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一定能使得人获得更多的恋爱技能?这可能是真的,也可能会培养一批又一批海王

【本文来自《高中禁止恋爱,大学疯狂催婚,这种模式本来就不健康》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坐等终点站
  • “恋爱”本身没有任何重要性,毕竟恋爱的幻想只是激素给人造成的错觉,我个人对这种东西的态度是相当冷淡的。但是不可否认,在现代中国社会“自由恋爱”仍然是主要的结婚模式,这就使得恋爱成为一种获得婚姻的技能,没有这种技能的人结婚就更加困难。
    除非你认同年轻人越来越广泛的独身思潮,或者认为应该把主要婚姻模式变成相亲或者包办,或者把求偶技能变成一门可以学习的课程,否则就必须给年轻人提供学习恋爱的机会,不然结婚率只会越来越低。
    人们在高工作压力下很容易“懒得”谈恋爱,如果此时还要付出学习成本,那就可能直接放弃婚姻或者靠相亲、介绍草草了事。而后者虽然不是没有成为幸福家庭的,但不可否认有更高的婚内不和、离婚风险,因为这种婚姻本身利益交换的成分就大于志同道合的成分。要缓解目前少婚少育的问题,我们一些固有观念应该做出改变了。毕竟中国人的社会观念从多生多育变成少生乃至不生,也就是几十年的事。几千年来被当成骂人话的“断子绝孙”短短几十年就能被很多人深以为然、身体力行,那么我们主动做出一些不符合传统观念但有利于民族延续的改变,也不是那么大逆不道的事。

“恋爱”本身就该是一门课程,而不是简单地自己去尝试,人类到今天,恋爱早就脱离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阶段,也脱离了动物凭本能去繁殖的阶段,“恋爱”不仅涉及两性问题,也涉及家庭,伦理,和道德,这就是“恋爱”为什么在今天必须应该是一门“课程”,而不是任由人们自己去探寻。

早恋一定能使得人获得更多的恋爱技能?这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培养一批又一批“海王”,而这样的现象并不是我们提倡的。“海王”本身,就是“恋爱”中过于追求技巧而缺乏道德的一种“结果”。

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关于“恋爱”的“善”的知识,今天应该被“普及”的。而是让每个人自发地去探寻,苏格拉底觉得人性之中就有善,而我更认同荀子的“性恶论”,只有后天的教化才能使人“向善”。

说回正题,我对早恋,持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态度。重要的是是否能让人们更高效地获得关于“恋爱”的道德的知识,没有这样的教学,早恋培养出的,也可能是有技巧而无道德的人,有这样的教学,早恋或者晚恋又如何?

“相亲”不是什么恶事,“早恋”也不是什么恶事,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其实根本无所谓。即使是“独身”,我也不反对,“独身”是反人性的,但也不过是个人的选择,注定成不了“大多数”。在这个前提下,不论何种形式,大多数人最终仍然会走向“婚姻”,所以我认为根本无所谓讨论“早恋”不“早恋”的问题,而应该注重人该“如何获得幸福”,而毫无疑问,一种充满“德性”的“恋爱生活”可以更大概率地为人们带来幸福。

我之所以提倡“恋爱”的道德,是因为现代社会的“放纵式”的“自由恋爱”,已经严重破坏了两性互信,再加上各种挑动男女对立的思潮的影响,女性“恐男”,男性“仇女”,基本上两性之间的信任已经破产。这种“破产”的根源在哪里?是提倡“早恋”能够解决的吗?我不认为增加接触这样简单的方法能够提高“结婚率”和“生育率”,更重要的应该是重新建立起两性之间的“互信”,普及男女交往的正确的“知识”,如何“互相尊重”,而不是“一见到女性就脸红,话都不敢说”,也不是某一方成为另一方的“舔狗”。我身边很多朋友,追女孩子时的“小心翼翼”,我都已经看不下去了,这根本不是健康的方式,真正尊重女性,是把对方当成和自己平等的人,不因为她的性别而对她高看或者低看,更不要因为性别贬低自己。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