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S首谈家暴:中国女性为何总是在忍?

文:周冲 来源:周冲的影像声色

500

2017某夜,小S开直播哭诉“婚姻好难”。

她素面朝天,梨花带雨,眼睛都哭红了,非常叫人心疼。

此前,她偶尔鼻青脸肿地出现在众人前,坊间传闻她被老公家暴,明星吴奇隆也曾在节目中试探性地问:“你被打过吗?”

她的表情一言难尽。

半晌之后,她说:“两次而已。

500

一脸哭相,万般辛酸。

后来又有一回,小S开直播,再度感叹婚姻,她老公许雅钧的声音忽然传来:“你能不能消停会儿,恶心!”

大家都惊了。

小S连忙打圆场,说丈夫只是在开玩笑,随后关闭了直播。

500

去年4月,又是直播中,小S罕见地带女儿出镜。她一边化妆一边问女儿,自己美不美。

女儿却摸着S的脸问:“疼不疼?”

“被爸爸打坏了。”

500

S再度慌乱关闭直播,不顾网友的疑惑和追问。

但大家心中已经有数。

最近这几天,小S首度在节目中提及家暴,依然是打圆场。

她说自己骑车摔倒,许雅钧马上拍照,要自我撇清。但这种说辞根本无法令人信服。

说到底, 更像是她试图“顾全大局”的忍,而非她婚姻幸福的真相。

500

忍,这是无数女性面对家暴时,采取的态度。

明星名媛如此,平常女人更是如此。

有人忍不下去,选择离婚。但更多女人,是长期处在丈夫的拳打脚踢下,不反抗,不作声。

直到悲剧发生。

500

柴静在《看见》中讲了一个故事。

安华是一个女囚,死刑犯,在法庭上拒绝为自己做任何辩护。

一个心如死灰的女人,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

死鱼一样的眼睛。

那是数年前被她丈夫用啤酒瓶砸的。“瓶子砸在眼睛上爆炸了,一下就炸进去,眼珠子快要掉下来。”

“啤酒流了一脸。”

那时她已经被打了20年,20年中,她没敢还过一次手,这次也一样。

杀人的念头是突然有的,她用一把刀,在丈夫身上戳了27下。

27刀,刀刀毙命,脑子里全是自己被丈夫往死里打的画面。

她停不下来。

村里700多人联名上书为她求情,其中包括死者的母亲,她的婆婆。

老人家80多岁了,满脸愁苦地念叨:“她是没办法了,没办法了呀。”

事后,她很难回忆起事发当夜的细节,甚至不能相信,自己的恶魔丈夫已经死了。

她还在怕。

怕那个男人会突然在监狱出现,提着凳子,或是菜刀,朝她走来。

500

据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的统计:世界上有超过1/5的女性,曾遭受程度不一的家暴。

15~45岁的女性中,家暴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受伤原因。

因家暴造成的女性伤痛,超过抢劫、强奸、车祸等因素之和。

普遍程度,令人胆寒。

而这些被家暴者中,最终起身反抗、维护自己安全的,寥寥无几。

原因错综复杂。

500

美剧《大小谎言》中,Nicole长期处在丈夫言语肢体威胁下,想逃离,却不敢。

因为每次她提出要和丈夫分开,都会遭到一顿毒打。

关键是,丈夫每次施暴后,都会连忙跪下认错。

求她原谅。

Nicole原本就很爱他的丈夫。

看到丈夫诚恳的样子,她一次次心软了。

她选择原谅,坚信自己的爱,有一天会感化丈夫。

只可惜,对方不仅没有改变他的暴力倾向,还找机会强奸了她的闺蜜。

对丈夫仍有感情的女人,会贪恋施暴者“马后炮”式的柔情。

绝大部分男人在施暴后,都会向女人求情,甚至百般示好,希望能获得原谅。

此时,女人的妥协,对他们来说,就像找到了一个开关。

一个允许自己不停犯错,但按一下就能被原谅的开关。

他们就会变本加厉。

500

网易人间就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女孩小玉,因相亲结识了现在的老公。

此前,她曾有过一个男朋友,老公发现后,骂她是“二手货”。

娘家人都劝她不要嫁了。

但小玉已经怀孕了,于是她选择:忍。

因为她觉得自己不是处女,对老公有亏欠。

后来,她生下儿子,但还是没等到好脸色。

老公好赌成性,脾气火爆,一输钱就会骂小玉败家,对她拳脚相加。

小玉总算想到离婚,开始找相熟的律师帮忙。

同时收集家暴的证据。

但是,每一次,她都会在万事俱备,律师准备帮她起诉的时候,选择撤诉。

反反复复,折腾好几回。

500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她就这样在被家暴,想离婚,和解,再被家暴的无限循环中,耗着自己的时间。一次次被打,一次次想要反抗,又一次次退缩。

而每次和解的原因,都让律师哭笑不得。

“他最近变好一点了,还给了我一些钱花。”

“婆家要求我净身出户,孩子和钱都不会给我,忍一忍算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小玉是一个自我价值感很低的女性。

正常女性的自我价值感,来自从爱人、事业、人际关系中取得的赞美和褒奖。

得不到怎么办?

就会采取一种反向的方式,来弥补自己。

自我价值感低的女人,会甘愿沦为牺牲品,再主动原谅。

从对方的愧疚中,获得道德制高点的补偿。

她们被家暴了,会说:你打我,你虐我,但我依然还选择原谅你,你看我多深情!

她们一边忍受痛苦,一边诉说自己的不易,一边纵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恶行。

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500

除了受害者自身放弃反抗,社会对家暴问题的忽视,也将这些女人逼向绝境。

许多人痛斥家暴行为时,也对被家暴者,采取一种鄙夷态度。

似乎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被打”,也成了一件不光彩的事。

这也是为什么,女人第一次被家暴时,倾向于选择打掉牙往肚里咽。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省的丢人。

500

几天前,新京报报道了一起事件。

永川有一个女人,叫小曾,她被丈夫家暴,导致颅骨凹陷性骨折并伴有颅内出血。

而她的受虐史已经多年。

她曾向记者求助。

2月14日,记者第一次见到小曾,她还好好的,只是眼圈乌黑。

大年初五,她被丈夫抓住暴打一顿,拳拳在脸,导致她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出门。

随后,记者陪小曾去向妇联求助。

由于证据不足,妇联无法确定小曾是否受到家暴,建议她申请离婚。

当记者再次联系上小曾时,她已经不省人事。

她被丈夫追着打到娘家,对方持一柄铁锤,看到她就砸。

命是保住了,却留下一辈子的后遗症。

500

和小曾经历类似的,还有当年震惊全国的董珊珊家暴事件。董珊珊在结婚10个月间,屡遭丈夫毒打,报警8次,但最终还是被打身亡。

我们常说女人不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当她们成年、结婚之后,就进入了与外界“半隔绝”的状态。

受到种种牵绊,考虑到婚姻,家庭,孩子,丈夫的声誉等种种问题,她们总是倾向于隐藏自己的痛苦。

此时,外界想要提供帮助,就变得难上加难。

再加上社会环境受到“清官难断家务事”,“夫妻俩哪有不吵架的,床头吵床尾和”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容易对家暴这类“隐私”问题视而不见。

直到悲剧一桩桩发生后,才发觉事情不对。

其实,对于家暴问题,除了女性自身要提高价值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社会对受害者的关注和重视,则更加重要。

记得英国有一个反家暴的公益广告牌,设置得很有心:

广告牌上画着一张被家暴后的女人的脸,惨不忍睹。

但每当有人停下来驻足观看,女人脸上的伤,就会渐渐愈合。

500

你的关注,使这世间的伤痛,被抚平了。

让被家暴者被看见,让她们的声音,被听见,被传播,被扩大。

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监督机制,保障婚后女性的身心安全。

只有这样,施暴者才会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

只有这样,婚姻才不会沦为恶的培养皿,暴力的温室,才值得我们向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