拜登签署《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轰动全球。原因很简单,这份美国的法案主要有两个目的:
1,通过巨额补贴和减税的方式,把台积电吸到美国本土。
2,至于补贴资格,也就是“只要接受美国政府补贴,10年内就不得在中国或者任何美国不愿意的国家扩大先进制程芯片产能。”
说白了是什么?就是要封死你的高科技,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东西弄出来就是专门为了针对你中国。虽然暴露了美国已经非常担心中国高科技的迅速崛起,但如今看来不得不说,他们成功把台积电抬走了。
美国为什么能对台积电造成如此之大的影响呢?
首先,台湾这个原因是不能忽略的,大部分人都懂我也不赘述了;其次,台积电的创始人张忠谋在还没创建台积电之前,其实是美国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的第三号实权人物,他辞职后,创立了台积电;最后,台积电虽然是中国人创立,但身为第二大股东的他占有的股份连8%都不到,而占有20.5%股份的第一股东是美国花旗银行的一个托管账号。
讲到这里,你们肯定觉得台积电被抬到美国,对我们影响最大。错,如果影响真大到了某种无法接受的程度,那么台积电就抬不走了。实际上,主要被影响的还是我国台湾省的人。台积电在台湾人嘴里,那可是“护国神山”,所以连这种保命的玩意儿都送出去了,对他们而言不就进入等死模式了吗?影响还不大啊。
这会让说实在的,我特别好奇台湾人怎么看待这事儿。
至于说对全国而言,其实也就那样,走就走了吧,原本就不是什么“台积电”,而是“美积电”,让他们留着发展,反而是一根不知道什么会猛然戳进来的利刺。
比如韩国的三星,大股东也是美国资本,也就是说美国随时有能力把三星撤走,但他们就是不这么干。一方面,留着三星可以牵制韩国人,前提是韩国人足够听话,比如什么美国大兵侮辱韩国女性,韩国警察不敢管之类;另一方面也是实际利益,三星在韩国和在美国的生产成本可不一样,明明可以把利益最大化,又何必急在一时?反观台积电,主要是美国现在有点急以及想封死我国高科技,最少也要影响我国的高科技。
诸位也别以为这对台积电而言是什么好事,信那些“搬到美国去了之后,台积电里的工人就能住大house”之类,纯属做梦。水土不服,美国的技术人才本身具有的技术才能因为地域差异和文化属性不同必然需要同化后才能投入到台积电之中,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这两天才能看到新闻里“美国把台湾的技术人才也打包带走了。”
可问题是没有新鲜血液加入,就打包的这部分人能持续支撑台积电发展吗?显然是做不到的。而且台积电近十万人也不可能全部打包,所以搬到美国之后,才是台积电真正下坡路的开始。
因此,为什么要阻止,又用什么理由来阻止?芯片迟早要靠我们自己,慢慢地抓牢在自己手里,而且两岸统一后,台积电必然也是润出去的结局,提前让他们自己体面的走了,不好吗?
再者说,美国把高端产业挪走了,我正好也看台湾那些不愿意统一的兄弟们砍两天甘蔗,让他们看看清楚,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12月6日,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厂举行首批机台设备到厂活动,连美国总统等美国数一数二位人物都参与了出席,还不相信买办走狗一直都是存在的吗?

这种事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买办们赚得再多,也可以随时“南渡”,与此同时他们会卷走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连一丝一毫也不会留下来。拜登的出席,可以说又是另一次对买办阶级的鼓舞吧,很有象征性意义。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一幕像极了1949年淮海战役打完之后,蒋介石意识到国民政府完全失去大陆已经不可避免,于是安排嫡系部队把民脂民膏迅速转移到了台湾,其中除了数之不尽的黄金、银圆和外汇,还有至今都存放在台北博物馆里的大量文物。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只是台积电转移到美国,可没法和当时相比,早有台积电工程师爆料了,台湾员工和美国本土员工待遇差距逆天,已经有台湾人跳船不干。比如台湾员工休假只有14天,而美国本地员工有21天,美国员工不用上夜班,而台湾员工一去就要上夜班。如果这些都能忍忍,那么还有最大的问题,连薪资都只有美国人的一半。

唉,别叫唤了,H1b签证都拿了,还要啥子洗衣机。借《让子弹飞》里的一句话:好多人想跪还没这门路呢。既然缺钙,那干脆别起来了。(公众号:西方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