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文科生,我们得向搞技术的学着点
人口学家乔晓春接受采访说,他在中国是著名专家,但是出了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我都不敢说话,好多东西我都不懂。这个采访,早就看到,说实话,我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感到悲哀,准确的说,为这些搞文科的老知识分子感到悲哀。
最初看到这个采访时,我就想说点什么,但是放下了,今天又看到一个新闻信息,我就想,为什么我经常会抨击中国的文科。
近日,3GPP“6G无线技术标准”项目首次技术讨论会暨RAN1第122次会议在印度班加罗尔召开。作为6G标准体系制定的核心环节,该项目将奠定未来十年全球移动通信技术的底层基座。中国移动专家沈晓冬担任该项目联合报告人,这是3GPP成立27年以来,首次由中国企业专家牵头新一代移动通信无线空口技术标准制定工作。
在全球移动通信迎来代际更替的关键节点,无线空口技术标准的制定将直接决定新一代无线通信的底层技术架构。“6G无线技术标准”项目系统回应这一核心议题,其研究范围完整覆盖6G技术全链条:从物理层的空口波形、帧结构、调制编码、双工机制及大规模天线等核心技术,到用户面与控制面协议栈和安全机制设计,再到基站与终端的射频性能指标、设备规范、解调标准及测试验证。不仅如此,项目更前瞻性集成AI赋能、通感一体、空天地一体等前沿技术方向,构建一套覆盖核心技术底座与多元场景适配的全维度6G无线技术体系。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完全看懂上面一段内容,如果不是特别理解,也不要紧。大家只要知道,在6G标准最重要的环节,中国移动担任标准制定的报告人。在世界通信业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上,中国企业在主导,中国的科学家不但有发言权,而且是要好引导全世界跟着中国的思路,和世界各国一起,制定出勾画人类移动通信未来的标准。
这意味了在未来移动通信发展中,中国已经成为核心的领导力量,不但是世界技术发展的参与者,也是技术方向的重要主导者。道理非常简单,中国移动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电信运营,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用户群,最复杂的通信网,最多的业务。中国移动对6G的理解和要求,当然就是当今世界走向。如果不是中国移动,哪个企业都难当此重任。
中国移动的专家沈晓冬担任这个项目的报告人,他会收集世界各大企业的对于6G空口技术的看法,汇集成报告,无疑他应该是理解空口技术集大成者,对于技术他不能不懂,在国际舞台上,他不是不敢说话,而是必须要说话。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有一系列人口政策,也在不断用人口政策和办法调节人口,除了人口数量,对于人口的质量、分布都在进行探索。相关专家,说到了国际上,不敢说话,那你做什么研究,白拿了工资吗?
有时我会攻击几句文科生,其实并不是自己的本意,我相信中国发展,当然也是需要文科,我还相信这个世界格局转换的时代,理论建设会有大家出现。但是真正的大家不是自己研究,自己成体系,让外国人看我们的脸色,看我们的方向。你只想着听外国人的,话都不敢讲,你还有什么出息?
看看这些搞技术的,他们是什么气场,什么感觉?我们通信圈子确实和别的圈子不一样,在国际舞台上,我们才是主导者,我们才是老大,我们愿意听别人的意见,但是最后决策,我们才是风向标。
活成这样,这才是中国人的精气神。我也是文科生,我们得向搞技术的学着点,有点骨气。(图1是沈晓冬在主持国际会议,看看人家搞技术的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