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跨越过这个时代,大多数人会用更客观成熟的态度,看待《活着》所记录的年代

【本文来自《如何看待莫言暗示自己名气早不如当年,莫言在年轻人中是否火不起来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6168398702164
  • 《活着》----这文章虽然叫活着,却是一篇不断见证死亡的伤感文学,

    它流行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很多文人对国家和社会充满着失望,悲观,对欧美日发达国家无限地赞美和向往,这也许是与作者的出生成长和生活的年代有很大关系,通过《活着》故事情节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的社会非常不满,通过不断 死亡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吧,由于作者出生与成长,生活的时代与我所在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所以我无法理解作者当时的这种不满,

    但是文章中的一个事却让我非常震惊的,那就是赌博,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个拥有一百多亩的少爷,在当时也许是一个富裕人家了,竟然在一夜之间赌输了全部家产,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也让他从天堂中掉入地狱中,所有的悲剧都随之而来,如果不是因为赌,主人公的父亲不会摔死,母亲不会生病,自己也不用去抓药而被抓去当兵,后面一系列的事情都不会发生。

    在我看来,赌博就是死亡,远离赌博就是活着,这就是我读了《活着》以后的最大体会。

    这是我女儿写的读后感。

小说《活着》并不是你说的伤痕文学,也不是流行于改革开放初期,是1992年才出版,累积销量超2000万,至今还是中国十大最畅销书籍。

做为一个完全没有经历小说中描述时代的当代人完全能体会如今的人(不只是年轻人)为啥不待见余华的这部作品。如同我一直认为张大导演就是个妄为大师的典型的机会主义者。

在现实生活中,周边因赌博带来悲剧的真人真事和朋友说的身边人故事,比小说中更悲催的还真有。二十年前就听过,有人一夜将他人的5辆运输货车全赢了的真人真事…………

我小学初中就读的子弟校老师中相当一部分是经历过小说中尾期那个时代四十来岁的人。教育学生的时候时不时会讲些他们那个时代的经历。做为当时的学生普遍觉得这一套过时老掉牙了,但对他们讲的亲身故事会非常感兴趣,全班同学听的津津有味,连最调皮捣蛋的都会异常投入。初中班主任和物理老师都是十来岁下乡再到后来回城通过考入师范改变命运,嘴边常提到的就是他们条件如何艰苦,如何努力读书,你们如今这么好的条件却不珍惜。对于我们这类央企职工子弟总抱着恨铁不成钢心态,教育也异常严格。一方面是只要学生主动问他们,都会非常耐心的讲解,生怕学生没听懂,让成绩不好的学生周末、假期去他家里免费辅导。负面影响就是,班主任和物理老师都会对最调皮捣蛋的几个学生采取暴力,总认为他们会带坏班里的其它学生。我的小孩肯定不能理解这么爱学生的老师怎么会有这种行为,如同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不理解《活着》中的很多内容。

父亲在70年代末期做过干部科的调查员一年多,就是调查相关人员家庭背景和在之前特时期由于违法行为,由于那个时候他没结婚,部门领导认为很适合全国各地跑。父亲不会讲工作中的具体内容,因为需要调查背景的人基本上都没啥问题,很多人也是他曾经的同事或朋友。父亲讲的各种经历会对于小孩子的我兴趣有限,等我近几年有兴趣就小时候听他讲的一些事想再多了解些细节时,父亲因手术记忆力大不如从前了,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

即使有这些经历背景,多年前看《活着》小说,看到后半时令多愁善感的我最后放弃了,至今都不愿再看。小说中人物的愚昧令我难以理解和接受,甚至愤怒。富贵的老婆家珍挺着肚子到赌场找到富贵跪着求富贵不要赌,任打任骂,还被人拖到街上,回家后毫无怨言,家珍病了下地劳动干活,后来大家都饿肚子的时候,还回娘家揣回一袋小米。再后来家珍死了,富贵说家珍死了好啊,没有留下任何是非,清清白白,不像有的女人…………

虽然如此,我还是基本认同,《活着》是20世纪中文小说总标题这个评价!

近几年把父辈们一代人才看过的《巴山夜雨》、《戴手铐的旅客》、《芙蓉镇》这类电影全看了一遍,我很感谢有《活着》这本小说。我也很理解在中美竞争长期化的时代,控制总体舆论导向的重要性。但我相信,当我们跨越过这个时代后,绝大多数人会用更客观而成熟的态度看待《活着》所记录的年代。

当一个人更成熟更成功时,就会站得更高,眼界也更开阔,用更平和的心态看待自己奋斗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一个民族也同样如此!也只有如此,一个人,一个民族才能走得更远、更高!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