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馆打工记

500出发去做服务员前,我在衣柜里拼命翻着衣服。有什么适合工作,看起来清爽利落的行头?最后选了一件黑色T恤,一条蓝色牛仔裤,考虑到那家餐厅有窄小的楼梯,穿上打乒乓球的抓地平底鞋,确保万无一失。

这身工作服固然不错,不过2号这天气温高达38度,一到工作地点,楼上楼下跑几趟后,就算吹着冷气,依然额头冒汗,闷热不已。

我工作的这家餐厅,在市中心的进贤路。要说为什么来打工,完全是因为过去几年一直过着山顶洞人的生活,我得来生态最丰富的河滩看看,那些忙忙碌碌穿梭来去的都市居民,都在干嘛?

四年前,我在同一家餐馆当过服务员。那时候最大的冲击,是同事都是95后,太年轻了,才20出头。四年后惊讶地发现,搭档是02年出生的大一新生,怎么说呢,自己掐指一算,算的已经不是我跟他年龄差几岁,而是他跟我儿子差几岁。

时光悠悠,常常给人甩个猝不及防的大耳光。

同事虽然才20岁,干活比我利索多了,说得最多的就是,姐,我来就行。

姐脑袋里盘算的则是,十年后艾文能不能这么有担当?500之前当服务员,最难的是记住各种菜的缩写,准确地报给后厨。好几年过去,系统早已改善,点餐简单得易如反掌,连用来写菜单的便签本都用不着。我们都会拿出手机,一边弯腰听着顾客要什么,一边悉数输入键盘。

最麻烦的活,是客人吃完后,要迅速翻台,撤下碗筷,清理桌面,补充新餐具。有时三桌客人同时买单走人,一桌新客人又上来的时候,新人如我,会立刻慌乱得不知道该干嘛。

幸好,两个同事都特别有担当,每次还没来得及捉襟见肘,他俩已经跟左右护法一样杀到了。

上一次打工的经验,这次基本用不上。以前你要随时留意客人桌上的水杯,及时为他们添加饮用水。现在我这么做的时候,同事提醒道,不用了,给他们拎一大瓶水过去就行,客人不喜欢被打扰。以前还有对服务员趾高气扬的客人,现在的客人就像被过滤过一样清澈,过去上个菜,他们忙不迭地说着谢谢谢谢。500(新手服务员收拾的第一张桌子)

翻出多年前的文章,里面写着最喜欢情侣食客,因为他们会把时髦的菜悉数都点一遍,男人为了讨女人欢心,总是很大方的。现在老板最喜欢的客人,是会点几个小菜,同时点两杯酒的顾客,不浪费,懂享受,客单价高。

不过神奇的是,情侣进门,一律不点酒,男士总是会给女朋友温柔地推荐,你喝个热茶吧?38度的天气,我下了很多单柑香茉莉解腻茶。其中一对情侣,宛如偶像剧一般。高大英俊的男主,剑眉星目,女朋友姗姗来迟,穿着华伦天奴铆钉高跟鞋,和小红书上的白富美如出一辙,两人相见时轻轻拥吻一下,搞得整间餐厅只有他俩才像主人公。

四年前在餐厅里,常常听到的话题,都是如何挣钱。那是如火如荼的2018年,现在食客的话题大概围绕着三块,年长一点的谈旅游,康定你们去过吗?我们刚从康定回来。年轻一点的谈佛法,谈灵魂的安定。还有两桌家长,一桌在聊,那个幼儿园很厉害,能去上的都不是普通人。另一桌聊要给孩子选择的自由,“是的呀,辛苦一辈子,不就想让孩子开心点。”

怎么说呢,反正钱是赚不到了,只能聊聊生活。

十二点上班,忙到下午三点,依然有客人进来,点一客份量十足的咖喱旋风蛋包饭,上面铺一块金黄色炸猪排,每上一盘都像一只巨手把我推进食欲的深渊。

餐馆从11点到晚上9点,中间不打烊,客人络绎不绝。我刚吃上两口员工餐,门口有人进来,此时你下意识从座位上弹起来,第一步戴口罩,第二步迎上去说:“麻烦可以扫一下场所码吗?”500(炖煮员工餐)

餐馆老板,我朋友常常过来提点一番,二楼的某某客人,是附近某剧场ceo老板娘,门口那两个,是开酒吧的,斜对角那一桌,是同一条街服装店老板娘。

一天里有这么多同行来,给人很深的触动,原来都是同行帮衬。同时我又想到,好像现实世界正在被割裂成一块又一块的,像我这样的郊区人,在经历过一次疫情后,已经彻底戒掉了动不动出门吃饭的爱好。只要本人愿意,完全可以一辈子不出门。

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节假日依然孵在家里,干嘛要出门呢?外面人那么多车那么挤。而出门的人永远在出门,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拥抱现实的热情。这两类人原本是交汇的,现在慢慢好像隔得越来越远了。

夜幕降临,小店的人越来越多。同事咸鱼告诉我一件多少有点震惊的事,前两天店里的晚高峰,7点就结束了。我猜是这样的,那些无所事事把酒狂欢的夜晚,多少已经消失殆尽。好不容易出来玩一次,当然要把行程排得满满当当。

在做服务员前一天,我就在人广附近一家小餐馆吃了个仓促的晚餐,7点准时离开,去赶7点半的音乐剧。

果然,入夜之后,客人从络绎不绝慢慢减少,7点多时,我有机会坐下来休息一阵。连站7个多小时,个中滋味不好描述,想到多年前跟朋友从三里屯步行到崇文门,路过北京饭店进去上了个洗手间。朋友在隔间说:在马桶上一坐下,不想站起来了,想今晚都坐在这里。

我坐在吧台里的小圆凳上,也是这种感觉,不想站了,想一直一直都坐着。

搭档鼓励我:姐,第一天是这样,第二天就好了。

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自己该扎扎实实在这家小餐馆打上起码一个月的工,在附近租一个单间,每天早出晚归,真实体验市中心服务员的生活。

后来离开闹市,回到清净的郊区,车一驶入小区,扑面而来那种荒郊野外的静寂感,忽然回味过来,啊,这是家的感觉。

入睡时两只脚酸痛异常,我女儿在旁边酣睡如猪,我辗转反侧睡不着,脑子里都是嗡嗡嗡的市声。

匹夫不复当年勇,我跟朋友诚恳地说,得歇几天,才能继续去上班。

晚餐时分,我在店里碰到一个起码有七八年没见的朋友,他问我在店里体验到了什么?

我摇头说,时间太短了,还没体验到什么。

没好意思告诉他,其实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想知道自己的世界之外,别人在干嘛。我活在自己的世界太久了,迫不及待想出门感受感受。

有个读者带着儿子来吃晚餐,走的时候说,书店你有没有兴趣去工作?

啊,那太好了。500作者|毛利  分享生活,解答情感、家庭困惑,和有趣的人们对话,有机会一起午餐吧。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