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股市只有少数人成功?
新冠疫情持续存在,全球局势动荡、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投资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甚至全球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已经远远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情况。
据5月23日,世界经济论坛(WEF)最新发布的《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显示,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活动将衰弱,通胀率将升高,粮食不安全[1] 状况将加剧。有三分之二的首席经济学家预计,发达经济体的平均实际工资将在短期内下降,更有90%的受访者预计,低收入经济体的平均实际工资也将下降。
凛冬将至。
如此困局之下,更多的普罗大众会涌入投资市场,希冀通过股票、基金等投资行为来为自己的资本保本,甚至触底反弹。
资本市场还是我们可以押宝的未来之地吗,为何普通人总是很难在股市中赚钱?想要成为一个能够抓住机遇的优秀投资者,最重要的核心是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观察华尔街多年,报道过亚洲金融风暴、互联网泡沫破裂、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等重大金融事件的美国知名媒体人史蒂文·西尔斯是怎么说的吧。
本文亦为《不屈不挠的投资者》一书前言,小标题为编者所加,转载请务必标明来源及出处。
贫者恒贫?贫富人群间金融知识的认知差距威力有多大
现在全世界都认识到,金融危机拉大了富人和穷人的差距,甚至可能是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永久地固化了这个差距。收入差距问题,原本是一些经济学家在钻研的课题,过去常在一些高深的金融刊物中出现,现在却成了畅销书的主题。全世界的主要城市已经成为富人的主战场,他们争相在这里购买资产,炫耀财富。
21世纪第一次大型金融危机暴露了一个更加罪恶的现实,即金融知识上的差距可能会比传统的社会经济阶层之间的差距更具有破坏性。由于现代社会日益复杂和专业化,越来越少的人能够掌握必备的竞争技能,因此这种认知差距可能将进一步扩大。
毫不夸张地说,这已经成为一个对于全民都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因为我们当中越来越多的人必须依靠金融市场来支持我们退休后的生活所需。这种金融知识缺口如不能及时补上,人们向上攀登的脚步或将受到牵绊,改善自己和家人生活的希望可能就会落空。
这个问题究竟有多么严重呢? 世界最大的投资管理公司贝莱德公司(Blackrock) 认为,这是一个全球性现象。一项针对来自 12个国家的 17000余人的问卷调查发现,只有 27% 的人对投资股市感到舒适。贝莱德公司所做的《把脉年度投资者》问卷调查也发现,全球只有不到50%的人认为他们掌握储蓄和投资的相关知识。
股票仍是解决普通人长期资本需求的最好方式
现在,人们每天面临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大家都竭尽所能做到最好。我们辛苦工作,却只能勉强过活。我们努力想要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希望能够有足够的钱来支付每个月的账单,最好还能攒下一点儿,以备支付退休后的开销或者教育和医疗等生活中一些大的支出项目。
目前看来,股票市场很可能仍是大家用来解决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许多长期的需求的最好方式。以危机后期的复苏情况为例:2014年二季度末,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 2008年1月的 7500点左右翻了一番。
但是,另外一个现实就是,多数人在股市上的成绩赶不上市场平均水平。没有受过培训的投资者基本上都被套牢,很多人到现在还未解套。股市崩盘后,高速上扬期随之而来,但他们并没有参与到这一过程中。直到今天,一些文章和问卷调查显示出,大多数人仍然害怕股市。
而富有经验的投资者的情况就好得多。他们在 2009年3月前后重新进入市场买进股票。他们认识到这个时机是正确的,因为投资者情绪极为负面,美国政府和其他国家的政府正在制定规划和政策来化解持有股票的风险。对于这些人而言,很多人没有涉足金融危机最糟糕的时期,而后危机时期的股市大涨又为他们创造了大笔财富。
老百姓投资现状:缺乏知识、贪婪、跟风买卖
同时,许多寻常百姓继续持有现金。尽管这意味着他们的资产在缩水,但他们依然在这样做。通货膨胀率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还很低,但是仍然要比多数银行提供的利率高。从金融的角度来看,这些人的实际回报率为负值。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罪魁祸首华尔街恰好是能够帮助大家走出这些困境那个人。有人可能会说,处理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是进行长期投资。这个观点没错,但不太现实,很少有投资者有足够的金融自律精神,在股票价格下降时不惊慌失措。
同样,当股票价格突破历史纪录地大涨时,很少有投资者能够头脑清醒地分析经济形势和市场条件。买进并持有的投资策略,对很多人而言只是一件应该做的事,就像应该多吃西蓝花、多运动一样,但实际上,面对快速致富的欲望,或是不知道该何时出手的疑虑时,这个策略最终还是被抛弃了。
我逐渐认识到,多数人把自己称作长期投资者,实际上指的是他们在股市上投入的时间很长,而并不是持有某一只股票的时间长,这是关键。花了30年时间在股市上,和30年间持有一个精心配置的股票组合,是不一样的。
大多数投资者似乎在他们生命的不同阶段,制定了不同的投资策略。
他们通常始于天真,去购买新闻里推荐的股票、朋友或同事推荐的股票,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贪得无厌。
在亏钱时,这些投资者通常会走向下一个长期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更加谨慎,至少看起来比较谨慎。他们也许会投资更多,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其他的收入更多了,然后投资股票,就好像是选举投票一样,是一个成年人该做的事。
等到快退休的时候,这就到了第三阶段,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不能再承受巨大的亏损了,于是就采用更加小心翼翼的方式,将风险管理放在投资收益之前,更加关注分红和收入。当人们认真为退休做准备的时候,通常已经有了好的投资意识,也就是说部分老年人比年轻人投资智慧更好。
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的投资收益都不如股市的增长,如果股市一年涨了20% ,投资者的投资组合涨幅通常都会小于这一数值,华尔街非常明白这一点。
投资者爱买那些正在上涨的股票,因为他们认为价格会继续上涨,而当价格下跌的时候,他们会卖出股票。这是行为金融学最为基本的一个教训,唯一比希望大赚一笔更加强烈的投资者情绪就是担心会亏损,尤其是会损失一大笔。当投资者亲眼看到曾经高涨的股票大跌并意识到已经亏钱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恐慌抛售。然而他们从来就没有意识到,如果继续持有往往是更好的结果;也从来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决定是错的。
你应该高卖低买,这些简单的话,往往都是真理。
在 2007 年的次贷危机中,我正在担任《巴伦周刊》的专栏作家,对于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和朋友、家人谈话时聊到的问题深感担忧。我听到了许多投资顾问欺骗客户、客户欺骗自己的故事,许多人投资于那些他们根本不了解的金融产品,并且那些产品与他们的年龄、 收入、投资目标均不相符。
从市场运作方式学起吧!华尔街一直在利用金融认知差割韭菜
说实话,华尔街非常复杂,它从认知差中获益并继续维持认知差。有些问题确实很复杂,但是如果你能准确了解你的行为,那么你也能了解股市上发生的大多数情况。虽然有些事情是深奥难懂的,但即使是华尔街上也少有人了解那些东西,你就更没有必要去了解了。
纽约股票交易所 图源:unsplash.com
我强烈地认为,人们需要直截了当地去讨论投资和市场。我在《不屈不挠的投资者》中试图用平白、直接的语言来介绍我的观点。我的目标是,通过这本书来介绍一些核心的事实、观点,以及有经验的、成功的投资者经常使用的规避投资风险的一些原则。
我试图综合所有相关的信息,以使一个没有经过实际投资培训或没有经验的投资者,在投资和做金融决策时能够运用合适的观点和分析框架,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读者去弥合认知差。
曾经有人对本书提出意见,希望提供更多的内容。我没有这样做,主要基于两个理由: 一是人们不愿意读厚书,二是金融类和投资类图书往往会吓跑读者。
在书中,我尽量照顾到读者的阅读习惯,努力平衡书的深度和范围。投资的真谛在于市场在不断地变化和演进,我会尽力给大家提供一种不同的原则和方法。
拿破仑曾说过:“ 我有时是狐狸有时是狮子,统治的秘密在于要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是前者,什么时候应该是后者。”投资也是这样。
我坚信,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我们必须自立,并足智多谋,就像我们的前辈一样坚强地开拓荒野,建立国家。我坚信我们的子孙后代将面临一个更加不同的未来,我们有责任做聪明的决定,帮助他们。
诚然,股票仍然是最好的投资渠道之一,或者是最好的获取巨额财富的渠道之一。因此,你必须了解市场的运作方式,避免华尔街从你身上赚更多的钱,同时反过来从华尔街赚钱。
以上内容摘自《不屈不挠的投资者:为什么股市只有少数人成功?》(史蒂文·西尔斯 著,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5月出版),版权归本书及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标明来源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