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不吃沙茶面会被阎王夹舌头

500

怎么吃

在厦门每家沙茶面的口味都有不同处,汤头浓郁的、偏甜口的、偏辣的。厦门的沙茶面店就像四川的火锅店,三步一店,找到一家自己喜欢的店没有捷径,只有看一家吃一家,直到把肚皮搞大,满嘴泛油,才算舒服。

500

加什么码

一碗沙茶面,加上你喜欢的码,猪肝、鱼蛋、老蛏、瘦肉、猪血糯米糕、鱿鱼、肠头、猪心,一碗面料堆的像小山。没有哪一种码子可以在沙茶面里横行霸道,你也没法从一位厦门人的嘴里得知哪一种码子最好,最可以代表沙茶面。

在大多数的地方一种面总是对应一种码子,像台湾的牛肉面,它的厉害之处在于炖到极其入味,酥软又大块的牛肉;重庆的干拌豌杂面,一勺似烂非烂的豌豆泥在筷子用力的搅拌下顺理成章的将臊子吸附到了每一根面条上,豌豆就起到了酱料的作用;再到兰州的牛肉面,虽然好像“只见其面,不见其肉”。但是在寒冷的冬夜几片略带嚼劲的牛肉和淋上红油的汤头总是能慰籍人心。而沙茶面至少十几钟的码子都各有特点,各司其职的满足着不同的胃口,也在想尽办法的抢过面的风头。你没办法一次将所有的都尝个遍,就好像又多了个再去吃的理由。

500

种类很多,点单就像是在考试

点单就不要害怕询问店家。一般来说店家都是把煮好的食材摆放在有玻璃罩的摊柜里,像鱼丸的话会泡煮在沙茶汤底里,不过有些会泡的过于软烂,就不大喜欢,爱的人自然爱那软绵又汁水溢出的口感。但你可以一目了然的觉察到食材的新鲜程度,叫不出来名字也没关系,指一指就行,还可以假装半个内行(如果你相信不会踩雷的话)

500

有的店家会给出很多不同的搭配和相应的价格,用小板子白底红字的写出来挂在店面里,很显眼,不知道是不是专门给我们外地人看的,更不知道会不会有本地人这样点。

如果你像我一样是个外行人又惊慌失措的话就看身边的当地人加什么料你就怎么加,跟着吃总会少点犯错。只要你愿意可以搭配出不同的可能性,但我独爱猪血糯米糕和猪肝,那种又加龙虾又加鲍鱼的吃不大来,自然留给爱的人吃。

500

盛好面,盖上码,最后再浇上这一锅的汤

怎么能忘记它的好

猪血糯米糕好的不腥,虽然不吸汁但沾满浓郁的沙茶汤足以,沙茶汤仿佛成了它的蘸酱,你会觉得猪血糯米糕就该是这个味,糯米粘牙,饱腹感足,又因猪血的加入而区别于普通的糯米制品,适合追求饱腹感的人。

猪肝真的是一个好物,但又考验厨师的功力。会煮的店家吃起来会有脆度,入口滑嫩,整个在嘴里咕溜咕溜的,调皮。那种吃起来很粉又腥的就只有功力不足。

500

面是快速过水的碱水油面,很弹牙,很香。面里加入碱,是为了去除面团中的酸味,使面更为膨大、洁白、松软。很多地方的面食都加入碱来改善口感。像广东的云吞面因为碱水和鸡蛋的加入而变得极其的弹牙。而不同于云吞面的是福建的碱水油面在你用筷子夹起时你可以感受到它的Q弹,但是入口又多一分松软,看似矛盾确又相得益彰。同行的友人吃不惯碱水面,说碱水味让人恼心,我当然不在乎。

500

厦门第八市场,当地人说这一带老店很多

沙茶汤底因为众多材料的加入而显得味道层次很丰富,不会单一说只有哪一种突出的味道,甜、咸、辣、和来自海鲜制品的鲜味在口腔中回绕,好似“怪味”。第一次吃的人总会习惯性的猜测是由哪些元素构成,又往往以失败告终。一般来说店家是把沙茶酱加入大骨熬煮成的汤头中做成汤底,但有的店家会有自己的秘方。一碗刚刚盛上来的沙茶面总是泛着挑衅般的红油,会给人以“我很辣”的视觉,那其实是沙茶酱中虾干和众多调料们熬煮出来的红油,面盛上,先喝汤,第一个接触嘴唇的是满满的油香,一手拿筷,一手拿勺,汤水、面、料一起吃下,面吃完汤已过半,在抿一口汤,饱腹。

500

夜晚的八市

如果你喜欢,在厦门的开禾路八市一带就可以找到不错的沙茶面,但鼓励走街串巷的吃。

互动

来说说你家乡最馋人的面食

图片 | 部分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本期作者 | 南方流浪狗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3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