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度、速度和温度
2012年——2022年,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中国人民书写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时代篇章。
中国高度:
这是对梦想的攀登。
8848.86米!2020年5月27日,五星红旗再次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
刷新高度的,不只是5G信号。
世界海拔最高的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穿行于雪域高原,最高海拔3650米;
世界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四川稻城亚丁机场,海拔4411米;
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青藏铁路唐古拉站,海拔5068米;
世界海拔最高的并网光伏电站——西藏羊易光伏电站,海拔4700米;
中国的发展达到崭新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从53.9万亿元提升到114.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0美元提高到超过1.2万美元,多年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30%。
追求、抵达、再出发,中国人向上攀登的脚步不会停歇。
中国速度:
速度,折射科技实力的提升——
2021年12月10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400”。37年、7年半、4年多、33个月,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4个“百次发射”所花费的时间,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不断加快。
速度,凝聚发展进步的动力——
光纤网络接入带宽实现从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指数级增长,移动网络实现从“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引领”的跨越,实现全国行政村“村村通宽带”……10年来,我国信息通信业实现迭代跨越,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速度,彰显社会制度的优势——
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在10多天时间里拔地而起,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医疗资源和物资供应从紧缺向动态平衡的提升,第一时间研发出核酸检测试剂盒……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次次快速出击,体现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制度优势的生动写照。
中国温度:
从百姓不断改善的生活,最能感受中国发展的温度。
大凉山腹地,绝壁千仞。一座2556级的钢铁“天梯”,让“悬崖村”告别下山需要爬17段危险藤梯的历史,村民搬下“悬崖”,开启新生活。
历时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实现人们的美好愿望,正不断取得新进展。
3.5亿人次的农村学生,吃上营养均衡的餐食,这得益于我国实施的营养改善计划;
10.4亿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近3700万老年人正在享受老年人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
13.6亿人参保基本医疗保险,能用更低的价格、用上更多的新药好药,不少人开始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便利……
这样的温暖,日渐充盈着中国人生活的不同切面。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人将有更暖心的日子。
作为一个从安徽农村走到上海大城市定居落户的我来说,亲身感受尤为清楚。一路走来我看到了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最近的十年,我大学参军到参加工作,这十年里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祖国强起来、老百姓富起来,身在中国是一种幸福。中国的高度、速度和温度让14亿中国人切切实实的当家做主,幸福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离不开每一个老百姓的付出,唯有强大自己,才能强大祖国,反之祖国强大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为我们保驾护航,一路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