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拿大的情况:大多高中毕业生都是就业或选当地社区学院,只有少数能进入大学

【本文来自《为啥那么多人接受不了教育的“五五分流”》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个问题其实质是社会心态问题。很多家长宁肯让自己的孩子去上那些三流四流大学然后毕业即失业,也不能容忍孩子进职高早些就业做一些所谓的“低等”工作。这是个全社会择业观的问题,就像前几天官网有个讨论关于择业养猪场的话题。我不知道中国择业观的未来发展会不会想欧美发达国家那样,但是至少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观念和宽容度确实更利于孩子在无压力状态下恣意发展。这对于社会而言,也是有利于减少群体焦虑感,而对于产业分工来讲,也能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发展。

我们的家长一定要接受这样的现实,你的孩子可能真的不适合于学术性过多的大学学习;与其赶鸭子上架的威逼利诱地霸王硬上弓似的去千军万马但走独木桥,还不如面对现实放松心态另辟蹊径,让孩子能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学到一技之长,用艺不压身的状态过出自己平淡生活的精彩。放过自己放过孩子,是全社会家长都应该学会的生活技巧。

况且,孩子上职高也不见得就毫无前途,孩子仍旧可以通过在职高期间的刻苦努力,获得上另一种大学的机会。很多职高都能提供给孩子更大的机会和上升空间----只要他足够努力,足够优秀。说实话,大部分中考上高中都费劲的孩子,考上大学的可能极其渺茫;即使连滚带爬的考上了三四流的大学,也不会找到像样的工作的。谁都知道,这样的大学出来的绝大部分学生究竟有多水;孩子自己也很明白,他这三四年的所谓大学生涯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虚掷;与其这样,为何不去做更现实一点更明智(聪明)一点的选择。

目前美国加拿大的情况是,大部分高中毕业的学生都是就业或者选择当地的社区学院,只有少数部分能直接进入大学。而一些大学毕业生毕业后找工作远远比不上那些社区学院(介于职高和大专之间的地方学府)的各种毕业生。比如电工、木工、瓦工、通风空调工(HVAC)、汽车修理工、美容师、按摩师、针灸师等等。很多大学金融专业毕业生也就是在银行做个柜员或者一般文员,也就是三千加元左右;而对于上面这些工种大部分毕业生而言,四五千加元只是起步,如果自己肯努力一些,一个月九万十万都很正常。关键是,极少有人对这些工作有任何的蔑视和贬低,凭自己本事吃饭,不偷不抢不丧失尊严地去工作并活着,有什么值得自轻自贱的?

所以,国内家长以及整个社会都需要知道面对现实,务实理性择业,对家长、孩子、社会都是有益的选项,更是聪明人生的最好安排。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