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们,为啥我们律师、医生、会计师的社会地位和薪酬,都远远比不上欧美同行?”
感觉欧美人从事这三个职业,就是社会精英、财务自由;而我们中国人从事这些职业,就是个普通打工人,为什么会这样? 还是我的错觉? 有么有前辈给指点指点?
一个职业想要获得高薪,要么是正好赶上产业风口,要么就是人为制造供给不足。
拿美国来说,美国是没有法学和医生的本科专业的,而法学专业和医学专业的学费本身也不低。这也就意味着,能读法学和医学的绝大多数家庭背景都还不错,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再加上它本身的培养也比较严格,这样下来这些职业自然就是社会的高收入群体了。
关于这一点,也可以看个之前媒体搞个大新闻的数据:
近日,一则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标题令人“沉重”:“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年轻人为何不愿穿白大褂”?60万医学生,居然有50万人不愿意从事医学专业,文章的结论是,医学生之所以放弃医学专业,是因为就医环境差,医生工作量大,医生待遇差等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医疗资源的严重缺乏和人民群众卫生情况的极度落后,为了迅速改变这种医疗资源几乎“空白”的局面,国家推出了快速培养大批医务工作者的政策,中等卫校、医学专科学校、甚至“赤脚医生”制度,应运而生,为中国医学发展、人民群众健康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我国医生队伍规模在不断扩大,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普通高校医学专业不断扩招。1999年,普通高校医学专业招生数突破10万,2010年达到53万。截至2016年底,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超过1000万。根据最新数据,有些地区的每千人医生比例,已经高达4.06,达到了国际先进的卫生水平。但是,在这支庞大的医生队伍中,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共319万人,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医师只占总数的51%;全国全科医师共20.9万人,仅占医师总数6.6%,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所以,无论从学历还是专业水平上看,中国医学人才都存在短板。……中国缺少的不是普通医疗资源,而是高精尖的医疗资源。中国缺少不是医学数量,而是医学创新。在美国,一个高中毕业生,要成为一个专科医生,必须历经大学本科、医学院教育、规培教育、专科培训,一般至少需要16年时间。而中国,仅仅需要医学教学(3年或者5年),简单规培后就能从事临床工作。国外的医学生录取分数线非常高,而目前中国居然还在录取二本、甚至三本的学生。美国每年医学毕业生大约在12000左右,而中国每年毕业生居然达到几十万。
不讨论体制问题,就说毕业生人数,中国的人口是美国人口的4倍,但按照50多万的毕业生人数计算,中国每年的医学毕业生人数是美国的40多倍。
比中国更猛的是古巴。古巴的总人口只有1000万,放到我国也就是个普通省会城市的体量,相当于美国总人口的1/30——但就这么个地方,医学院校就有20多所。其中,哈瓦那医科大学这一所学校的在校学生数量就有3万多人。
这种天量的医生供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古巴人看病非常便宜,以及古巴仅用相当于美国不到1/10的人均医疗支出,实现了比美国更高的人均寿命。
当然,你要说医生整体质量,中国这种以普通本科为主的医生团体,跟美国那种以TOP院校医学院培养出来的以硕博为主体的医学生,在水平上肯定没得比。但话说回来,现实中疑难杂症的发病率也没那么高。很多普通的县城医院的医生,可能看不了什么绝症,但要是大多数的日常疾病,肯定是能治的。这就已经足以把人均寿命提上来了。
至于会计师,那就算了。美国会计师的起薪别说跟医生比,就是跟很多普通的工科专业比,都算不上有优势。
中国的医生想要像美国医生那么挣钱也简单,首先把211水平以下的医学院全部取消,211以上的招生名额砍一半,然后医学院只进行硕博层次的教育。那时候医生肯定是毫无疑问的社会精英,但你能不能看得起病就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