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已经远离农村孩子,在城市里接受教育的农民工孩子,算不上农村出身

【本文来自《“在北大,我没有遇到过真正从乡村来的同学”》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rderick
  • 真正的乡村的意思是什么?就我所知,我老家的县里有好几个考上北大、清华,他们随然在县里上高中,但从小的的确确生活在乡村,这算不算来自真正的乡村?

个人经历和观察:

上世纪——

在农村读小学,小学毕业,然后,被“某某县、某某市第一中学”掐尖录取,考进城读初中、高中,考上北大、清华的,体现不出多少城乡的差异性。我上世纪90年代的同班同学,就有2个例子。

小学没考上城市初中,在农村乡镇读初中,初中毕业再被掐尖,进“某某县、某某市第一中学”读高中的,因为农村初中三年的“掉队”,加之本就属于被掐尖的第二档次,这一批能考上清华、北大的,概率已经很小!

本世纪,特别是近10余年来——

城乡之间基础教育的鸿沟,以及孩子成长大环境的差异,已如天堑,农村孩子已完全输在起跑线上(当然,东部发达地区的乡镇村,肯定好一些)。在农村教养到12岁、15岁,就算个别孩子小学毕业、初中毕业,考上了城里的初中、高中,孩子们在农村12年、15年成长拥有的学校、生活环境,已经完全没有可能支持他们在以后的中学“应试教育”中,走进北大、清华。

从这个意义上说,北大、清华,已远离农村孩子,是不错的。

老家、户籍在农村,但从小在城市接受教育的“农民工”的孩子,算不上真正的农村出身。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