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英伟达、苹果市值合计超过中国股市总值

彭博社6月7日报道,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微软、英伟达、苹果三大美国科技公司的总市值约为9.2万亿美元,超过了中国交易所(不包括香港)所有活跃股票的总市值(约为9万亿美元)。

中美股市出现分叉。2023年沪深300指数下跌了12%,而美国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24%。今年初沪指一度跌破2800点,美国股市则继续上涨。当前纽约股市总值约50.8万亿美元,而大陆、香港股市总值加起来才13.6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股市市值差不多是中港股市的四倍。

这是美国股市泡沫,还是中国股市低估?应该是两者兼而有之。

微软、英伟达、苹果都是超级大公司。如果市值代表实际价值和经济实力的话,而中国大公司的主体都由股市反映出来,那中国经济实力相对于美国不值一提,不值得美国那么焦虑。但在现实中,按照汇率GDP,中国GDP占美国65.4%(2021年曾经达到73%);按照购买力等价GDP,中国达到美国的122%。也就是说,与4:1的股票市值差距南辕北辙。在现实中,美国很焦虑,这或许是美国股市泡沫的反证。

中国股市还受到中国投资结构不同于美国的影响。中国投资结构向银行高度倾斜,股市的作用远远不及美国。很大的公司也可以不上市而运作得风生水起,而美国公司很多很小就高度依赖股市融资。

中国这样的融资结构有利于长期稳定的倾向性投资,但不利于见缝插针的风险投资。中国经济已经过了粗放发展和摸着鹰酱过河的阶段,接下来需要更多的原创经济和风险投资,股市的作用需要大大提高。

美国的问题恰好相反:资本过于集中在短平快的风险投资,对长期、稳定、较低回报但事关工业化基础和长期稳定发展的长线投资严重不足。这样的投资上的马太效应使得涝的涝死,尤其是风头产业,眼下是人工智能;旱的旱死,所有其他,包括传统工业和投资长、见效慢的芯片等高科技工业都得不到足够的投资。即使在有利情况下,美国也“穷得只剩钱了”。

美中经济实力差别与美中股市是两回事。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