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g的情况更像卍,而不同于“招财进宝”

【本文来自《“biáng”根本就不是个汉字,这个怪图案究竟是从哪来的呢?》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列兵AAAAA
  • 曌-是不是汉字?

日月当空,是为“照”。这是会意造字。道教也新造了好些会意字,比如“靔”是青气为天。佛教也有,虽然不多,比如“佛”有异体作“亻+(上西下国)”,就是“西国人”。“皈依”的“皈”有个异体把“白”写作“自”,即所谓自反为归。当然了,“自反”应该只是“歸”的一种俗写,后人望文生义赋予新的解读而已。

这些按照汉字的构造方式新造出来的字,那就是汉字无疑,跟这篇文章提到的来源于道教符号的biang,还真不是一回事。所以看完文章,拿【曌-是不是汉字?】来反驳,其实是无力的。

不过呢,我也不同意作者的看法。汉字里的“一二三”来源于汉字产生之前的原始刻划符号,不过拿这个来反驳,其实也算是抬杠了。佛教里的所谓万字符“卍”“卐”(其实是远古文明普遍存在的一种符号),那也是非汉字的符号,但是现在其实也进入汉字系统了。“卍”“卐”这两种写法都被《汉语大字典》所收录。《汉语大字典》加了按语:

      “卍”非是字。大周(武则天)长寿二年(公元693年)上权制此文,著于天枢,音之为。谓吉祥万德之所集也。

注意注释里说“本非是字”——原来不是(但现在是了)。形音义俱全,尤其是符合汉字一字一音的习惯,这跟“招财进宝”这种组合字还是按多个音来读,是不一样的。所以biang的情况更像卍,而不同于“招财进宝”。

当然了,“卍”“卐”不符合汉字的书写习惯,在俗写里就被汉字笔画所转写,跟圆转的小篆被隶定成隶楷笔画差不多一个意思。古书里一些说是“萬”字异体的写法,其实就是用汉字笔画转写的“卍”“卐”。

此外,现在很多人如果不用阿拉伯数字写2022,而是用汉字,那会是“二〇二二”,而不是以前更常见的“二零二二”。数字0对应的汉字其实本来是“零”,“〇”其实也是一个渗透进汉字的非汉字符号。

举“卍”“卐”和“〇”的例子,是想说,不管来源是什么,只要是进入汉字系统,被大家所接受,日常使用跟其他汉字无异,那么就应该视作汉字。就像文章里说的,【这就要称赞陕西省的文宣工作很到位,把这个“最复杂汉字”的伪小学噱头营销得深入人心】,既然深入人心,喜闻乐见,大家早就把它当作是汉字了,这并不是现在考证是来源于道符,就能否定掉的。当然了,如果否认它是汉字的“文宣工作很到位”,能让全国人民思想转变过来,不再承认它是汉字,那么自然就应该开除它的汉字籍。

目前汉字的国际编码也已经接受了这个字,在扩G区间。简体字形的编码是30EDD,繁体是30EDE。但是配套的字库,尤其是配套的输入法是不会那么快出来的,所以虽然已经编码了,但是在一般的手机端和电脑端还无法显示,也无法打出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