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农业规模化的不是技术,也不是体制,而是地理环境!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315172”推荐,来自《主要人口继续向城市集中,农村集中土地搞规模化农业,两难自解》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用户_315172添加】

  • susuk
  • 如果能把人当做最宝贵的,认识到只有人才能源源不断创造财富。如果能把房子看做是普通的生产生活资料,把错位的纠正过来。人口大城市化,农业规模化。
    不会有什么地方财政危机,不需要收房产税,也不需要收富人的高收入税,利得税。大量城市人口收个消费税就够了。

农业规模化,在很多地区其实很难实现,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体制问题,而是地理环境问题。

我家也是农村户口,有几亩田,我问过我妈,为什么我们那边不搞规模化种植,我妈给我的回答,让我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

我妈说,我们家那块儿,虽然地处平原,但是河流太多,小沟小渠数不胜数,田地是很破碎的,机械化成本太高。

我妈大意就是如此,于是我就在想,我们是不是一开始就搞错了方向?什么都引进国外经验,可是我们并不具备这样的地理条件,现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搞得好的地方,大多都有着成片的平原,水网也不会很复杂,但中国幅员辽阔,满足这样条件的地方并不多,不像美国,除了东西两边,中间是广阔的平原地区,我们无法照搬美国经验。农业无法规模化的地方,该如何发展?如果人全走了,必然只能一片荒凉。

有人说今天的中国可以填海造陆,为什么不能改变地理环境呢?我觉得这有些过于蔑视自然了,洞庭湖,鄱阳湖围湖造田,长江失去了重要的蓄水池,于是洪灾风险大大提高,近些年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点就是“退耕还湖”,何也?同样的道理,我老家长三角那块儿,水网密布是自然形成的,承担着很重要的生态环境功能,蓄水,排水等等,不是想改就能改的,而且花大成本去改造,还不如转变发展思路,一样可以实现农业致富。而遇山平山,遇河填河的路走不通。

我们家那块儿,现在大多搞大棚农业,种经济作物,以提高附加值,像美国那样圈一大片地搞规模化农业生产,并不适合我们当地的实情,而且在中国大多数地方都不合适,比如湖北,平原地带并不多,往西走更是群山连片。

最后,我觉得一切要结合实际情况,如果不能了解中国的地理条件,就纯靠理论去推导中国的发展道路,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