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关于锑的背景知识
【本文由“EVA04”推荐,来自《美媒:美国弹药武器供应链完全依赖从中国进口锑,国会议员寻求立法摆脱对华依赖》评论区,标题为EVA04添加】
补充一些关于锑的背景知识吧。锑的用途里大头是三氧化二锑做塑料阻燃剂,以及颜料、玻璃澄清剂、化工催化剂,另外锑铅合金做铅酸电池。至于在武器里做红外半导体器件和雷管、发烟剂的锑,用量和锑的总用量相比非常少。网上的数据是:“目前世界锑消费结构比例大致为:阻燃剂70%,蓄电池10%,化工10%,搪瓷和玻璃4%,其他6%”,不同年份消费结构的具体数字会变化,但是这些年大体规律是不变的。
按照国内的统计,2020年锑矿的年产量(折合成纯锑),我国约8万吨,占世界半数(产量和占比都在逐年下降,说明国家对锑资源开发的调控起作用了);锑制品出口折合纯锑大概10万吨吨出头,当中的差值是锑矿的进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锑矿进口国(主要出口国是俄罗斯和塔吉克斯坦,其他国家的产量占比很少),且进口量大体上逐年增加,锑矿和各种锑初级产品的进口折合成纯锑大概每年2~3万吨。随着国家对锑矿的管控,未来国产锑矿的占比可能还会继续下降。锑产品的回收也会是未来锑的来源之一,虽然添加进塑料作为阻燃剂的锑恐怕很难回收(除非随废塑料一起做成再生塑料),铅酸电池里的锑是能够得到回收再利用的,目前国内汽车电池回收产业尚不成熟,未来大有可为。
军工行业只是锑的一个“小众”应用领域,毕竟各种高精尖领域的用量都不大,塑料阻燃剂和催化剂、汽车用铅酸电池等才是大头。当然了,考虑到锑的稀缺性和在很多领域的不可替代性,锑的战略价值是非常重要的。个人认为,锑的问题,和稀土一样,曾经我们确实存在贱卖资源的现象,但随着国家的管控,锑矿开发都收归国有,私挖滥采已经被遏制住了。反过来想,曾经的疯狂开采和廉价出口,也打压了国外的相关开采冶炼行业,毕竟矿山开发的前期投入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金属的分离提纯更是高科技(比如我国的稀土分离技术领先国外10年),相关产业链一旦断线,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给了我们利用这些战略金属的优势供应链地位维护相关产业的利益乃至国家利益的机会(尽管我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自己脚下的资源终究是有限的,我们要用好上述优势地位,一方面是强化话语权定价权,另一方面是走出去利用海外资源,在维持战略金属的全球供应链龙头地位和保护性开发自己的资源之间求取一个平衡。
至于美国嚷嚷的军工行业战略金属面临中国的断供问题,我倒是觉得这主要是美国国会和相关利益团体借中国危胁论要钱罢了。毕竟美国军工业用掉的量和美国的总用量相比并不算多,除非全面断供美国(在美国嚷嚷着全面脱钩的大背景下,我们也需要认真地推演这种情况了),否则我们很难用这些战略金属去精确定点打击美国军工,我们的出口也很难简单地用“资敌”去概括,更多地是正常的国际商贸往来。不过随着我国的产业升级,低价出口初级制成品的时代应该要过去了。既然国家已经把锑纳入战略资源进行管控,更重要的是随着我国的国际话语权提升,我相信未来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希望媒体在引述相关新闻的时候,能够更加全面地介绍我国的相关行业情况,而不只是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