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公司高层对年轻人做了制度倾斜和让利,结果是他们被现实教育了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320526”推荐,来自《美媒发现这届美国年轻人流行起“在职离职”,仅31%投入工作》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大家讨论较多,我看好多人评论实际不了解企业。我还是举一个现成真实的例子,各自评判吧。

为避免麻烦,就说某公司吧,行业不说了属于轻资产,中小企业脑力劳动,电脑操作。公司全年平均加班率17%(低于行业均值),人力目前90后占比50%以上,上下班打卡两次,有工作记录填报,十年以上记录可查证分析,制度健全,符合《劳动法》。

本科新生一般年薪10万。

疫情三年来公司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头两年大老板与高管层或许过于乐观与理想,对公司团队的年轻人做出了制度倾斜(不主动裁员)和让利,入职薪资与奖金约定全部兑现(很多国企仅发6、7成),而大老板与高管层都没拿。

由于对疫情影响估计不足,没有留够足够的运营资金,项目资金被拖欠,今年又完不成产值营收,公司要么倒闭不干,要么裁员求生,于是先做了一个人力方面、投资费效比调研与统计对比分析,其中工时方面跟今天的话题关联度高,结论也挺值得思考:

1,专业素养降低。五年内新入职人员综合工作素养,比十年前降低了,人均产值降低,费效比降低更多。根据数据分析,做的项目价格与工资成本变化不大,主要变化来自工作能力与效率降低,造成成本增加,这个不细讲了。

2,工时效率与工作投入度降低。该公司上午工作3.5小时,下午工作4.5小时,下午茶15分钟,实际正式工作时间7.75小时,员工坐在办公桌前算工作(包含讨论,开会),7小时算是基本合格线。调研统计后结果是,去卫生间,打私人电话,外出买东西,闲聊的时间人均是1.2小时,实际工作时间是6.5小时。

不得不说,年轻员工摸鱼工时占比高,按每5年年龄段统计工龄越少现象越突出。

当然坐在办公桌前有不少员工在干别的事姑且不论。但是这些人的加班数据经常刷的跟其他员工一样。部门领导已经找人力多次反映效率问题与工作成果矛盾,但因为以前老板管理层会议曾说过,制度要人性化、要适应95后的变化,人力就没出手。

但现实的数据与生存环境从另外一个方面也让老板被教育了。

有个典型例子:某毕业3年大学生摸鱼现象突出,工作投机心理重,入职不到半年找个家庭理由提出加薪,大老板考虑后同意了,但其工作态度还是一样,疫情居家期间加班时间刷的比别人都高,明显作假,团队领导很不爽,教育两句就提要离职,离职表格填写完又不提交,期望公司先提出辞退拿到补偿,小算计心理太重。

于是高管层和老板也产生了矛盾,他们认为制度倾斜与实在的利益付出换不来这一波人的理解。

毕竟公司的脊梁是70、80后在撑着。当然踏实工作的年轻人也大有人在,有为了公司生存主动站出来多做工作的,有跑业务在外地遇到疫情隔离任劳任怨的。

至此公司存亡之际,也到了老板痛下决心的时机了。

我想说那些把摸鱼歪曲成理所应当的人,责任心太差,眼界太狭隘,没有看到团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要共同生存,不要把所有的老板看成吸血的蚂蝗,你要是觉得被吸血,离开就行。企业遇到困境首先保留的是有担当,有付出,不投机取巧的员工。正如国家、民族遇到困难时,有理想,抛弃个人利益乃至付出生命的才是社会的脊梁和正气。不要暗戳戳的跟我讲什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小市侩嘴脸!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