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要求平仄、韵律、意境,且寥寥数字意达万千,说难也不特别难,要精品则难上难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512435”推荐,来自《为什么《中国诗词大会》考的是背诵诗词,而不是创作古诗词呢?》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用户_512435添加】
古诗要求平仄、韵律、意境,且寥寥数字意达万千,说难也不特别难,要精品则难上难,非经历丰富文采耀人不可,一般人写的都是打油诗,即兴写来多半是胡诌。曾经在百度诗词论坛中游荡,总有人横挑眉毛竖挑眼,我总觉得现代人写古诗不要太强求达到古人的标准;如果意境到了不落俗套,平仄、韵律方面只要达到朗朗上口就行,不必一字一字的死扣。这是我当时留下的自嘲诗,打他一油:
平仄平仄无新意,
仄平仄平或不及。
仰天长啸归去也,
入去上平教小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