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这一学科,不论东方西方,本就是为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计算问题而产生的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385231”推荐,来自《任正非说,华为有几百位数学家;然而在丘成桐看来,那些人只能认为是工程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认为,数学这一学科,不论东方还是西方,本就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计算问题而产生的。

.

中国古人有“象数理”之说,面对自然现象,先进行抽象化(取象),然后进行数学推演(术数),最后找出背后的原理(穷理)。

.

而西方人,无论是传说中阿基米德计算浮力和用镜子反光杀死敌人,还是欧洲进入文明开化后计算历法,进入火炮时代后计算弹道,进入大航海殖民时代时计算方位,航道,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

因此,作为一个数学家,人为地把数学分为,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将两者割裂开来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

举一个外国的例子,图灵,英国数学家,公认的计算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

.

图灵的三大成就,第一个是1939年秋,他应召到英国外交部通信处从事军事工作,主要是破译敌方密码。曾经运用自己的逻辑学和密码学知识,帮助英国军方破解了德军著名密码系统Enigma的密码。

.

第二个是从事“自动计算机”(ACE)的逻辑设计和具体研制工作。1945年图灵被录用为泰丁顿国家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他写出一份长达50页的关于ACE的设计说明书。这一说明书在保密了27年之后,于1972年正式发表。在图灵的设计思想指导下,1950年制出了ACE样机,1958年制成大型ACE机。人们认为,通用计算机的概念就是图灵提出来的。

.

第三个是“人工智能”,1936年图灵发表论文《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在论文的附录里他描述了一种可以辅助数学研究的机器,后来被人称为“图灵机”,这个设想最有变革意义的地方在于,它第一次在纯数学的符号逻辑和实体世界之间建立了联系,后来我们所熟知的电脑以及还没有实现的“人工智能”,都基于这个设想。1950年他又提出著名的“图灵测试”,并发表论文《机器能思考吗?》。这一划时代的作品,使图灵赢得了“人工智能之父”的桂冠。

.

那么问题来了,按照丘成桐教授的说法,图灵只能算是工程师,不算是数学家?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