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就是在我国是有一定现实需求的,我简单提几个方面

【本文来自《别自以为是认为特高压更经济实惠》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个帖子是观网某些网友常会犯的一个点,明明缺乏专业领域知识,只靠网上个别专家和二手资料,就去评价一个国家级别的战略工程。自以为是这四个字,是要原封不动还给你的。

特高压就是在我国是有一定现实需求的。我国的能源资源分布和用能需求分布过于不平衡。在能源资源分布上,这不光体现在传统的煤炭、油气集中在西北部,水力集中在西南部,还体现在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上,东南沿海、东北风力资源丰富,光伏等则集中在西北部。而用能需求基本上则与能源资源分布相反,用能需求主要集中在黑河腾冲线东侧,以华东、华南为主。这就是我国过去对于特高压有具体需求的主要原因。

这位网友大谈了半天,主要论点集中在运煤的投资和运营成本要低于超、特高压的电力传输,而效率要高。但是却忽略了很多实际的问题,我简单提几个方面:

1. 煤炭的运输、存储和调度问题。 火电厂烧煤,煤是要运进火电厂的,不是运到火电厂所在的城市就行了;其次,煤炭有存储占地的问题,强行建在人口密集区,这储煤的土地成本可能就够呛了;第三,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煤炭的调度问题。其实第三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我们假设每个火电厂有无限的煤炭储量,那这个问题不存在,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如此。我们可以考虑一个只有火电厂的电网的情况,肯定是高负荷需求的区域的电厂需要的煤炭多,低负荷需求的区域的电厂需要的煤炭少,那么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负荷需求突然发生了变化,低负荷需求的区域突然需量猛增,但是当地存储的煤炭又不够支撑的,你能在半天之内调度煤炭过去支撑吗?当然我说的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就是想表明煤炭这种资源的调度要比电力的调度困难很多。

2. 火电厂的规模、污染的问题。显然在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大量兴建大型火电厂是不合适的,不仅土地成本太高,而且还会产生以污染为代表的的负面成本。

3. 对偏远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的带动作用。东部地区有产业升级的能力和基础,中西部既缺乏资金、也吸引不了大量的人才,但是有地有能源资源,为什么不在当地开发能源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呢?

以上几个方面是我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总结的,供大家参考,有专业人士觉得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批评指正。本来这样重大的战略级别的工程就是有利有弊的,国家层面肯定也是经过大量各行业的专家仔细论证过的,有人不理解具体考量,引起社会讨论是正常的,但是用狭隘的、局部的认识去批评别人“自以为是”,是不能被接受的。

站务

全部专栏