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操盘的一个项目,预售时2.6万打破头抢,交房时1.9万了业主想尽办法不收房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481947”推荐,来自《 郑州“保交楼”行动进展:147个停工、半停工项目中已有145个全面复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地产开发流行过2种开发思路:

一个是高利润,曾经的代表是中海地产,凭借香港融资成本低的优势,利润达不到一定的指标项目宁愿不投资,这种项目利润高,抗风险能力强。

二个是高周转,曾经的代表是碧桂园,一亿资金可以在他那一年转3圈,就是说用一亿投资A项目,到A项目赚回一亿,再投B项目,C项目。这样就要求项目快速启动,快速建设,快销售,快回款。优点平价快销扩张迅速,利润率不够但是利润好。缺点也明显,便宜无好货的典型代表。

由于第二种很适合中小房地产商的扩张需求,很多地产相继学习碧桂园,玩起了高周转。国家三条红线出台后,很多地产无法借贷现金流断了。可以理解为,钱全变成货在仓库或者制造的路上,但是,没钱付工人工资了,工厂停了。这是可以预计到的,也是新闻提到的147个项目,只有2个需要破产清算的。毕竟货在那边,卖了就能继续生产。

身为地产行业的一员我也支持现房销售,这样从预售到现房的房价涨跌全由地产开发商承担。我操盘的比较经典的项目,某地,预售时候2.6万打破头抢,一年后交房只剩1.9万了,小业主想尽一切办法不收房,要求退房的,房闹的,砸售楼处的,顺便说下,不建议破坏售楼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里面的东西那么贵,一个破杯子几百元。还有一个是另一个极端,某地,拿地后销售限价8.7万,隔壁小区装修标准低于我们二手房价12.7万,要是能现房按照市场价那就美了,当然仅限于想的美。

总而言之,现阶段3道红线的作用已经逐渐开始发挥作用了。房价应该能回归一轮供需了实际需求了。该涨的地方还会涨,该跌的地方也救不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