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的两种思路

【本文来自《江苏测试时速200公里级道路,真的有必要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5581067781404
  • 我不懂,但感觉实时连接很重要,比如我超了这辆车,前面有不同位置两三辆车,系统应该实时快速接入相关车辆,以提供下一机动动作的参数

挺好的,这其实是自动驾驶的两种思路,也是两种不同的做法。

一种就是像你所说的车车互联模式,A车会主动将自身信息告知周边车辆,并且接收周边车辆的信息(比如换车道、加减速)来辅助进行规划。但是这种要求就很高了,最重要的前提是互相之间采用同一的标准,这是一个很难的工作,只能依靠自上而下的方式来解决。比如国家层面下发指导标准,不符合就不准上路。有点“交强险”的感觉。

另一种是靠车辆自身去主动感知,这也是为什么你见到智能驾驶的车上都号称自己装了多少个摄像头、多少个雷达,他们都是为了主动感知周边环境的。

不过这两种方案和道路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次测试的更多意义可以简单理解为:我铺的沥青路能不能经受200km的时速?路面够不够平整?强度够不够长时间使用?提供的抓地力够不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