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笼统地说“师改旅”就是错误的

【本文来自《俄乌战争是不是表明师改旅是个错误?是个陷阱?》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不能笼统的说师改旅就是错误的。未来战争是联合作战、系统作战,要就提高战场的高感知、高机动、高合成,对部队的信息化、机械化、合成化要求高,如果部队能在较大的规模依然能够保持信息化、机械化、合成化的要求,当然是师比旅好。

但师的规模一般都在1.2-1.5万,这么庞大的规模,师部规模(联合指挥能力要求特别高)、后勤保障难度非常大。而合成旅规模虽然不如师,但比师更灵活机动感知协调指挥压力更小,由于现代的火力(特别是远火、武装直升机),一个旅可以控制150-300公里范围的战场,一个1000左右的重装合成营,其火力可以控制50公里的战场范围。

传统师改成合成旅后,诸武器平台特别多、诸兵种合成化高、火力特别强、高度的信息化、高度的机动性、指挥的扁平化。

据说组建一个重装合成的装备价值在200亿人民币,轻型合成旅也在100亿。没有足够的军费、足够数量的高素质军官士官是组织不起来一个合成旅的。俄罗斯没钱、高素质军官士官数量又不足(俄罗斯没有进行战争动员),只能集中一个旅甚至一个师的资源搞出几个加强营——营级战斗群,加强营是厉害了,师旅里其他部队就拉垮了,所以这次俄乌冲突,营级战斗群在前面横冲直撞,但后面的配合部队、后勤都跟不上其速度,营级战斗群反而陷入左右空虚、后勤不济的局面,重装备没油及得不到及时维修,只能放弃。

俄罗斯如果像美国和中国这么有钱,就不搞营级战斗群,直接合成旅(中国)、合成师(美国)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