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中生代百亿影星,谁的含金量最高?

随着春节档结束,几位著名的中生代演员,累计票房都达到或者接近100亿。于是乎,关于哪个明星票房含金量更高的话题引发网络热议。

500

没办法,群众向来喜欢比较。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吕二赵三典韦嘛。

对这个问题,该怎么看呢?

这就不能只看表面的票房数字,而是要看到背后更深一层的东西。关键是一个电影人,有没有形成品牌的能力,有没有核心竞争力。

在中国电影历史上,真正在商业电影领域做成了品牌,只有成龙、周星驰和张艺谋这3个人。

所以我们会听说龙女郎、星女郎和谋女郎,却没有听说过其它类似的称号。这就是对他们电影品牌号召力的认可。

也只有他们3个人的电影,可以用成龙电影、周星驰电影和张艺谋电影来定义,所谓形成了品牌,就是自成体系,具有独特的特点,别人拍不来,同时还有强大的票房号召力,大家都认。

比如提到成龙电影,大家就会想到谐趣功夫片,搏命的场面;提到周星驰电影,就是无厘头喜剧;提到张艺谋,就是中国式古装大片。

什么叫做形成了电影品牌?

以张艺谋为例,他是在前期获得了国内电影最多的国际奖项之后,积累了很大的声誉,然后拍出了《英雄》,获得了空前的票房成功,开启了中国电影市场化进程。在《英雄》以后3、5年,张艺谋只要拍电影,就基本上是国内最值得期待的年度大片,所有大牌演员都希望和他合作,票房也基本上是年度冠军。在这个时期,张艺谋的电影品牌效应最大。

500

所以,形成了电影品牌以后,他就是这类电影的核心和灵魂人物,任何人都取代不了,离开他就玩不转。这才是电影品牌。

相对来说,张艺谋的品牌和成龙、周星驰比起来,核心性还略有不及。因为成龙和周星驰都是编导演一体,是真正的核心和灵魂,而张艺谋还需要和大牌演员合作。

成龙和周星驰,在创作力巅峰时期,真正实现了,只要他们拍电影,所有人都是围着他们俩转,都是为他们俩服务。故事的创意核心是围绕他们俩,最大牌的演员也是他们俩,现场操控也都是他们俩负总责。

虽然他们有些电影不挂导演名,比如成龙早期经常和唐季礼合作,周星驰经常和李力持合作,但大家都知道谁才是拍板的那个人,周星驰早年太上导演,片场暴君的名气就是名声在外了。在《唐伯虎点秋香》中饰演华夫人的郑佩佩,后来在接受访谈中就说“其实就是他(周星驰)导的,李力持是执行导演”。

500

周润发和成龙、周星驰号称双周一成,但从来没有周润发电影一说。因为周润发虽然可能是主演电影最大的牌,很多电影也可能是围绕他服务,但是创意并非来自周润发,他也没有掌控这部电影的一切。

这就是电影品牌和明星演员的区别。

两者的主要区别就是作为一部电影核心的品牌,作用不可替代。

比如成龙的电影,周星驰的电影,吴京在《战狼2》里的作用,别人做不到,离开他们这个电影就无法拍出来。是先有了吴京,才会有《战狼2》,没有吴京,就永远也不会出现《战狼2》。

有一些导演和演员,距离这个级别稍微差一点,是导演和主演共同起到了核心作用。比如冯小刚电影,往往需要和葛优合作,才能有最好的效果;比如吴宇森和周润发之间也差不多类似。

至于其他明星演员,虽然对一部电影的重要性也很大,但并非离开他就玩不转。比如黄渤、沈腾,他们主演的电影,也许换了其他演员,效果不一定有这么好,但不是完全不可替代。

而沈腾、黄渤、王宝强和邓超,基本上他们的上限就是葛优和周润发,他们已经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电影品牌。

王宝强和邓超也往电影品牌的方向上努力过,只不过王宝强导演的《大闹天竺》票房和口碑都严重失败,邓超和俞白眉联合导演的2个电影,也都是大烂片,所以完全看不出他们有这个能力。

黄渤导演的《一出好戏》就差得更远了。不是说票房差得远,而是《一出好戏》这种电影,是那种带有实验性的电影,没有复制性,也就不可能成为电影品牌。

一个纯粹演员最大的劣势在于,只有遇到适合他们的导演,和适合他们的类型电影,才能发挥出最大能量。他们在电影创作的主动性方面肯定不及编导演一体的电影品牌。

第二个区别是电影品牌和明星演员的话语权不一样,大有区别。

比如吴京在《战狼2》里面,他的登峰公司就是主要出品方,拥有电影的版权。

500

成龙和周星驰后期拥有自主权以后,也都是自己公司作为电影主要出品方。

如果不具有成龙、周星驰和吴京这样的地位,哪怕是周润发这样级别的明星演员,也不可能是出品人。作为投资人和作为演员,在一部电影的话语权,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拥有的决策权也完全不一样。

大家不要小看这一点,就不说在拍摄过程中的决策权了,是不是出品方,也决定了能否拥有电影票房的分账权利。如果你只是演员,哪怕拿千万片酬,也只不过是片酬。像《战狼2》这种级别的电影,分账票房就有10个亿以上,大头当然都是主要出品方的吴京的啊。

这也是吴京和沈腾、黄渤、王宝强、邓超的区别所在。

为什么没有提徐峥?因为徐峥也曾有过成功的导演电影,但距离吴京又有点远。

徐峥目前的定位有点介于演员和电影创作人之间。他可以是一个不错的演员,但是又似乎距离最一流的演员有点差距;他编导演的《泰囧》取得过年度票房冠军,曾经走出了不错的一步,但续集《港囧》又不太成功。

所以说在成龙和周星驰之后,中国电影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可以称作电影品牌的明星了。也就只有吴京已经具有了形成这种品牌的实力。

吴京目前和成龙、周星驰的距离在于,经受过市场考验的作品数量还不多。吴京目前只有一个《战狼2》,1部《流浪地球》,是具有形成电影品牌的作品。这其中《流浪地球》又有点不太一样,毕竟这是一部郭帆导演的电影,虽然吴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不能完全算是核心品牌。

而成龙和周星驰巅峰时期,有多部电影持续地证明了他们的能力。

但是吴京又有超出成龙和周星驰的地方,《战狼2》和《流浪地球》都是引领时代风潮的电影,必将深刻改变中国电影的格局。

而成龙和周星驰的巅峰时期,都只局限在香港一个小市场,虽然后来他们后来在内地电影市场也都证明了自己,尤其是周星驰的《功夫》、《西游降魔篇》和《美人鱼》,都是年度票房冠军,但里面有很大的情怀成分,是观众出于对以前周星驰电影的爱戴,才在后面的电影上给与了更多支持,有一点补偿的意味在里面。

吴京这2部电影,在票房上面的碾压性,也远远超出了当年成龙和周星驰电影。要知道,目前中国电影一共就只有2部票房超过40亿的电影啊。

所以,总的来说,同为票房破百亿的电影人,吴京是独立一档的存在。

其他几名,非要排个名的话,徐峥肯定是第二,他有成功的导演经历,去年主演的《我不是药神》也是非常成功的电影;

沈腾算第三,他是目前风头最盛的喜剧演员,一年之内,他主演了3部电影,票房都在15亿以上;

黄渤和王宝强再次之,他们的角色跨度更大,远远超出了沈腾和徐峥的喜剧范畴,具有影帝实力;

邓超这两年主演电影口碑和票房都落后一大截了,已经被前面几位拉开一个身位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