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6千,在普通一二线城市都只能勉强生活;想要在超一线城市扎根,月入3万是打底的

【本文来自《“32岁剩女,只想平平凡凡的找个靠谱的男生组建家庭就这么难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月入6000在大城市一个人都没法保证生存,还结婚。。。起码1万才对吧,如果稍微有点生活品质需求(租单独住房,买车)2万是最起码的,如果想在一线城市买房安家,月收入3万是打底,还要有分红奖金之类撑着才有可能。那么问题来了,女孩们说的普通,一般就是指能买房买车落户。。。结合上面说的收入情况,普通吗?

热门评论 2

  • 方山
    弥漫着消费主义倾向,我觉得有房在超一线,一个人3000都够了。
    一个男人,就自己,确实没什么消费,比如我,最大的开销无非买几个打折的游戏,3000足够花。但是我有家庭,我没什么物欲,我能省,但我的家人不可以,尤其涉及孩子的基本都是硬开销,在这方面我也不愿省。我相信很多人拿着不多的收入也可以生存,但我要表达的不是仅仅满足生存,人活着不是一天三顿饭晚上一张床就够了,需要满足精神需求,娱乐需求,学习的需求,保障家里老人孩子配偶各个方面的需求,这能算消费主义?首先,什么是消费主义?你想表达的是享乐主义才对吧?没有消费哪来的经济发展?再说享乐,我举出的开销,有什么享乐成分吗?带孩子逛博物馆是享乐?带老婆看场电影是享乐?享乐的标准如此之低了吗?在我看来,透支自己的存款买奢侈品才是享乐,为了面子整天吃吃喝喝花天酒地是享乐,正常养家、保障家人的生活品质,那不叫享乐,那叫负责。自己省吃俭用是美德,但让家人孩子一起省吃俭用,就俩字概括,失责。
  • 全部楼层
    guan_15732800201330
    统计过没有,一线城市月收入三万的占比多少?
    所以很多人只能租房,想结婚也不好找对象啊,甚至浑浑噩噩到了三十多岁,不得不回老家从头开始。我自始至终的意思就是提醒现在的年轻人,要在大城市扎根光有梦想不行,要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要仔细审视自身能力,要切实规划好自身发展方向和时间。3万的说法是我结合身边的情况大致推算的一个可以相对稳定保障日常生活(有一定生活品质,不仅仅是生存),能保障子女教育的收入水平。我身边很多这样的案例,普通公司小中层,月收入两万多,老婆工作不稳定,最后天津买房去。另一个朋友,俩人月收入将近4万,但是因为要接老人同住帮带孩子,现在每月房租就1万,还要攒首付款,最后也是奔天津去,这就是现实。确实满大街上都是几千块工资的年轻人,但我觉得我说这些并不是在吓唬他们,门槛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真的有定居打算,就要知道这个标线。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45
最热 最早 最新

  • 全部楼层
    且行且歌1978 作者
    本地人和新移民的生存难度本来就是悬崖式差距,本地人不买房、有当地人际关系网,外地来的年轻人这些都要独自面对。
    一线城市有多少是本地人?绝大部分往上数三代四代,都是外地来大城市工作,积累,然后留下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中得到机会,抓住机会,从而在城市生根发芽。有很多人可能第一代生活的不怎么滴,但是到了二代,三代就基本上跟上一线城市主流了。和国人去国外闯荡一样,都是经过几代人持之以恒的努力,才博得今天的位置。
  • 佩佩之佩佩 开拓者
    社会不正常。
  • 全部楼层
    且行且歌1978 作者
    32平3房……😮
    我也觉得很厉害。中间一条走道,然后一边是厨房,一边是一个是2到3平米的佣人房,接着一边一个几平米的双层床的二人孩子房,另一边是主人几平米的主人房。然后一个带淋浴的洗手间。一个小饭厅,最后隔开一个小空间做公共更衣区。
  • 全部楼层
    alves
    香港的一個單位,大概32平方米,3房。我覺得我們不能低估人類的忍耐力。油土鱉上的改造視頻。一家4口加上傭人一共5個人。
    32平3房……😮
  • 全部楼层
    实心坦克
    确实哈,中年男人的消费能力说出来真是让人流泪。我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15K,真正花到自己身上的钱,感觉比养条金毛的钱都少。
    哈哈哈
  • 实心坦克 不与愚蠢者争论是保持快乐心情的不传之密
    全部楼层
    且行且歌1978 作者
    一个男人,就自己,确实没什么消费,比如我,最大的开销无非买几个打折的游戏,3000足够花。但是我有家庭,我没什么物欲,我能省,但我的家人不可以,尤其涉及孩子的基本都是硬开销,在这方面我也不愿省。我相信很多人拿着不多的收入也可以生存,但我要表达的不是仅仅满足生存,人活着不是一天三顿饭晚上一张床就够了,需要满足精神需求,娱乐需求,学习的需求,保障家里老人孩子配偶各个方面的需求,这能算消费主义?首先,什么是消费主义?你想表达的是享乐主义才对吧?没有消费哪来的经济发展?再说享乐,我举出的开销,有什么享乐成分吗?带孩子逛博物馆是享乐?带老婆看场电影是享乐?享乐的标准如此之低了吗?在我看来,透支自己的存款买奢侈品才是享乐,为了面子整天吃吃喝喝花天酒地是享乐,正常养家、保障家人的生活品质,那不叫享乐,那叫负责。自己省吃俭用是美德,但让家人孩子一起省吃俭用,就俩字概括,失责。
    确实哈,中年男人的消费能力说出来真是让人流泪。我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15K,真正花到自己身上的钱,感觉比养条金毛的钱都少。
  • 全部楼层
    且行且歌1978 作者
    一个男人,就自己,确实没什么消费,比如我,最大的开销无非买几个打折的游戏,3000足够花。但是我有家庭,我没什么物欲,我能省,但我的家人不可以,尤其涉及孩子的基本都是硬开销,在这方面我也不愿省。我相信很多人拿着不多的收入也可以生存,但我要表达的不是仅仅满足生存,人活着不是一天三顿饭晚上一张床就够了,需要满足精神需求,娱乐需求,学习的需求,保障家里老人孩子配偶各个方面的需求,这能算消费主义?首先,什么是消费主义?你想表达的是享乐主义才对吧?没有消费哪来的经济发展?再说享乐,我举出的开销,有什么享乐成分吗?带孩子逛博物馆是享乐?带老婆看场电影是享乐?享乐的标准如此之低了吗?在我看来,透支自己的存款买奢侈品才是享乐,为了面子整天吃吃喝喝花天酒地是享乐,正常养家、保障家人的生活品质,那不叫享乐,那叫负责。自己省吃俭用是美德,但让家人孩子一起省吃俭用,就俩字概括,失责。
    2个人加起来就有1万多了,普通二线基本够了,不过谈不上宽裕
  • 忘情天书 ……还没想好
    前几年,政府提过一个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现在不提了,当然疫情,国际因素,理解。
  • 方山
    弥漫着消费主义倾向,我觉得有房在超一线,一个人3000都够了。
    你这说得毫无道理。看出有些问题是消费主义是一方面,在一个消费主义的环境里生存下去是另一方面。
  • 家是同甘同苦,养女人,在现代社会是行不通的。古代是因为女人不工作,所以好养。现在女人自己可以养活自己,所谓养是更高质量的生活。大部分男人都没这个能力,月三万都不够。
  • 全部楼层
    alves
    不是,這裏有兩個問題。
    1,天津買房不是很正常嗎?本身0儲蓄0資源的到北京上海的,反而是少數吧。可以讀出來進入大公司做到中層有体面工作與收入后,在北京周邊買了房子本身不就是極大的階層躍升了嗎?到了他的下一代,不就是有人脈有資源並且在北京周邊城市有房子了嗎?這大概就與廣州在佛山買了房子一樣,隨城市區域化,同城化的結果。
    2,到了他的下一代,如果繼續有出息,保持在他父親的階層中繼續成為大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這個時候人脈什麼的不就有了嗎?不就可以紮根背景。到了第三代不就是根正苗紅的老北京了嗎?
    家族的躍升不是說一定可以一跃而就。可以2到3代人從小鎮做題家做到天子腳下皇城居民。已經不是普通的優越了。已經是連續幾代都出了秀才了。
    你尝试一下天津居住北京上班的感觉就明白了
  • 全部楼层
    且行且歌1978 作者
    所以很多人只能租房,想结婚也不好找对象啊,甚至浑浑噩噩到了三十多岁,不得不回老家从头开始。我自始至终的意思就是提醒现在的年轻人,要在大城市扎根光有梦想不行,要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要仔细审视自身能力,要切实规划好自身发展方向和时间。3万的说法是我结合身边的情况大致推算的一个可以相对稳定保障日常生活(有一定生活品质,不仅仅是生存),能保障子女教育的收入水平。我身边很多这样的案例,普通公司小中层,月收入两万多,老婆工作不稳定,最后天津买房去。另一个朋友,俩人月收入将近4万,但是因为要接老人同住帮带孩子,现在每月房租就1万,还要攒首付款,最后也是奔天津去,这就是现实。确实满大街上都是几千块工资的年轻人,但我觉得我说这些并不是在吓唬他们,门槛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真的有定居打算,就要知道这个标线。
    不是,這裏有兩個問題。
    1,天津買房不是很正常嗎?本身0儲蓄0資源的到北京上海的,反而是少數吧。可以讀出來進入大公司做到中層有体面工作與收入后,在北京周邊買了房子本身不就是極大的階層躍升了嗎?到了他的下一代,不就是有人脈有資源並且在北京周邊城市有房子了嗎?這大概就與廣州在佛山買了房子一樣,隨城市區域化,同城化的結果。
    2,到了他的下一代,如果繼續有出息,保持在他父親的階層中繼續成為大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這個時候人脈什麼的不就有了嗎?不就可以紮根背景。到了第三代不就是根正苗紅的老北京了嗎?
    家族的躍升不是說一定可以一跃而就。可以2到3代人從小鎮做題家做到天子腳下皇城居民。已經不是普通的優越了。已經是連續幾代都出了秀才了。
  • 全部楼层
    已注销用户
    所以,我提出来要改变初次分配不合理的现状,提高劳动收入比,降低资本收入比。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个方式,比如提高到8000甚至10000。
    请立刻付诸实施,感恩
  • 方山
    弥漫着消费主义倾向,我觉得有房在超一线,一个人3000都够了。
    一个男人,就自己,确实没什么消费,比如我,最大的开销无非买几个打折的游戏,3000足够花。但是我有家庭,我没什么物欲,我能省,但我的家人不可以,尤其涉及孩子的基本都是硬开销,在这方面我也不愿省。我相信很多人拿着不多的收入也可以生存,但我要表达的不是仅仅满足生存,人活着不是一天三顿饭晚上一张床就够了,需要满足精神需求,娱乐需求,学习的需求,保障家里老人孩子配偶各个方面的需求,这能算消费主义?首先,什么是消费主义?你想表达的是享乐主义才对吧?没有消费哪来的经济发展?再说享乐,我举出的开销,有什么享乐成分吗?带孩子逛博物馆是享乐?带老婆看场电影是享乐?享乐的标准如此之低了吗?在我看来,透支自己的存款买奢侈品才是享乐,为了面子整天吃吃喝喝花天酒地是享乐,正常养家、保障家人的生活品质,那不叫享乐,那叫负责。自己省吃俭用是美德,但让家人孩子一起省吃俭用,就俩字概括,失责。
  • 全部楼层
    已注销用户
    所以,我提出来要改变初次分配不合理的现状,提高劳动收入比,降低资本收入比。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个方式,比如提高到8000甚至10000。
    这种不切实际的话就别说了
  • 弥漫着消费主义倾向,我觉得有房在超一线,一个人3000都够了。
  • 已注销用户 生如夏花之绚烂
    全部楼层
    形守一
    月入一两万的年轻人,这种人在年轻人里的比例不超过0.5%
    所以,我提出来要改变初次分配不合理的现状,提高劳动收入比,降低资本收入比。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个方式,比如提高到8000甚至10000。
  • 全部楼层
    guan_15732800201330
    统计过没有,一线城市月收入三万的占比多少?
    所以很多人只能租房,想结婚也不好找对象啊,甚至浑浑噩噩到了三十多岁,不得不回老家从头开始。我自始至终的意思就是提醒现在的年轻人,要在大城市扎根光有梦想不行,要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要仔细审视自身能力,要切实规划好自身发展方向和时间。3万的说法是我结合身边的情况大致推算的一个可以相对稳定保障日常生活(有一定生活品质,不仅仅是生存),能保障子女教育的收入水平。我身边很多这样的案例,普通公司小中层,月收入两万多,老婆工作不稳定,最后天津买房去。另一个朋友,俩人月收入将近4万,但是因为要接老人同住帮带孩子,现在每月房租就1万,还要攒首付款,最后也是奔天津去,这就是现实。确实满大街上都是几千块工资的年轻人,但我觉得我说这些并不是在吓唬他们,门槛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真的有定居打算,就要知道这个标线。
  • guan_16568582252783
    如果以大城市起码万元收入才对,买房、买车。上海为例,那么奋斗几十年拿低退休工资的老人情何以堪?梦想买房、买车、高工资,那是要有真本事才能实现的。
    本地人和新移民的生存难度本来就是悬崖式差距,本地人不买房、有当地人际关系网,外地来的年轻人这些都要独自面对。
  • 如果以大城市起码万元收入才对,买房、买车。上海为例,那么奋斗几十年拿低退休工资的老人情何以堪?梦想买房、买车、高工资,那是要有真本事才能实现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