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闲鱼资深卖家,二手口红都能让我卖脱销……

几年前,我受到断舍离和环保概念的感召(我才不会说是因为香港的房子太小),决心把家中的非必需品都发布在二手平台。

赋予物品二次价值,而不是在家中堆灰。

500

我还深深记得自己发布的第一件物品是个买回来就没拆开过的休闲包包。

当时看到特价就心动了,买回来后却又觉得自己不喜欢,于是便打入冷宫。

将此包发布在Carosell的第二天就有人来问价了。

对方表达了对包包的喜爱,非常干脆爽快地约了翌日交收。

我带着包包来到交收地铁站,大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对方信任得甚至没有打开袋子来检查包包,两分钟便完成了交易。

让我非常impressive!

我美滋滋地拿着钱,又想到包包能得到新主人的青睐,着实感受到了二手物品交易的魅力。

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这两年来,我陆续卖出了两百多件物品。

因为我乐于迁就买家的交收时间,服务态度热情亲切,不少买家都会留言好评。

因为我的账户常有更新,发布的物品也真实实用,吸引了不少用户关注我。

不知不觉竟也积累了一百多位followers,成为一枚小小资深卖家。

交收了几百次的我,对香港二手交易市场可以说是颇有心得。

不少朋友听闻我的Carosell账号多活跃粉丝,纷纷找我帮他们卖二手物品。

一位男性友人拿出一件外套,声称是十几年前买的。

由于心爱得舍不得丢,想为外套找到“第二春”。

我一看款式就乐了,这也太老土了。真的会有人要吗?

500

这件衣服在平台放了一个月也无人问津,在我对它彻底失去信心前,一位小伙子竟然看上了它。

小伙子在交收时还再三确认,真的只收十块钱吗?

我说,钱是其次,你能喜欢它、用它、给它二次价值,我就很开心了。

小伙子回家后认真给我写了评价,表达了对我的感谢和对衣服的满意。

500

当时看到评价,老土地来一句,确实觉得内心一股暖流。

500

家中零零碎碎的上了年头的小东西不少,能不能把它们都发布上Carosell卖呢?

这些东西去店铺买新的也不贵,真的会有人来Carosell买二手的吗?

我蠢蠢欲动但又心中胆怯。

说来惭愧,我总觉得把东西丢掉很不环保,所以即使是不用的物件也囤积在家,不忍丢弃。

尝试性地把早已不用的中药煲(插线还找不到了)、过时的自拍杆、商场送的小足球、电饭煲内胆(电饭煲摔坏了,内胆倒是完好)、用了一半的贴纸、剩了半截的口红(当时还没有新冠疫情)等等千奇百怪的物品唰唰唰都发布上了平台。

说起这个用过的口红,是同事热烈推荐我发布的。

初听闻这个提议觉得还怪恶心的。

但同事说还是有些爱美但囊中羞涩的市民会在Carosell寻觅心仪的二手口红。

一个愿卖、一个愿买,岂不两全其美。

同事建议,如果我觉得不卫生,把口红最上面薄薄切掉一层便好。

有几支口红我确实不想再用了,但扔了又觉得太浪费。

就这样,我被同事说服了,战战兢兢地把几支二手口红放上了平台,象征性地收费5-10港币。

没想到的是,这些东西意外地大受欢迎,每天总有那么一两个用户在我的二手平台找到心仪的物件。

一个阿姨向我一口气购买了两件物品,一个自拍杆和一支二手口红。

500

交收那天,只见阿姨气质优雅,言谈间坦然温和,让我深感惊讶和惭愧。

因为我想象中的这位交收者应该是衣着朴素,神情自卑的。

很快,一个年轻妈妈向我买走了小足球。她说自己是买给年幼的儿子玩耍用的。

500

紧接着,一位阿叔来向我咨询电饭煲内胆。

让我们觉得好笑又惊喜的是,我和阿叔竟然用的同一品牌的同一型号电饭煲。

他的内胆被刮坏了,便尝试在Carosell寻觅合适的内胆。

没想到真就遇到了把电饭煲摔坏、只保留了电饭煲内胆的我。

这不是缘分是什么!

500

交收后的阿叔应该对此次交易也甚是满意,在我的平台留言“多谢支持环保”。

让我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更有意义了。

500

500

除了金钱交易,Carosell用户间也会存在以物换物的交易。

多数是同等值的现金券进行互相兑换。

比如手持丰泽50港币现金券的卖家想把自己的券换成同等值的超市券。

但万万没想到,我发布的一款体重秤竟也有人提议以物换物,而对方的“物”还是饮品。

我当下觉得离奇而又好笑,觉得是无聊人士的整蛊行为,便问起是什么饮品。

对方竟当真发了饮料图片过来,表达自己真心想兑换的诚意。

500

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

最后我还是没有和这位仁兄兑换,因为我对这款饮料没有任何兴趣。

在Carosell发生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无法一一尽数。

这些故事绝大部分是暖心的,让你感受到善意和信任的。

比如有些买家请我通过邮政平邮给他们,都会二话不说先把物品费用和邮费先转账给我。

从不会啰嗦半天确认我是不是骗子。

这可能是我最满意香港二手交易市场素质的地方。

每次有人问我为何为了赚十块二十块这么折腾,我都会告诉对方,钱真的真的是其次。

重点是看到自己的举动可以赋予这些物品二次价值觉得特别治愈心灵。

也有人会问,既然不是为了赚钱,那为什么不干脆免费赠送。

这个其实还真有点讲究,免费得到的东西,人在心理上会没那么重视,不管是否真心需要,拿了再说。

象征性收费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支持二手交易,支持环保,你也可以来试试哦!

-END-

关注我,就不会错过每一次在香港的体验:戳这里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