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0到1其实都是人类集体的事业,是人们以各种方式进行协作的产物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438147”推荐,来自《大陸或台灣那種0到1的工作太少,原創性的天才太少了,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北海懶農
  • 圖靈用機械解密碼,香農的通訊的數學原理,還有電晶體和IC的發明,遠的,牛頓算出月球的質量,

    那是何等的心靈結構!要什麼環境才能出這樣的人?

    是需要發展到一定階段,但不止於此。

    這是兩岸都要思考的事,就不必在這貶這岸拉那岸,兩岸處處在這較勁,抵消力量,也沒多大意思。

    這話,不進一步說,又會有一堆攻擊,不只大陸做這些沒意思,台灣做這些事,也很沒意思。

你所谓的0到1其实都是人类集体的事业,是人们以各种方式,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进行协作的产物。

计算机:

17世纪法国有一位“全能超人”帕斯卡,造出“第一台机械式计算机”只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后来,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制造出了一台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机械式计算机。英国数学家巴贝奇在19世纪20年代制造出的差分机,则会计算一些数学函数了。1936年英国数学家图灵首先提出了一种以程序和输入数据相互作用产生输出的计算机构想,1938年出现了首台采用继电器进行工作的计算机“Z-1”,1942年阿坦那索夫和贝利发明了首台采用真空管的计算机。

集成电路:

晶体管的发明也是科学家长期探索的结果。

1874年,布劳恩第一次在金属和硫化物的接触处观察到整流特性。1876年,亚当斯和戴依发现硒的表面会产生光生电动势。1879年,霍耳发现霍耳效应。在19世纪半导体的某些应用却已经开始了,而且应用得还相当广泛。1883年,弗立兹制成了第一个实用的硒整流器。1926年左右,锗也用于制作半导体整流器件。

早在1925年前后,已经有人在积极试探有没有可能做成像电子管一样,在电路中起放大作用和振荡作用的固体器件。1938年,德国的希尔胥和R.W.玻尔在一片溴化钾晶体内成功地安放了一个栅极。可惜,他们的“晶体三极管”工作频率极低,只能对周期长达1秒以上的信号起作用。

1939年,苏联的达维多夫、英国的莫特、德国的肖特基各自独立地提出了解释金属—半导体接触整流作用的理论。达维多夫首先认识到半导体中少数载流子的作用,而肖特基和莫特提出了著名的“扩散理论”。

古来如此,现在也是如此。当今中国的科技在一些前沿的领域和美国处于并跑的阶段,这都是因为有足够的经费。就像二氧化碳合成淀粉,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也是协作产物,和你举得例子发展过程并无什么不同。

所有的科学发现和发展都是建立在研究者当时的科学基础上的,本质上是没有所谓彻底的0到1的科学突破,过于幻想科技发展断崖式跳跃的人不是有其目的就是不懂得,不遵从科学发展本质的无知之人。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