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合理的人才构成是老中青三结合

在一些著名招聘网站上看到个别公司招聘某个职务时会写上一条:年龄35岁以下,其它的,还包括什么这个如何,那个如何,这个那个又如何。

你选萝卜白菜呢?

我就纳闷了,你这个招聘员工的部门经理和HR(人力资源)多大了?没有超过35岁或者等于35岁或者已经超过35岁吧?因为只有这三个选项。

无论哪个选项,你都是给自己挖坑。

你以后不在这干怎么办?或者你一旦因为工作失误或其他原因被辞退,年龄正好超过了35岁,你怎么理解当初自己制定的这条规则?别的企业也这样对待前来应聘的你,你会怎么办?

抽自己的嘴巴子都来不及了。说你是个大傻子都是夸你呢!

我知道你,作为招聘者的本意是怕别人跟你竞争,对吧?你就能保证自己永远占据目前这个位置吗?难道永远不会有比你强的人,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你的公司或部门吗?

你企业招聘的员工又不是为了和公司绑定结婚。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谁说会一辈子在一家公司工作。年轻不年轻对公司有关系吗?

没准人家年轻人看你公司给的钱太少或者没有多大发展前途,学不到什么东西,直接拍屁股走人了。人家屌都不屌你。甚至临走的时候,还会问候一下你们全家。

那些踏踏实实、一丝不苟、不离不弃、年富力强的员工不香吗?

凡是懂一点企业管理的人,一看这些个别公司的作法就知道这是个雏!

什么意思呢?太嫩了!

正确的做法是:谁有能力给公司做出更多更好更大的贡献,或者谁伴随公司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能够起到支撑作用的,谁就是公司招聘或者重用的标的。

从企业家的角度来说,你非得人为地划出一条并不存在的所谓职场红线,那不是有病,你是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吃相难看!

企业家急功近利,甚至弱智,员工也会急功近利,也会弱智。这叫言传身教。

如果站在部门经理个人自私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他不可能再招一个比他更强的竞争对手过来吧?

那么它的后果就是:容易造成武大郎开店,不招个高的。

直接导致的结果呢?作为企业家或者老板,你肯定明白这里的利害关系!

其实,说白了,就是小人在挡道!

你的企业永远上不了更高的层阶。

知道欧美企业是怎么招聘的吗?

几位大领导(都是理工出身)桌子上都有几页表格。他们跟你天马行空式地谈话,内容宽泛,从生活入手到专业技术,无所不包(当然,以专业技术为主),话题轻松,气氛活跃,让你失去警惕,然后,他们不经意间,会时不时地在表格的每一个栏目的选项上为你打分(选择打勾。分数从1至5分),直到填满这几页纸。满分应该是几百分,忘记了。

-----后面的,省略了。细节和过程那都是非常专业的。因为人家的企业至少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了。

欧美企业就是这样,进去很难。但进去以后,非常宽松。他们信任你。你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就行了。工资及各种待遇肯定也不错。你的同事可能大多都是海归,或许每周三下午还会有外教来会议室当面辅导英语(听不听随你,这就是一种福利)。

招聘人员的构成中,各个年龄段的都有。年龄越大,可能能力越强,越是精英。

有人说,这样容易造成原来的工作团队失衡,不好管理。

分权不会吗?再成立个小组,给一些别的项目,不行吗?

最牛的公司微软的工作方式是什么?网上有云:“给你一个抽象的任务,让你具体地完成”。

既然有人辞职需要重新招聘,为什么不招聘更好的,难道就为了招聘比那个辞职(辞退)的还差吗?

这位经理怕别人的能力威胁到他,说明这个经理的水平不咋的。该换的人恰恰应该是他。

所以说,招聘员工的时候,大领导要出马。这是你自己的企业,谁为你拉车你都不知道,能行吗?是骡子是马,你不得让他溜溜吗?

年轻人就不好吗?年轻人太好了。工资低,成本小,活力四射,一步步进级,有力于员工各层次合理匹配。而且在顶级大佬的带领下,能够不断地上手,技能迅速提高,自身获益良多,企业可以花很少的钱一起干大事。领导当然喜欢了。这是双赢!赢两次。

这就是为什么原来大国企的人才构成是“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因了!

重要的话说两遍:最合理的人才构成是老中青三结合!

这一条在当时的现状下(改革开放之前),也是非常合理的布局。因为大型国有企业没有权力随便开除或者解雇企业的员工。要开全体职工代表大会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进了大国企就等于端起了铁饭碗。人人羡慕。企业免费分房,儿童免费入托,小孩免费上学,职工家属免费看病,有免费的上下班的班车,电影院,图书馆,舞厅,游乐室,应有尽有,工会每个月都会发放劳保,还有其他各种福利待遇。现在的企业如果还有这些内容,那真是爽死了。这样的铁饭碗还怕招不到人吗?

知道为啥现在的企业没有吸引力了吧?

现在的企业要想改变现状,试试这些老办法:企业提供免费暂住房也行(免费分房几乎不可能了,除非格力),儿童免费入托,小孩免费上学(没条件的企业,可以提供教育补贴),相当于职工家属免费看病(医保不能报销的部分,企业报销),有免费的上下班的班车,电影院,图书馆,舞厅,游乐室,应有尽有,工会每个月都会发放劳保。

总之,没这些条件的多给点钱不行吗?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到企业去上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员工大规模下岗造成的恶果,让工人阶段的重要性和价值观直接崩塌。

这一条直接省略了,就不说了。

怎样让工人阶级重新成为领导阶级?解决他们的待遇问题,这是最根本的问题!不管你是国企还是私企。

你不能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吧!人家年轻人凭什么骨瘦如柴地累死在你的马车下?要死也不能做个饿死鬼吧。企业家朋友,你玩命地给他们钱,你把他们活活撑死不行吗?

他们的家人数着一捆捆大额的钞票,累得手都抽筋了,逢人都夸这个老板太好了,认你当干爹都行。

然后呢,他们牺牲自己的一切爱好和时间,甚至跟老婆亲热的机会都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工作中。甚至梦里也会高喊:老板,你就累死我吧!我挺得住!

为啥?你给得钱太多了。

一个岗位,你给出年薪五万,聘来的可能就是个保洁的。如果你给出年薪一千万,估计全世界最顶尖的人才都过来了。你的企业能不厉害吗?

反之,从另一个角度讲,作为工人阶级的你,也要不断地全面地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素养,让自己的能力能够胜任那个年薪五万、十万、甚至一千万的岗位!

你不能光会拧个螺丝,或者光会打个Word 文档就哭着喊着要年薪过亿吧!除非你是董事长的亲爹!

作为一名员工,你要抱怨的不是企业和老板,而是你自己。

因为从今天开始,你要学会并拥有那个年薪百万或者千万的技术和能力!

这才是你应该时时反省的着力点。

只有这样,企业和员工才会共同壮大、成长和发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