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地禁止“老头乐”上路,媒体称“要有替代方案”,你怎么看?
据河南三门峡日报报道,近日,三门峡非标三、四轮车(俗称“老头乐”)引发的交通问题备受关注。三门峡交警针对此类车辆发布重要提示,明确此类车辆禁止上路行驶,市民要做到不买、不开、不坐。
据介绍,非标三、四轮车因无机动车号牌约束,常于机动车道龟速行驶,随意闯红灯、乱停乱放,严重扰乱道路交通秩序,同时给自身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从法律层面来看,非标三、四轮车属于机动车,需悬挂机动车号牌,但其合格证标注为“电动四轮助力车”“低速电动休闲车”等,均不符合国家机动车技术安全标准,且未经国家主管部门许可,无法在车管所办理入户上牌手续,商家赠送的号牌也不具法律效力。
报道指出,这类车辆虽不允许上路行驶,但仍在市场流通销售,原因在于厂家申报的是厂区代步车,仅可在厂区、景区等封闭道路行驶,不可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的公共道路上行驶。部分商家在销售时宣称车辆无须挂牌和购买保险,实则是虚假宣传。一旦此类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车主无法获得保险理赔,甚至要承担巨额经济赔偿。
据悉,此前已出现多起“老头乐”引发的事故。例如,2023年,一位22岁女老师被7旬老人开“老头乐”撞死;2024年,74岁老人无证驾驶“老头乐”强闯高速逆行致2人死亡。
目前,全国已有多地出台规定对“老头乐”进行严管。
潇湘晨报评论表示,三门峡禁止“老头乐”上路,是从交通安全出发,是从遵守交通规则出发,可谓正当且必要。
但评论也指出,政策背后仍有需要思考的问题存在。“老头乐”因价格便宜、有驾驶舱能遮风挡雨,受到不少中老年人欢迎。全面禁止后,如何满足这部分人群的出行需求?是否有替代方案?
观网小伙伴,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