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怪象,视功名富贵如粪土的人,常常可以拥有世人可望不可及的功名富贵

比如,孔明视功名富贵如粪土,一生只讲理想、情怀,最后成为三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一言一行足以左右天下大局。

再比如,关羽视功名富贵如粪土,一生只讲理想、情怀,最后成为三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一言一行足以左右天下大局。

现实生活中也有一种怪现象,那就是许多人为了功名富贵费尽心机;混了一辈子,权势连孔明、关羽的一个零头也比不上;至于影响力,同样连孔明、关羽的一个零头也比不上。

这个并不奇怪,真正奇怪的在于,这并不影响他们居高临下的认为孔明、关羽太迂腐了,太没有心机了。问题是,人家迂腐、人家没有心机,却成了当时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你精明?你有心机?不知道混得,有没有人家丢的那点强?

用功利角度分析孔明、关羽一生的选择,难免会让许多有识之士狂喷,总而言之,你这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两个人都是当时最有权势、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孔明是蜀汉帝国的执政官;关羽是蜀汉帝国的常委之一。

尤其是关羽,他只是一个平民子弟,但是30多岁就混到省军级,50多岁混到副国级。

认为关羽迂腐、没有心机的人,如果在现实中看到关羽这样的成功人士,肯定会惊人为天人的。

用功利角度分析孔明、关羽一生的选择,难免会让太多有识之士狂喷的,因为你这是用办公室政治分析历史。

但是,如果说一个迂腐的、没有心机的、只讲理想情怀的人,能取得他们的成功,也未免真把历史当童话故事看了。

人家讲理想、讲情怀,那是因为人家眼界远远高于普通人。所以,人家才能取得普通人想也不敢想的成功。

普通人认为自己精明、有心机,其实那是因为他的眼界也就是小市民的眼界。所以,他一辈子精明、一辈子自以为心机过人,却是混来混去,连人家手指缝丢的那点东西都无法得到。

古龙作品中有一段话,大意是这样的。

那就是,原则就是规矩,凡是成功的人,都是讲原则的人。一个连原则也没有的人,怎么可能取得成功呢?一个连原则也没有的人,其实就是随波逐流的人,他自以为自己很精明、很有心机,其实一生都在蝇蝇苟苟中度过。

而古龙所说的原则,换成高大上的言词,其实就是应该为了理想、情怀、国家、人民、忠义、浪漫勇往直前,绝不要被眼前的利害所迷惑。

试想孔明不讲理想、情怀、忠义;关羽不讲理想、情怀、忠义;是不是会混得更成功呢?

在许多人眼中,如果孔明、关羽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择手段,肯定可以混得更成功。但是他们为了情怀、理想、忠义,却放弃了这一切。

其实呢,如果孔明、关羽真的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择手段,我们翻开三国历史书,能在字缝中找到他们的名字,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这种下三滥的人,不要说想青史留名了,就是想名动一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要说孔明、关羽这种正面人物。就是那些反面人物,哪个是见危险就退、见利益就上的人呢?如果一个人就这副德性,不要说他是平民子弟了,就算他是王公贵族、世代三公、世代两千石,恐怕也就配在历史上打酱油。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