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罗永浩批评预制菜的消费者,实际损害自己利益

罗永浩如果批评西贝菜品质量差,或者价格高,我都没意见。但罗某批评西贝的,是使用预制菜,却是找错了靶子。尤其带动了众多消费者同声批评,这存粹是损害消费者自身利益的行为。

首先,预制菜本身就是餐饮业的正常做法。

中餐中的红烧肉,东坡肉,酱大骨等这些需要时间的菜,难道能等顾客来了再下锅?所有餐馆都是预先准备到一定火候,顾客点菜了再加工一下上桌。某些高端菜,如佛跳墙,就更是如此。

西餐也是如此。德国最出名的烤猪肘,需要先炖煮,再烤两次,才能做到内里软烂,外皮焦脆。餐馆都是提前准备好,只留最后一次烤焦外皮的工序。匈牙利的国菜“古拉什” - 红酒炖牛肉,也是提前炖好,顾客来了再上桌。法国的红酒炖牛肉,也是如此。而且,某些餐馆都是提前一天炖好,认为在酱汁里泡一晚会更进味。西餐厨师还会特意点出,他们是用炒面粉增稠,比中餐的淀粉勾芡增稠要好。因为可以隔夜,而淀粉勾芡隔夜会澥掉。

美国的餐饮,麦当劳,肯德基,赛百味,哪家不是预制菜?最流行的外国餐饮,墨西哥菜更是全套预制菜:玉米饼卷一切的玉米饼是预制的,卷的烤猪肉和牛肉也是预制的,鹰嘴豆泥也是预制的。。。。

其次,预制菜是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

最先进入现代工业社会的美国,开发了大量预制菜,麦当劳,肯德基就是这种工业化的代表。在美国的中餐馆,没有哪家还在由自己的厨房切配所有原料,而是大量直接采购工业化准备好的西兰花,胡萝卜片等。美国中餐馆里最普遍的两道菜:黑椒牛柳和甜酸猪肉,大多数的小餐馆其酱汁都是配好的。只有少数高档中餐才自己配酱汁。因为这样才能节省昂贵的人工。

美国超市里的各种预制菜更是琳琅满目。

而中国,随着经济的进步,尤其是人工成本的提高,必然走向预制菜。尤其是现在遍布各大商场的连锁餐饮,更是使用中央厨房来预备材料。只有这种高度组织化的细分处理,才能确保品质一致,并且大幅度降低各分店的人工成本。

如果不允许使用预制菜,几乎所有连锁餐饮都无法经营下去 - 不说成本,单说品质控制就无法保证。

如果倒退到要求各个餐厅都不再使用预制菜,各个餐厅只好自己准备原料,只会使得采购成本,厨房面积,备菜成本等等大幅度提高,最后反映在菜品价格上就会大幅度提高。或者,只能准备有限的菜式。

如果追求不要预制菜,就等于要求今天的餐馆都像高档私房菜 - 它按照自己的安排准备菜肴,顾客无法选择,才能确保一些功夫菜可以上桌。但这是普通大众们能够日常支付得起的吗?

最后,预制菜是现代餐饮的必然方向,大众关注的应该是品质和价格。

预制菜可以做到物美价廉。北京南城地区,有一家著名的连锁餐厅“南城香”,号称餐馆杀手,开到哪里,哪里的小餐馆就倒一片。就是使用预制菜。但这家餐厅品质控制很好,价格亲民,性价比极高。早餐有3元的自助粥:皮蛋瘦肉粥,南瓜小米粥,绿豆粥,胡辣汤,豆浆,牛奶,橙味饮料,随便喝。中晚餐的牛肉饭,酸菜鱼饭等都是二十几元。品质,口味和价格都比旁边现炒的小店好太多。小店老板常常强调自己是现炒,仍然门可罗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