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大和”战舰之奇葩——有可能“转世”的——应急舵

       在“大和”级战列舰的尾部,有几块木板,这是干什么用的?

       是应急舵!

       用几根绳子拖曳的应急舵(临时舵)。

       如果战列舰在交战中,主舵被击毁了,或者被打坏了,固定在某个偏转角度,那战舰就得在原地打转,失去一切机动能力,沦为匀速圆周运动的靶子。

500

500

       战舰的舵会损坏,然后被固定在一个角度上?

       其实这种事情发生过,大名鼎鼎的“俾斯麦”就是死于舵失效。

500

       1941年5月26日,“俾斯麦”中了两枚“剑鱼”双翼机扔下的鱼雷后,其中一枚击中了尾部,它的舵在中弹后被固定在12度角上,战舰只能原地兜圈子。

       船尾附近并没有“油纸包”。

       编队司令刚瑟·吕特晏斯(Günther Lütjens)海军上将、舰长恩斯特·林德曼 Ernst Lindemann对全舰官兵开出了赏格,谁能潜水修好舵,可获十字勋章。

       然而历史毕竟不是玄幻电影、抗英神剧,当时“俾斯麦”号上没人能缔造传奇,获得这枚勋章。后来据说舰长林德曼准备让人炸掉固定偏转的舵——如果踩准了时机,在战舰圆周运动到某个点的时候,突然炸掉舵,倒也有机会走个直线跑回法兰西海岸。

500

       然而皇家海军萨默维尔海军中将不会给德国人上演传奇的机会了,5月27日,“俾斯麦”这个匀速圆周运动的靶子,最终被皇家海军超度。

       历史没有假设,但是如果战前,德国海军在和日本海军技术交流的过程中,不是那么着急地去参观“龙骧”、“赤城”号航母,搜罗航母的图纸,而是沉下心,仔细学习战前日本海军的损管措施,包括这种成本低廉、构造简单的应急舵,也许“俾斯麦”就能走直线,跑回波尔多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海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只盯着航母巨舰,我们只有沉心静气,系统学习,才能逐步追上海军强国,纵横七海。

       存在于细节之中的,不光有魔鬼,还有国运和生机。

       船舵至今都是一艘战舰的最脆弱环节,而应急舵,这种简单有效的东西,极有可能在现代的军舰上重获生机。

500

500

(图片转自网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