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悬河之殇 紧箍变金冠,大害变大利 ……河南7.20暴雨周年祭

2021年7月17至23日,河南省遭遇强暴雨,共有150个县(市、区)1478.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200.6亿元,其中郑州409亿元,全省因灾死亡失踪398人,其中郑州市380人。

这轮降雨折合水量近40亿立方米,为郑州市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的特大暴雨。500一年了,痛定思痛,诚然有天气不可预测,暴雨千年一遇的原因,更有我们应对失误的原因。老天的事我们管不了,自己的事总能够做好。但不应该叫人祸,没有人祸。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应该属于是失。人们认识事物,总有个过程,总有个学费。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换一个角度看,天降大雨,是对这方土地人民的厚爱,水者财也大水大财。相当于天上掉下金元宝,只不过没接住,砸破了脑袋砸伤了脚而已。感觉总有办法能接住这个金元宝,化害为利,化大害为大利。

不但不会造成1200亿的损失,还会额外增加百亿的盈利。!

天,可能吗,有这样的事?

有!这个实施的关键,就是修建傍河调蓄库(暂名)。即依傍黄河地上悬河的高河堤高水位,建调蓄库。

具体举例而言。在郑州和开封之间,依托黄河悬河高位河道,再建一高水位调蓄水库。500开封段河堤已经高出地面20多米。总能找到地方建这个调蓄水库,也不难建,没有任何的技术上的难度。假如这个调蓄库长10公里宽3公里深30米,这个调蓄库的库容接近10亿立方米(图),去年大水而言,大马力鲸吸式抽水机,突突突望调蓄库里面抽水就是了。黄河左岸新乡一侧再建一个的话,40亿的雨量,基本就消化一半了。何况还可打开闸门,从调蓄库向黄河反向输水。.......基本就无灾害可言了。这样,黄河的地上河,就能成为本地的泄洪河道了。

稍后,把巨量的水量存蓄之后,或居民供水或生产用水,又是一笔好大的财富。因为借助了地上悬河的高水位,之后的一切用水,都是自流,自然而又经济。

去年暴雨而言,抽水机多得是,中原经济发达地区,不缺抽水机。但是水没有出口,往哪里排?拆了东墙补西墙,抽了南水淌北水。还是在淮河水系内部循环,把淮河水系下游也搞得紧张兮兮。本地而言,不再有洪水暴雨灾害。淮河的防汛压力,也大为缓解。

黄河以北的新乡也是同理,海河下游的防汛也同样缓解。5007月过后,至9月底。黄河汛期又来了,郑州花园口水位,90.85米,接近警戒水位。也很简单,打开闸门,把黄河水引入调蓄库就可以了。 整个下游多建几座的话,哪有汛情可言,就怕汛小呢。据资料,黄河每年的入海总量580亿,几个调蓄库,汛期的那点水就搞定了。......每年用不着提心吊胆防汛了。(当然思想不能麻痹大意)

黄河地上悬河,已成为国人的心病,悬在头上达摩克利斯剑,孙悟空戴在头上的的紧箍。每当汛期来临,就像唐僧咕咕噜噜念咒,下游人民就开始头疼了。连伟人也忧心忡忡地问,黄河涨上天,怎么办?按此操作,似乎无汛可言。紧箍变金冠。500几个细节展开讨论下。

之所以强调依托黄河高位河堤,是因为黄河下游已经地处中原地区,经济社会发达,人口稠密,依托原有河道,可以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占地及拆迁。原黄河河堤,就是一面堤了,省去一堤之劳。依河而建感觉也是顺应自然,协调和谐。打开闸门,河库连通。

这工程非常简单,不像在黄河干流河道中的,比如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等等,在河堤外。具体工程实施,就是挖掘机突突突挖就是了,蓝翔技校生也干的,中间挖深蓄水,挖出来的土正好筑堤。再次就是水泥砌块,农民工也干的。有心实施的话,秋后动工,来年的汛期之前完全就可以实施,工期一年足矣。

黄河已有的水利工程,因为在黄河河道干流内非常慎重,所以从勘测、实施到竣工持续十几年,而这傍河调蓄库一年时间就是绰绰有余,可谓短平块,而意义又是巨大。就像点穴,一点就是奇效。

从各方面的资料看,上中游的黄河干流河道,该修的工程已经都修了,意义非常重大,但是调蓄能力也已经是极致了。像去年的郑州暴雨,三门峡小浪底工程岁近在咫尺,也只能是干看着发水灾,无能为力。郑州以下河段下游而言,干流河道已经是地上悬河,确是无法像上游那样,依托两岸高山峡谷,再建相关水利工程。而长约近千公里的下游河段,却没有一个像样的水利工程,道理讲也是不合适的。应该有大型的调蓄工程。

在干流河道再建任何工程都是不合时宜的,必须是在河道之外,依托原河道建调蓄工程。目前来看,下游除了众多的引黄闸可以小量引水以外,确实未见有这样的工程。在气候异常甚至气象武器的背景下,这种调蓄库应是基本的标配。500本文是本意是作为一种基本的水利工程来行文的,就像小浪底、三门峡一样,这是下游基本的水利工程,碰巧有去年郑州暴雨的例子,只是借这个例子说这个工程而已。如果没有这个暴雨,照样有这篇文章创意,照样有这个工程的想法。换言之,河南这样的暴雨,总会有总会来的,只是时间地点的不同。

另一个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目前黄河山东东营入海,黄河泥沙大约以每年20-3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填海造陆。渤海是我们的内海,是咱自己的一亩三分水,按这个速度,不出百年,渤海就是死海。整个京津华北辽东.....不堪想象,简直是自闭命门自断呼吸。怎么看都像是象棋中,自己塞了自己的象眼,如果这样,对方可就打闷宫了。500傍河调蓄库,可破这个局。具体思路,黄河水,通过几个调蓄库,分几路走淮河水系,江苏地段入海。比如郑州段走贾鲁河,开封段走汴河,山东段还没想好,总能找到合适地点,避免一路水量过大。就像小浪底,每年调水冲沙,这几个调蓄库,也开足马力,使劲冲就是。黄海是公海,造地尽情造去。很快就造地到钓鱼岛琉球岛了。 再者江苏人聪明能干,多出的土地又能创造更高的价值。500当然,山东东营入海和江苏入海的量,或四六或三七,是完全可控的。或者,模仿南海造岛的办法,挖泥船突突突,解决泥沙问题。

(目前三门峡小浪底调水调沙,虽然降低了中下游泥沙淤积,但增加了渤海自塞象眼。这个状况必须改变。否则,某些部门就是千古罪人)

不难看出,这个工程,使中国水网得到了最大限度得到了完善沟通。黄河长江淮河海河,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效益最大化。

感觉就像一盘棋中的一步好棋妙手,全盘皆活一样。困扰黄河多少年的问题,抗旱、黄河冬春凌汛夏秋洪汛、下游地方防洪、沉沙,甚至旅游道路生态等等,统统解决,或者最大限度最优化地得到了解决。

希望早日实施这一工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